正在閱讀
網路之於未來是救贖抑或困局,「意見徵集:連結意味著什麼?」

網路之於未來是救贖抑或困局,「意見徵集:連結意味著什麼?」

“Request For Comments: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Connected”: Is the Internet a Salvation or a Dilemma for the Future?

大臺北藝術節平行展「意見徵集:連結意味著什麼?」以網路發展與連線經驗為切入點,匯集六位藝術家:蔡宇瀟、郭哲希、劉桑祁、劉家銘、林哲志以及連亞珏的觀察與回應,共同探討當前科技、網路的高度發展之於人類,是邁入新時代的救贖抑或困局?

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辦的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登入公海」脈絡當中的平行展——2022超領域選粹策展「意見徵集:連結意味著什麼?」(Request For Comments: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Connected ?)(以下簡稱「意見徵集」),同樣也扣合回應網路發展歷程的年度主題,而「意見徵集」更聚焦以網路連線經驗作為切入,揭示身處數位時代的種種生活感知。

延伸閱讀|徜徉大數據的時代浪潮,2022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登入公海》

由李佳霖策展的「意見徵集」一詞取自於RFC(Request for Comments)文件格式,為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中心(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ARPA)於冷戰時期所建置的ARPANET階段即沿用至今的備忘文件格式。RFC在1969年由史蒂芬.克羅克(Steve Crocker)發起,起初僅用於美國境內大學與研究機構的4個網路節點之間流傳的溝通形式,數十年來所累積的RFC文件記錄著建置網路系統的各項技術、協議與規範等發展歷程。而這種內部討論的概念發想、訊息傳遞並徵詢回應與建議的交流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也演變為當今的網路社群或論壇的概念。

相較於RFC著重於解決問題與優化技術的功能取向,「意見徵集」展出六位藝術家:蔡宇瀟、郭哲希、劉桑祁、劉家銘、林哲志以及連亞珏的八組作品,分別從歷史到未來的軸線、虛擬與現實的交疊,以及疫情前、後時代等不同視角切入,也將本次展覽視為一種記錄形式,匯集他們對網路之於生活的想像或提問,從中展開連結。

城市治理的寡頭掌控

蔡宇瀟居住在積極打造智慧城市系統的杭州,加上近年大流行時代造成的線上、線下生活模式改變,驅使他將這些身體感知融入創作之中,以黑色幽默帶出對現實的反諷與反思。《微頌》以仿廣告的內容推銷一款名為微頌(WeChant)的噴劑,其命名靈感來源於中國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微信(WeChat),其概念是對美國科幻小說家菲利浦.狄克(Philip K. Dick,1928-1982)經典作品《尤比克》(Ubik)的致敬。微頌噴出的微粒為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的字句,能夠消除一小時的數位足跡,而此種「以數據換數據」的數據抹除手段,亦是在隱秘地傳達藝術家對「微頌」噴霧本身的不信任:既然智慧城市和微頌噴霧都是基於對人類數據的把握,那麼微頌所宣揚的美好生活狀態,何嘗不是一種「智慧城市式」的廣告?建構智慧網絡所需的數據也使人們的一切都有跡可循,為享受便捷生活而犧牲個人隱私的代價是否值得,造就這件作品頌揚/鼓吹不想被窺伺的反抗理念,讓人期待未來生活的美好之餘也對體制產生更深層的思考。

蔡宇瀟,《微頌》,單頻道3D動畫、3D列印模型,3’48”、7×7×15cm,2019-202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攝影:羅祥庭)

蔡宇瀟的另一部動畫作品《元方舟》(MetaVessel )也同樣探及當前熱議的元宇宙議題,在此活用《聖經》當中的諾亞方舟與洪水情節,敘述在一場被預知的大洪水OpenSea爆發之前,主角爭取登上方舟、進入元宇宙保身的競爭與培訓過程。作為登舟憑證的MetaMask狐狸面具、喊著「AII in the MataVessel」的Doge狗頭氣球等設計亦都充斥網路迷因元素。而在登舟前需進行鼻咽拭子採檢,結果顯示的「Postive」意指他們積極響應元宇宙時代的號召;然而,也可解讀為在現實中染疫的陽性反應,在疫情時代可能會因此遭受他人側目甚或排擠、驅離,而成為亟欲逃脫現況的推力。危機意識使人類在抉擇虛擬世界與真實生活之間產生相互推引,如何取得平衡也成為如今難解的議題。

蔡宇瀟,《元方舟》,單頻道3D動畫,8’37”,202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攝影:羅祥庭)

郭哲希的《殖民地之杉》以影像輸出與文獻紀錄的形式呈現,在展覽當中乍看與網路數據、數位媒材的創作形式截然不同。然而,其作品也在相對不具科技感的情境下,引人思考在網路尚不普及的年代,資訊傳遞與觀念建置的手法為何?又該如何保持連結的關係?

公領域的植栽選擇,往往能反映出治理者對城市與國家的想像,如日本殖民政權在台灣栽種櫻花,藉以建立與母國的連結。而原產於澳洲的南洋杉英文「Colonial Pine」,即為殖民地之杉,也是在1900年代由日本人引進,動機如同栽種椰子樹般,藉以形塑台灣作為南進基地的熱帶意象。郭哲希針對南洋杉進行田野踏查的影像紀錄並標記出栽種的地理座標,顯示遍布全台乃至離島,卻非隨機出現。作為外來種的南洋杉自然傳播機率應不高而且實際上養護不易,然而高大聳直的樹型,成為國民政府時期的當局者建立威權之象徵物,尤其常見於特定公家機關與建築的周圍,如學校、營區等,顯然是經由人為栽種以彰顯權力。

郭哲希,《殖民地之杉》,攝影、文件,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攝影:羅祥庭)

國民政府在1929年鑒於國父積極倡導國家造林運動以改善民生,而訂定國父逝世的3月12日為植樹節。藝術家也透過文獻整理,再現台灣政治人物在植樹節栽種南洋杉的舊照片,呼應種樹所指涉的政治意義;南洋杉多被刻意栽植於帶有官方色彩的場域,已然超越綠化環境或生態保育的意義,更傾向為一種權力符碼的擺置。郭哲希仍在進行中的《殖民地之杉》拍攝計畫,已逐步回推出一張承載殖民治理與記憶工程的網絡。

郭哲希,《殖民地之杉》,攝影、文件,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攝影:羅祥庭)

超脫日常的觀看視角

衛星與通訊技術從冷戰時期成為國家競爭力的象徵物,自太空競賽所衍生的影像觀測與宇宙探索的發展,讓人們能觸及的空間領域有更大維度的推進。衛星對於天文、科學、通訊、氣象、資源查勘等研究或探測皆有巨大助益,能同時處理大量資料並傳送至世界各地;然而這也意味著若運用在政治情報、軍事布署甚至實際戰爭等方面,在衛星高度掌握與監測之下,似乎也讓地表的一切無所遁形,亦將這些傾軋的張力推展至更加白熱化的程度。

林哲志,《航海家 3 號》,錄像裝置,3’、61.7 x 51.3 x 64 cm,202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攝影:羅祥庭)

林哲志的《航海家3號》即奠基自1977年美國NASA發射的「航海家1號」與「航海家2號」衛星而生。《航海家3號》延續同樣的脈絡發展出對於當前地緣政治的觀察,而透過裝置模擬高空戰略偵察機飛行的運轉狀態以及自外太空望看地球的影像,觀眾亦能感受一種共時的體驗,並從中投以無垠的想像。

而劉桑祁的作品同樣探討衛星影像的深層意義,《走若飛》(tsáu ná pue)錄像內容是由自己揹著固定於長竿頂端的相機在洛杉磯街頭遊走,讓這顆「自製衛星」在高處錄製其行走路徑的景象,相較於一般衛星有著明確觀測目標與特定軌道在運行,他則重新找回個人意志所主導的觀看權。除了錄像內容以外,劉桑祁亦提供自製衛星的所需工具與製程說明圖,讓觀眾也能窺看異於平常的觀看角度與視覺經驗,存取極為私人的影像紀錄。

劉桑祁,《走若飛》,單頻道錄像,3’42”,2019。(錄像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另一件錄像作品《這馬佇遮》(tsit má tī tsia)則由兩人背對背以鐵桿隔出12英呎的距離,此為美國疾管署建議保持的社交距離之兩倍,其概念取自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和烏雷(Ulay)的《Relation in Space》和《Relation in Time》(1977),以及謝德慶和琳達.莫塔諾(Linda Montano)的《Rope Piece》(1984)行為藝術。相互連結的兩人在都市空間裡長達6小時的行走過程中,僅憑手機前鏡頭的視覺線索以及鐵桿傳來的阻力/助力來理解對方的狀況與動向並予以配合;不同於個人慣常的行走節奏,在摸索空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無聲互動的調適過程中,產生全新的感知體驗。

劉桑祁,《這馬佇遮》,單頻道錄像,18’36”,202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攝影:羅祥庭)

科技與宗教的心靈寄託

某種程度上,科技的虛幻感與宗教信仰的體驗頗為相似。在面對問題時,人們已習慣透過網路搜尋解答、討拍尋求認同。而且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人們更敢於表達意見,甚至創造出與現實截然不同的身分與其他人互動。劉家銘的《Confession, Yes!》以大量連線紀錄所建構出的數據資料地景(datascape),看起來是個開放的互動空間,實則卻是以層層密碼所形成的封閉迴路。當我們通過通訊裝置與他人溝通時,機器們也正在彼此對話,以程式語言存取、讀取以及輸出我們所欲傳達的內容,透過網路形成一種共生聯盟的關係,成為人們最終的告解所在。

劉家銘,《Confession, Yes!》,單頻道即時影像、電子元件,尺寸依場地而定,202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攝影:羅祥庭)

網路流通的大量資訊與傳播速度,讓人得以擺脫在現實生活當中經常以職業、學歷、財富、身家背景等評斷成就高低之外在條件,如今只要在網路上掌控話語權,就能崛起成為意見領袖並且有眾多追隨者。而受到網路上崛起的新興宗教所倡導的各種觀念啟發,連亞珏彙集網民集體意識與迷因而生的特殊敘事,在《/atYourAlter/》假設2038年將出現一種網路病毒「數位聖嬰」會造成網路世界走向盡頭,她設置網路互動介面闡述三種不同的網路宗教派別,對於網路系統即將潰散而使人們從虛擬世界中解放的結果是喜是憂皆抱持的不同看法,任觀眾選擇擁護何種理念的大神,更可以進入線上祈禱室即時留言。透過這場「危機」,迫使人們直視在自我探索與未來科技之間擺盪的末日想像,以探討網路論壇的「造神」與「毀神」機制。

連亞珏,《/atYourAltar/》,網路介面、影像互動程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2021。(網路互動介面截圖由藝術家提供)

時至今日,網路功能的發展、擴張甚至可說是滲透,已劇烈地牽動人類生活各個層面的狀態,我們對於數位科技的依賴、虛擬世界的嚮往仍在持續地推進。前述提及的科幻小說家菲立普.狄克在1969年出版的《尤比克》(Ubik),援用意指無所不在的「Ubiquity」一詞,作品的時代背景為1992年,他設想人類已生活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並行的情境,極為接近元宇宙的概念;儘管生活相對便捷,然而虛擬世界同樣也有寡頭掌控的情況,甚至更迫切地影響人類存亡。更甚,他也曾在〈如何建構一個不會在兩天後分崩離析的宇宙〉演講稿提出:「許多老於世故的人利用精密的電子機器,不停用偽現實轟炸我們。我不是不信任他們的動機,我是不信任他們的權力。而他們掌握的權力不只大而且還很驚人,足以創造整個宇宙——心靈的宇宙。」如預言般精準揭示當代網路世界的現況。

連亞珏,《/atYourAltar/》,網路介面、影像互動程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202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提供,攝影:羅祥庭)

再回望本次展品以網路經驗為出發所觸及的歷史、政治、宗教、空間、人際交流等議題,歸納至展覽名稱所拋出的提問「連結意味著什麼?」科技、網路的高度發展之於人類,是邁入新時代的救贖抑或困局?

2022年大臺北藝術節平行展「意見徵集:連結意味著什麼?」展覽資訊

展期|2022.10.28 – 2022.12.3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00 – 17:00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聚落 #29.04.05、#35.07.06 展場(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楊椀茹 (Yang, Wan-Ju)( 154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