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如是我聞的臺灣藝術高教現場
藝術能教嗎?受訪者一致認為最超越的想法與心靈都不是教出來的,也未必要從美術學院尋覓,一如物理系無法教出發明相對論的愛因斯...
【專題】學院是藝術平庸的推手?如是我聞的臺灣藝術高教現場
這半年來,我不時以「學院是藝術平庸的推手嗎?」詢問身邊友人。絕大多數點頭如搗蒜,或直接說:「勇敢點,把問號拿掉。」那麼,...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呂佩怡和吳牧青談2011-2020十年文化藝術現象回顧
2024年的現在,若我們再回頭去看這10年之間的藝術和社會運動消長的變化,是不是有被我們輕忽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在當代的意...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7-2018:以史觀再述創作流變,全臺藝文館舍陸續啟用
綜觀此兩年,全臺重大藝文館舍接連啟用或進行翻修,顯見社會對展演空間的使用需求與品質優化益發重視。2017年,文化部將空軍...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3-2014: 文化中介組織、公民運動與藝文生態的深刻交會
2013至2014年間也見證了臺灣公民運動的蓬勃,藝文界大量參與包含廢核運動、太陽花學運在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不僅代表藝...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1-2012: 街頭行動集結,市場品味輪轉
在1980年代的行動與運動方法之後,藝術如何找到與社會一起動員與集結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麽,當時的藝術圈在討論藝術介入社會...
【23/24】回首,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個藝術社會結界的年度現形記
在台灣藝術社會,如果將一甲子的年度事件串連起來,將是一個濃縮的藝術社會成形記;2023年五月至2023年九月的藝文界「M...
【高森信男專欄】駐村略史:羅馬獎與官營藝術村
海外駐村活動已成為當代藝術世界的日常場景之一:今日的海外駐村活動內容五花八門,除了定期、固定場地、且由政府支助的駐村計畫...
【破繭而出的日本藝術市場】公、私有別,法、術有分:日本政府的文化政策與藝術產業發展策略
相較於臺灣情感「過熱」的文化政策與產業呼籲,日本的文部省以及產業協會則展現出一種低溫的理性。而或許,恰是這個低溫的理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