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美術館

剩餘物中的狂喜:李傑,這些年
要理解李傑的作品,從那些影像內容與文字間去解讀,是一種方法,但無法保證是否會徒勞無功;然而若從那些「無法控制」的過程去與...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從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的發展,觀察本地新保存倫理的急迫性
科藝典藏計畫則是一個自發性的計畫,欲從機構外部處理只有機構內藏品管理人員才能直接或授權他人接觸的典藏品。這個現況限制大幅...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校園暗藏的美: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北師美術館、師大美術館及關渡美術館
歐美名校常設有美術館,也會找天王建築師為學校增添門面感,這風潮臺灣也漸漸有此趨勢。
奈良美智特展關渡開幕,小而美的生涯回顧奏響最強音
奈良美智的臺灣首度個展於今11日在關渡美術館開幕。由文化總會力邀促成主辦的這次特展,於日本311大地震10週年之際推出,...
奈良美智台灣行
奈良美智的創作,主要略可分為二個時期。1990年代後期以前的20餘年,他的畫作創造了以小孩頭像作為角色的風格,尤其大頭、...
「奈良美智特展」確定加場,分別巡迴至高美館、南美館
日前造成轟動由中華文化總會主辦的「奈良美智特展」,將於今(2021)年3月12日至6月20日登場關渡美術館,於今(26)...
【北方以北專欄】我們還需要英雄紀念碑式的觀念藝術嗎?評「楊俊—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
能夠在臺北三個重要的藝術機構展示,藝術家個人自帶聲望能所促成不待多言,在如今高度人際政治角力場的藝術界,有本事「喬」出三...
大卷伸嗣「存在の細語」:黑暗籠罩時所見的深沉細節
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今年9月於關渡美術館開幕的個展「存在の細語」,對於當今台灣藝術界有諸多獨特意義。在疫情風暴下,能在台北...
2020曲德義個展「時空.曲面」:藝術家創作時序與觀者動線的互逆交錯
2018年2月,曲德義卸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館長一職並從學校退休之後,在今年5月舉辦了回歸全職藝術家身份後在這...
趙剛的中國歷史人類誌與迷惘孤寂的「超限戰美術」
在這國際邊界幾乎因為防疫工作而全面封鎖的同時,臺灣的關渡美術館在今年五月則是與亞紀畫廊共同合作,排除萬難地推出了中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