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詐欺」,政府無法可管?(上)

「藝術詐欺」,政府無法可管?(上)

Art Fraud": Beyo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I)

今(2024)年8月1日臺大校友會館有一場震撼畫壇且意義深遠的聚會,就是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及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聯合舉辦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爭議-政府無法可管?」記者會。出席會議的代表有:視盟理事長何孟娟、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文資學者蕭文杰、獨立策展人胡永芬及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這些團體和代表人都是目前臺灣畫壇上頗富聲望的單位,及在繪畫專業領域各具擅長的知名人士。

藝術品不論古董、字畫,還是雕塑、油畫,只要市場行情愈高,就愈有偽作出現。偽造、販賣藝術贗品是一種「藝術詐欺」,但因獲利高又快,所以自古以來總像陰魂不散,一直充斥且困擾著中外藝術市場。

今(2024)年8月1日臺大校友會館有一場震撼畫壇且意義深遠的聚會,就是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以下簡稱視盟)及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聯合舉辦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爭議-政府無法可管?」記者會。出席會議的代表有:視盟理事長何孟娟、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文資學者蕭文杰、獨立策展人胡永芬及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這些團體和代表人都是目前臺灣畫壇上頗富聲望的單位,及在繪畫專業領域各具擅長的知名人士。

此一記者會明確抨擊7月6日至8月4日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展出,由「美台協會」、佛光山《人間福報》主辦的「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特展中,有為數可觀的常玉、林風眠等大師的偽作及具爭議的作品。儘管美台協會及負責人已在7月31日向踢爆偽作劣行的典藏雜誌社社長及專欄作家提告,但這些專家們勇者不懼,仍然連袂出席記者會仗義執言。

延伸閱讀|「假」常玉與林風眠之名

難得的是,專家們齊聚一堂,從各方面客觀、深入分析了「美台協會」理事長歐陽健中展出偽作的爭議細節及方法套路,是非善惡瞭然於心。他們更呼籲政府應有積極對策,避免台灣變成「藝術偽作、山寨藝術品的犯罪天堂」,尤其國立館舍和公立場館更不應淪為偽作市場的洗白管道。「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直屬總統府,在不幸發生偽畫特展之後,乃竟以「本館非主辦單位,僅提供場地收取租金、非邀約策展」作為搪塞卸責之辭。但據7月16日《民生好報》報導,實係林明洲副館長「要讓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再度站上國際」,「多次邀請」、「多方協助」才促成上述「特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爭議 政府無法可管?」記者會。(攝影/陳晞)

報導中特別提及:「因為有2023年空前成功的《南無盛世》佛教文物展覽經驗,2024年在臺灣文獻館的『鼓勵』和『推動』下,特別『再次邀請』美台協會於七月初舉辦《倜儻筆墨》特展」。館長張鴻銘還為特展出版的畫冊寫序。可見文獻館的官僚遁詞只能自欺卻無法欺人,其專業不足的窘境更貽笑大方。更值得關注的是,此展的主協辦者不僅「美台古文物藝術協會」,還有所謂的「海峽兩岸古文物研究發展協會」和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營利事業「御丞璽國際」小拍賣公司參與,形成了一幫集團。而且,更有佛光山《人間福報》一路提供「宗教及輿論加持」。先來細究特展主、協辦者的適格性。主辦者全稱是「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單看名稱就叫人嘖嘖稱奇,其廣大神通包括古文物、今藝術、又是創新產業,不但有科技陣容、又有研究、發展項目。這種組織及功能,簡直連故宮博物院也望塵莫及。因此,在核准展覽前,文獻館必應詳查並確信其組織內容、理監事陣容及履歷、信譽為何?故首應就此向社會清楚交代,主辦者究是何方神聖而能讓文獻館情有獨鍾?

美台協會理事長歐陽健中在其臉書上自稱是「美國國際DCL古董及藝術品開証鑑定中心Ltd.」首席代表。其於7月22及31日發表的「聲明書」更宣稱:

1.兩個協會係「經過多間『國家級博物館認證』之專業文物鑑識交流機構」;

2.特展所有展品由「協會鑑定」,其方法「曾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案號,足見本會確實具備專業能力鑑定文物為真偽」。

針對上述「自白」,文獻館理應憑以通知該協會理事長,就上述臉書所載「身分」及所發表的「聲明書」內容,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並邀專家們會勘探討與比對,斯足以為臺灣畫壇辨真偽、明善惡略盡寸心。

延伸閱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爭議,藝術界齊聲呼籲政府完善藝術品鑑定制度

延伸閱讀|疑點重重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倜儻筆墨」:我們看到了什麼?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4年10月號385期

洪三雄( 16篇 )

雙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