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論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思考當代「介入」繪畫之後的跨語境現象

論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思考當代「介入」繪畫之後的跨語境現象

當代繪畫與現代主義繪畫、傳統繪畫之間,從來就不是線性承繼,亦非敵對關係,然而,倘若藝術家們依然希望找到屬於自己、屬於這個時代的繪畫精神,那勢必會有更多陌生的語種介入繪畫這個古老的藝術語言之中。當中信當代繪畫獎團隊公佈此屆的獲獎名單之後,他們亦將這個議題拋向藝術家們。跟首屆的結果相比,第二屆中信當代繪畫獎更能讓人注意到當代繪畫在媒材和語言選用上的另類與複合性。儘管並非是評審團刻意為之,然這屆五組優選作品的評選結果,可謂在類型與媒材語言上雨露均霑。

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簡稱「中信當代繪畫獎」)的展覽甫於上週五(15日)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開幕,開幕現場除了多位主辦單位邀請的貴賓之外,亦有許多於前屆獲獎、以及對獎項結果感興趣的創作者們來到現場,一探究竟優選與入選共十七件作品,與以創作詮釋「當代繪畫」的入選者,是如何從不同的角度探索這個未定論之域。

第二屆獎項結果更著重創作語言的另類性與複合性

第二屆中信當代繪畫獎從802件投件作品中選出共17件入選作品,經過兩階段評選後決定首獎從缺,選出的優選作品為吳逸寒(b.1982)《聖母與妓女》、洪瑄(b.1992)《突圍》、 蕭珮宜(b.1990)《寶藏船 II》。而增設兩件優選作品,則分別為曾霆羽(b.1983)《貳參老梗-蒼芎觀》、羅智信(b.1984)《用蝸牛畫蝸牛》。在開幕記者會當中,擔任本屆評審的藝術家姚瑞中表示,這次參賽作品媒材多元,評審過程非常激烈。最後有很多女性參賽者的表現特別亮眼,他們以突破材質與裝裱的方式,在獎項中脫穎而出。「在這次得獎作品中,有對於古典技法的重新再使用、環境永續和性別議題,顯現繪畫不斷跟著當代思想的脈動而變化。」

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3位獲選藝術家為女性,作品以不同形式、媒材回應當代議題。(圖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攝影/王世邦)

跟首屆的結果相比,第二屆中信當代繪畫獎更能讓人注意到當代繪畫在媒材和語言選用上的另類與複合性。首屆優選與首獎作品,大多都有著關於繪畫作為介面,與繪畫如何回應時代感的命題。儘管並非是評審團刻意為之,然這屆五組優選作品的評選結果,可謂在類型與媒材語言上雨露均霑。

從水墨養成繪畫創作的洪瑄,在此次優選作品《突圍》中,將園林、圍棋與建築工地的場景和空間性,重構過去藝術家所熟稔的水墨技法與符號。藝術家特別選擇了薄透的絹布作為畫面基底,細密經營一個供人遊覽的小世界。白鳥的姿態在四個畫面中產生分鏡感,而廓形之間又有細密的筆法,與漫畫圖像中的效果線等非描寫現實的線條。

若以《突圍》這件作品來說,洪瑄在思考的「畫」,具有跨語境的內涵。漫畫、插畫、書畫、工筆、壓克力筆畫與硬筆塗寫的畫,皆可被收納在那輕而薄如屏幕的絹上,而不將自己的繪畫想像,侷限在某一特定技法之中。藝術家將風格與範疇的碎片集合而成,而重組的方法與思維,可能才是洪瑄在繪畫創作中最耐人尋味之處。儘管提供了一種相對陌生的觀看感知,卻是日常生活感知與想像的集錦。

洪瑄以《突圍》作品獲優選。2022,水墨設色、絹本,161.5×218 cm(圖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攝影/王世邦)

蕭珮宜的《寶藏船 II》,則是在畫面中疊加了不同的技法,從線稿、針筆描繪、數位掃描近一步配色並貼箔,然後是絹印與手繪的工作,進而產製出如方舟圖像般的畫面。藉著如此複雜的工序,藝術家打造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圖像疊加的平面空間,並以斑駁的質感中將她獨特的用色表現成一個華麗而破敗的世界。

蕭珮宜的作品與論述之間猶如鏡像,呼應著藝術家對當代環境的理解與關照——一個滿是棄物的景象,在藍白塑膠布上堆積、崩塌。除此之外,《寶藏船 II》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蕭珮宜在畫面層次做工上的嚴謹與精緻,堆起每一層技法與技術的美感和品味。

蕭珮宜以《寶藏船 II》作品獲優選。2023,媒材:銀箔、壓克力、畫布,134×155 cm(圖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攝影/王世邦)

曾霆羽的《貳參老梗-蒼穹觀》則與前者有著極大的對比,他著墨於拿筆的手,以筆尖呈現的線條,表現他的生活經驗與內在精神,乘載著傳統水墨的美學觀。藝術家認為,現在生活跟所謂傳統山水有著遙遠的距離,「那種山水是『出世』的、一種把個人抽離、追求精神形而上的狀態,我覺得我畫的這種自然像是一種虛假的複製,我的作品中的物件常會有符號式地不斷重複增生、複製,可以連結到傳統水墨中的『天人合一』。」

深受明末「變形主義」圖像風格影響的他,在《貳參老梗-蒼穹觀》裡以拙樸的筆法描繪大量的無人機、在座椅上看電影的人們、派對DJ…等當代生活中的人事物,並以一水兩岸的構圖表現空間性。其中的山石表現是符號的不斷增生跟擬仿。那些過往中被視為皴法的筆法,如今被解構為記號與符號。

曾霆羽以《貳參老梗-蒼穹觀》獲優選。2023,紙本設色、銅箔,140×240 cm(圖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攝影/王世邦)

在抽象與具象的畫面之外的當代性

以油畫作品《聖母與妓女》獲得優選的藝術家吳逸寒在接受中信當代繪畫獎團隊訪問時曾表示,《聖母與妓女》的創作想法,源自於她閱讀美國女性主義作家及歷史學者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1932)所撰寫的《乳房的歷史》。「裡面提到「聖母」這個跟宗教有關的名詞,解釋聖母的乳房代表什麼意義;切換到反面,當乳房不再是意旨生育功能的時候,可能就會被指涉為不貞潔的乳房。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有慢慢初步產生『聖母與妓女』的構想,後來這個題目是再根據這些想法命名的。」有這樣的創作動機與意識之後,她接下來進一步在畫面中思考的,是在繪畫表現中應藉由什麼樣的畫面,帶入自身對於女性主義的理解。

這件作品在簡潔的構圖中,強化了其寫實的情境與張力。在強光照耀之下,左邊的女子望向觀者,右手拿著針,正戳刺著其中一顆黑色球體,像是在試探觀者般。球體在畫面中的存在可以是構圖所需(或許藝術家使用影像編輯軟體製作草稿有關),亦是某種繪畫性的存在。畫面的寫實表現作為表象,其重點在於藝術家如何藉其方法,將意識形態導入繪畫表現之中,而不淪為意識形態文本的配圖、又或者是在寫實繪畫風格中表現師承,並掌握創作美學上的轉化。

吳逸寒以《聖母與妓女》作品獲優選。2023,油彩、畫布,131×109.5 cm(圖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攝影/王世邦)

具象的《聖母與妓女》,跟另一幅優選作品——畫面曖昧而非具象的羅智信《用蝸牛畫蝸牛》之間,有一個對於想像「當代繪畫」時的觀點值得留意。這兩件作品除了在畫面上保有著某種風格與範式的遺緒,以提供觀者第一階段的有效感知(非具象/寫實/抽象/低限)之外,在第二階段的創作內核,才是關於藝術性與當代性的關鍵。他畫得好不好?這樣的好,是在什麼樣的語境之中而有效?又是什麼成就了這樣的好?

羅智信《用蝸牛畫蝸牛》的創作發想源頭,源自於2017年,藝術家在某次留意到當代藝術作品中「成份說明」的鉅細靡遺,進而引發興趣,想試試看用蝸牛殼這樣的自然物進行創作。在以蝸牛殼、動物膠與紅土等材料DIY調製顏料的過程中,也對於蝸牛的生物習性有所投射——潮濕、黏稠、曖昧而流動的性別。他在以蝸牛殼製成的顏料繪製蝸牛的形象時,刻意地在畫面中詮釋著這樣的特徵,非具象卻充滿筆觸痕跡的結果由此而來,而這樣的非具象結果,卻並非意在構圖表現之精湛。

從生活中創造非典型材料進行創作,並且在作品中投射、轉化材料的物質性,是他的不良物質主義(ill-materialism)耐人尋味的一面。我們依舊可以因為那曖昧又充滿痕跡的褐色蝸牛而感受到現代繪畫性的存在,但若你願意進一步去認識那些成就它的材料,你會從這樣的繪畫性表現之上,感知到藝術家更深層的想像與關照。

羅智信以《用蝸牛畫蝸牛》優選。2021,蝸牛殼與桃園紅土製成顏料、動物膠、個人材料,190×260 cm(圖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攝影/王世邦)

當代什麼介入繪畫

有越來越多身處在當代藝術世界中的繪畫創作者,逐漸在這個看似傳統的創作範疇中找回它自適的一面,而未必焦慮於「繪畫如何作為當代藝術」。這種轉變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當代創作者如今有更多機會在前輩畫家與成熟的中壯輩畫家個展中,見得一種對於過去的再認識論。例如在重建臺灣藝術史當中看見更多台灣前輩畫家被再次的論述與研究,又或者像是在李義弘這般的畫家回顧展之中,看見那些自當代生活經驗而生的水墨,依舊能在繪畫既有的媒材語言中轉化新意。

然而,在這其中依舊有一個值得細究的命題有待討論:除了在這種再認識論的框架中,望向那些著重於線條筆觸、肌理、色域與整體性的現代繪畫性之典範價值而興嘆之外,繪畫是否還有著某些尚未被言說出來的當代語彙和價值?

當代繪畫與現代主義繪畫、傳統繪畫之間,從來就不是線性承繼,亦非敵對關係,然而,倘若藝術家們依然希望找到屬於自己、屬於這個時代的繪畫精神,那勢必會有更多陌生的語種介入繪畫這個古老的藝術語言之中。當中信當代繪畫獎團隊公佈此屆的獲獎名單之後,他們亦將這個議題拋向藝術家們。得獎的藝術家們多先是從「生活在當代」作為以創作俯瞰當下、俯瞰感知經驗的起手式,而再從不同的媒材、技術、技法、意識形態和形式,細究觀看當代繪畫的新可能。

延伸閱讀|「當代繪畫」歧義未定:第二屆中信當代繪畫獎首獎從缺,由吳逸寒、蕭珮宜、洪瑄、曾霆羽、羅智信獲優選

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17件優選及入選作品於關渡美術館展出中。(圖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攝影/王世邦)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

展覽日期|2024/3/15-6/9
展覽地點|關渡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巴梅莉、吳逸寒、李秉璈、林宜姵、洪瑄、翁榛羚、高雅婷、曾霆羽、程顥、劉婉妤、蔡鎮澤、蕭珮宜、戴伶育、鍾江澤、顏妤庭、羅智信、鐘翊綺

*更多定時導覽與講座訊息,請鎖定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粉專官網

陳晞(Sid Chen)( 131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