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計劃空間

V-Touch人物|張碩尹
本集的「V-Touch人物」中,張碩尹為我們娓娓道來,這般既被保留又半廢棄的狀態,如何作為他現在與塗鴉之間的關係,以及近...
替代空間「補助」以外的生存方案?從「測繪十年」看臺灣藝文募款
藉由這次實踐再次叩問了非營利空間除了尋求補助,是否還有能量能尋覓自身新的財源經濟方案的可能。立方投入嘗試非營利空間的募款...
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
今年的空間拓增也是立方邁入一個新階段的訊號,透過空間成立者鄭慧華與羅悅全深入說明十年來立方所經歷的成長過程與轉變、未來對...
話鼓電台:創造回應時代當下的聲音
長期投入聲響文化研究領域的立方計劃空間,除了持續挖掘、重述、收錄、重新討論曾發生的相關事件與歷史文件之外,今年4月更推出...
CIT19「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正式啟動
「CIT19: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Curators’ Intensive Taipei 19...
關於彈性與深度兼顧的國際交流之可能,「塵念塵:神話與人間」如何水到渠成
立方計劃空與非常廟藝文空間同時展出的「塵念塵:神話與人間」(Dust to Dust: Of Myths and Men...
專題|找尋替代方案,「最小共存單位」的生存選擇題
我們該如何選擇最佳方案去適應這個社會?是否存在有不那樣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帶,供人喘息棲身?目前正於立方計劃空間展出的「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