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

【「狂八〇」的延長賽】跨領域中的「實驗」與「前衛」
80年代真有那麼「跨領域」嗎?兩位策展人的提法是,當時的台灣社會還不那麼系統化,伴隨全球化而來的文化殖民也沒那麼鋪天蓋地...
【「狂八〇」的延長賽】從「表演」到「表演檔案」,再到跨領域藝術史文件展——關於「狂八〇」的一些思考
「狂八〇」關注的年代正是跨領域藝術家利用「表演」的具身、流動、變易之潛勢動能,以及總在「情境之中」的內外張力,試圖突破戒...
張圓圓與No Copies:Rewild Taipei,活化外交空間的意識形態策展
當NO COPIES創辦人張圓圓介紹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簡稱「TICC」)北會客室策劃的「Rewild Taipei」裡...
2022臺北美術獎評論:不須急著否定過去,也不急著許諾烏托邦地座標當代
當代視覺藝術創作在複媒與多媒體裝置作品格式衍生的困局,在於它重蹈了某種「作者電影」或「作者劇場」甚至是「名家建築師」的覆...
彭星凱與馮馨對談:為什麼我們需要(再次)尋找語言中的共通性?
似乎正如福斯特在《設計之罪》裡頭所說的:我們又轉回了這麼一個年代,各種實踐之間的區別又到了可以改造重置的時候。在彭星凱與...
如何以一檔展覽談時代的「啟蒙技術」:王俊傑×黃建宏談「狂八〇」研究的轉譯測量
「狂八〇」的展覽構成,企圖以一種去中心化的狀態,藉由檔案與田野訪談,來推測、揣摩過往時代的語境,以時代為尺對台灣的民情進...
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由「途中」獲首獎:重喚因疫情框限的體感經驗
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經兩階段評選,由「途中」團隊以同名作品《途中》獲得首獎。預定展出時間為5月20日至...
20年獎項的品味、社會性與其再現:台新藝術20週年大展論壇側記(上)
台新藝術獎20年之際,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於北師美術館舉辦「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與系列論壇。首日開場安排...
理解跨域前衛性的動能與未來:「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國際論壇
「狂八〇」國際論壇舉辦的用意,即是探照亞洲其他區域,包含東南亞和東亞,他們是在什麼樣的一個發展底下,出現民間藝術與前衛性...
蒂姆.沃克的夢遊仙境:「美妙事物」時尚攝影展的童話敘事
「美妙事物」展覽的系列攝影最初由V&A博物館委託創作,透過蒂姆.沃克擅長運用全球觀眾都熟悉的童話故事之語言,使得他的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