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

藝術是人性的需求嗎?
藝術是否為人性的需要?並非是只能有對錯回答的問題。如果「是」的話,那又何必需要維護藝術的價值,根本多此一舉。「不是」的話...
為什麼我們需要壞作品?壞作品真的是壞作品嗎?
即使判斷的效力是主觀,卻有著客觀性的要求,我們會強烈希望所有人都會同意我們的看法。這也是為什麼,當別人在藝術上與你意見不...
藝術,在災難過後能做些什麼?
新冠肺炎的疫情發展至此,很多人都在問,藝術可以起到什麼作用,幫得上什麼忙嗎?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是我覺得獲得20...
王哲雄.董小蕙藝事談話錄 「老院子」藝術創作體系之形成
藝術家董小蕙在2017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老院子.韶光.年華」個展,與藝術史學者王哲雄教授進行的師生對談。兩人以展出...
野趣靜觀.大象無形 探微董小蕙的自然創作觀
藝術家董小蕙最為人熟知的「老院子」系列,反映出何以將野趣存於心,以繪畫為修身之法,孜孜與自然同盈虧。她描繪的是「生命的形...
雨霽天青.小院花開 畫家董小蕙側寫
藝術家董小蕙風格鮮明的創作體系,奠基於生活的細微觀照與自律。本文通過藝術研究工作者巴東對藝術家配偶董小蕙的觀察,描述其性...
藝術評論的相對性理論:文化相對論及其質疑
20 世紀早期的藝術家改變了我們對於藝術可能會是什麼的看法,拋棄了長久以來對於技法與「高」(high)或說純藝術/美術(...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新柏林黃金週・後記三
創作是溝通與價值理解的追尋;在一些時候,它能造成超越語言、深刻而美麗的溝通。創作是一個選擇,這個選擇裡牽掛著成串的決定—...
V-Touch展覽|複眼叢林:藝術家與製作人
影片以藝術家張徐展近期展覽「複眼叢林」為題,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的世界性進行對話與連結。身為第一位入選...
【蘭天律師專欄】創作者如何維護權益?解析「著作人格權」的內涵與實踐
著作權法為尊重藝術家之創作自由與精神權益,特別賦予「著作人格權」的保障。創作者可自行決定作品是否公開發表、問世時點,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