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計劃空間
時空旅人的「瑪德蓮」: 一種策展連續體的折疊與展開
「瑪德蓮時刻」計畫的副標題「記憶與情感的技術」顯示其雖為藝術性計畫,但落腳點卻扣合在「技術」層面及其所關聯的各種運作機制...
【聲波薩滿專題】狂歡與出神:回聽台灣十年聲音現場
台北的空間有些在這十年間消失,2010年初期的重要據點「南海藝廊」,隨著經營權逐漸被學校收回而關起;2012年獨立音樂的...
【聲波薩滿專題】立方論壇音樂祭,及其內建的藝術與聲響實驗光譜
本專題將以四篇文章,分向趨近「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策畫的內涵。究其感官運作模式,當對於聽人而言,聆聽/聽見作為一種...
空間檔案再探詢:「空間作為一種回應:1980後的臺灣經驗」講談側記
「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劃」是亞洲藝術文獻庫在臺所推動之研究計劃,以1980年代至21世紀初臺灣獨立藝術空間為對象,進行...
線上展覽了嗎?!數位轉譯人施登騰觀點
或許必須定義「線上展覽」了。本文定義「線上展覽」就是「以數位網路之虛擬形式,展示物件與資訊的平台」,也就是將「線上展覽」...
第19屆台新藝術獎獎項揭曉:《牆後的院宅》奪年度大獎,「台北機電人2.0」、《攏是為著‧陳武康》分別拿下視覺、表演藝術獎
第19屆台新藝術獎得獎名單由今(10)日揭曉,因受疫情影響頒獎典禮改以「獎項揭曉線上直播」方式取代實體的「頒獎典禮」。
V-Touch展覽|聲經絡&液態之愛
隨著聲響愈發為視覺藝術領域重視與探索,回望立方超前的長年耕耘,亦可進一步提問:聲響究竟該被視作藝術類型、媒介,或文化現象...
「液態之愛」 :液態化的現代性經驗及其「不可承受之輕」
自去年底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出,由鄭慧華策畫的「液態之愛」展,與一樓的「聲經絡」與「話鼓電台」,為立方計劃空間「未來回憶錄...
2020世代,臺灣當代藝術策展新勢力
「2020世代」的策展新勢力已經開始逐步站穩腳跟,勢必將會從策展方法、論述、議題及展覽風格等面向來加以深化臺灣當代藝術策...
V-Touch人物|張碩尹
本集的「V-Touch人物」中,張碩尹為我們娓娓道來,這般既被保留又半廢棄的狀態,如何作為他現在與塗鴉之間的關係,以及近...
文章導覽
1
2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