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時空旅人的「瑪德蓮」: 一種策展連續體的折疊與展開

時空旅人的「瑪德蓮」: 一種策展連續體的折疊與展開

「瑪德蓮時刻」計畫的副標題「記憶與情感的技術」顯示其雖為藝術性計畫,但落腳點卻扣合在「技術」層面及其所關聯的各種運作機制,也即更可被描述和梳理、甚至更具物質性的面向上。整個計畫在以「普魯斯特時刻」概念為參照和起點的同時,更轉以「瑪德蓮時刻」為題,從「普魯斯特」到貝殼狀的甜點「瑪德蓮」,所聚焦的也從情感與記憶、以及作為其載體的人,轉向宛若觸媒的「技術」介質。

「普魯斯特時刻」、或是「普魯斯特效應」,究竟是什麼?我們可以說那是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中馬塞爾透過一塊蘸了瑪德蓮蛋糕的紅茶而召喚出童年的散落記憶;是動畫電影《料理鼠王》中的美食家須臾間被一盤看似不起眼的普羅旺斯燉菜帶回兒時媽媽的餐桌;也是我們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在不經意中經由某種感官觸動,足以讓人在當下時空中停擺,與塵封多時的記憶片斷相遇。在普魯斯特筆下,這種在非自主性記憶召喚下、引發出意料外的感性體驗,是一個近乎神聖的時刻。而自「普魯斯特時刻」成為心理學專有名詞後,就反覆為人所剖析;不同類型的文藝作品也始終在找尋記憶與感知之間所交織的難以名狀之物。

「瑪德蓮時刻」展場,《11拍聲搏》為享譽國際的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首次在台灣展出2020年於沙迦雙年展之作。(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那麼,當策展團隊試圖以這樣一個專有名詞式的概念為切入點時,可以如何著手?單純主題式的策展手法無疑會有點輕巧且令人乏味;而立方計劃空間團隊已進行兩年的策展計畫「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以下簡稱「瑪德蓮時刻」),則選擇了一條難免有點「曲折」、也難以一眼望穿的路:整個計畫包含有一系列講座、展覽乃至音樂祭等看似截然不同的活動,從不同側面、以不同感知方式進入這一主題,有時甚至可以說是不斷為主題外延創造新的凸起。

心理學意義上的「普魯斯特時刻」若抽絲剝繭,會與人體生理學、神經學、社會學等學科有關,但普魯斯特先於這些嚴謹的現代研究,以文學形式揭示了人類思維與記憶運作機制所具備的寬度。與此具有某種呼應性的是,「瑪德蓮時刻」計畫的副標題「記憶與情感的技術」顯示其雖為藝術性計畫,但落腳點卻扣合在「技術」層面及其所關聯的各種運作機制,也即更可被描述和梳理、甚至更具物質性的面向上。整個計畫在以「普魯斯特時刻」概念為參照和起點的同時,更轉以「瑪德蓮時刻」為題,從「普魯斯特」到貝殼狀的甜點「瑪德蓮」,所聚焦的也從情感與記憶、以及作為其載體的人,轉向宛若觸媒的「技術」介質。

「瑪德蓮時刻」與紅龜粿

「瑪德蓮時刻」計畫自2022年開啟,而當代藝術展覽則是在「學實學校」系列講座、「聲波薩滿」音樂祭之後,直至近期才首度在這一計畫的脈絡下出現。黃博志個展「七個在海上的人」首先在立方計劃空間於台北公館的展場開幕;緊接著的,是在台中陸府植深館所策劃的系列聯展之第二部分(以下簡稱「瑪德蓮時刻Pt. II」展或陸府展)。前者以黃博志長期進行的同名計畫為重心,展開有關全球化之下個體勞動者之生命經驗轉折的若干片斷;而陸府展所側重的,則更加是技術機制這樣與「物」之特性緊密相關的面向,展出作品相對抽象,但又各自有著明確的「物性」介質。

七月初在陸府植深館的展覽開幕現場,茶點中確實有那不可或缺的瑪德蓮蛋糕,有趣的是,也有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紅龜粿。這被展覽團隊笑稱為「台灣瑪德蓮」、傳統上以木刻模具做出來的國民點心,也與在近代歐洲金屬烘焙模具、鐵路運輸等社會機制的普及之下而風靡的瑪德蓮蛋糕一樣,都具備集體性的「共同記憶點」,成為連結了工具、技術及其所屬社會運作機制,和普遍的集體記憶與感性經驗的介質,或者說是技術物。這確實也巧妙呼應了策展人鄭慧華所言,展覽試圖「探討現代生活經驗中記憶與情感的不斷被(再)形塑及傳遞方式,及隱藏其後的操作技術與政治性」。開幕時猶如神來一筆的紅龜粿,類比地提示了展覽的核心。

「瑪德蓮時刻」的「介質」狀態

相比之下,展覽中展出的作品更加幽微複雜。瑪德蓮或紅龜粿牽引出的,是對於製造出從外形到口味都大同小異的甜點的工具技術的意識;展覽中幾件風格各異的作品,則需要觀者投以更多感官沉浸與思緒沉澱的時間,辨識出其各自仰賴的「介質」及其涉及的深層意識運作機制,以及它們彼此之間足以搭建起的共通場域。

我們可以從辨識這樣的一些「介質」入手,去觀看和體悟此次在陸府植深館展出的作品。旅居法國的黎巴嫩裔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的創作重心,常在於他以聲響裝置機制和形式上的設計實驗,來探索聲響、感知體驗與文化意識之間的種種循環,同時也凸顯了聲響-感知機制本身所涉及的意識的集體性,若仔細分辨,我們得以對社會文化如何形塑自身感知和情感反應有一些新的覺知。此次展出的作品《11拍聲搏》包含自然物(水)、陶器、自製或改制樂器、電源正負極、抽水馬達、電腦程式等,這些分別、也共同構成的「介質」直接凸出其自身存在。

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11拍聲搏》,將水滴、陶器、抽水馬達、電源正負極、鑼和鈸等重構、自製成一座展演於陸府植深館大廳的聲響樂器。(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展覽中與阿圖依作品形成對比與呼應的,是來自台南的留聲機收藏家暨蟲膠唱片複製師邱明進,展示的是其所收藏的經典唱片、古董留聲機、用獨特技術複製出的蟲膠唱片以及這種複製技術中所用到的物料,展覽現場也定時用老式留聲機播放《雨夜花》等「古早」聲樂。阿圖依與邱明進身為技術物和技術結構的再造/創造者,本身也在某種意義上呼應了「介質」的本質——傳遞,也是「瑪德蓮時刻」得以形塑的必備機制。

本次展覽特邀台南的留聲機收藏家暨蟲膠唱片複製師邱明進,展示技術的傳承和演變,與情感記憶之間的相互啟發。(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展覽期間,於週二至週日14:30定時演示留聲機播放複製蟲膠唱片,帶觀眾穿越時空間欣賞近百年前的音樂。(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阿圖依取材阿拉伯塔拉伯傳統音樂、暗示出獨特的11拍節奏的這一創作與製作背景,不屬於台灣觀眾所熟知的文化,那些介質本身也不同於傳統樂器。相較於阿圖依創作背景對於台灣觀眾而言的文化距離,邱明進的工作所面對的技術物和再造物則拉開的是基於時間性的時代距離。對於陸府展覽的觀眾來說,他們的作品都具備雙重的異質性,足以搭建新的感知結構,很大程度上也回到聲響與空間,與人類、社會、文化等複雜機制之間互動的原初層次上。

比利時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的創作《無意識穿越(無盡之屋)》,是以一系列工作坊作為互動實驗,來擬造出象徵性的文化轉譯與傳遞過程,邀請參與者以石膏、顏料等材料來仿製二手旅遊紀念品,每一次的工作坊參與者都依照前一次參與者作品、而非原初的物件來製作,因而那些杯盤、瓷器和印於其上的各種標誌性建築和文化符號,都在一次次參與者主體意識介入之下從原本樣貌中脫離。法文名詞souvenir同時具有「紀念品」和「回憶」這樣一實一虛的意涵,個體層面、文化層面的差異之中生成認知的流動,「介質」本身也展現其不穩定的一面。

「瑪德蓮時刻」展場,來自比利時的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本次特別邀請台中在地民眾,共同參與《無意識穿越 (無盡之屋) 》計劃。(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饒加恩的作品《A Topper》同樣來自一個長期計畫。從奧地利收藏家勞道爾(Radauer)收藏有記錄了日治時期排灣族人被當作文化產品而展示於1910年日英博覽會的珍貴老照片出發,一方面納入了歷史性文化片斷、並突出其「物」的一面,解構歷史照片、突出高禮帽的符號象徵、揭示得利塗料顏色命名系統的殖民異國情調;另一方面,透過藝術家與老照片收藏家、與其藏品之間的來回互動,也發展出感知與意念的游離。

台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於陸府植深館二樓展廳,以幻燈片形式呈現奧地利藏家勞道爾(Radauer)所收藏的1910年日英博覽會之影像文件。(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無論出現在哪個展覽中,李傑的作品通常都是最難以名狀的,這次也不例外。他的作品關乎某一實際空間中對感性經驗的召喚,這種召喚從始至終、直至最終抵達觀者之後,都一直逃避著被描述和被再現的命運。淡如水,又如水之漣漪般激蕩出種種可能的感性反應。李傑的作品大都無任何文化或歷史背景特徵,這次的作品《被吸氣蓋過》中也難以辨識有文化依託或物質實體的「介質」,而是以其自身文字、繪畫、影像及物質載體的模糊性,在陸府植深館的空間中來回協商、調控出無形體的有機體。或許這種無可捕捉的特徵,反倒讓李傑的創作沿另一路徑接近普魯斯特的「追憶」——那是在蘸了茶的瑪德蓮所引發的「普魯斯特時刻」之後發生的,在原本已消逝、卻忽然湧現並留存於當下的記憶與時間面前,催生出超越性的創造力。

香港藝術家李傑以陸府植深館一樓大廳為現地創作空間,透過生活中搜集而來的影像與聲音、文字企圖挑動觀眾無意識的情緒感知。(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策展折疊下的時空旅人

作為此次陸府展覽中突出的概念,「介質」及其機制讓展出作品與作品之間或隱或現的連結引發出一些「交互對話」,也使這個展覽成為整個「瑪德蓮時刻」計畫中期的一處匯流之地。若從整體上來看整個「瑪德蓮時刻」計畫,其策畫上的特殊之處在於,先以講座這樣具備理性與知識性的方式,邀請不同領域研究者、評論家和學者來從不同角度切入主題,若有人一路關注,則可能先行於其中獲得對「普魯斯特時刻」的科學性、理性認知(若不考慮已讀過《追憶逝水年華》的情況)。

隨後於去年底,立方計劃空間團隊以聲響、表演為主軸策劃了為期四天的「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打開新的策畫維度,甚至在音樂祭內部也安排了感官與知識的碰撞——形式上幾乎不具兼容性的知識性講座與音樂表演。到了今年,以黃博志個展和陸府植深館的展覽開始,後續還將在洪建全基金會展出洪梓倪、賴志盛聯展(8月12日開幕),據策展人鄭慧華介紹,後續這「三位藝術家將從虛實空間調度、線上線下空間的連結穿梭的層次再次深入意識與記憶」。她將展覽視為一個「從知識生產到感性經驗建構的過程」,這無疑也勾勒出近兩年來從講座、音樂祭到展覽的一條展開路徑。帶狀的四個展覽同屬一個展覽體,又進一步與其他類型活動共構同一個「策展連續體」。

從更大的尺幅上看,立方計劃空間的工作中時常有幾條延續性的策展軸線並進,且分別用至少兩、三年的時間去深入。其對於「策展」的觀念也打破了固定在白盒子展場內的限制,以更大的時空尺度去思考策展的幅員。展覽被「拆分」後,時間與空間的延展,也意味著觀眾在身體感、觀看與思考的時間感上被延展了,對於像是「瑪德蓮時刻」這樣圍繞著技術與感性之循環機制而展開的主題,透過同中有異、異中有連結的不同展覽,打開思想與感官的「網絡」。

另一重要的觀察角度,便是在整個「策展連續體」中,不同類型空間所扮演的角色。立方計劃空間本身在實體空間上的局限,在其「拓展策展」的策略下反而成為某種「優勢」,成為串聯各種截然不同的空間氣質與場域個性的契機,以自身為基地,開創具有彈性的合作網絡。兩年前的一檔國際聯展「明日備忘錄」,就串聯起台北南區捷運綠線上的九個性質不同的藝文空間,讓展演空間本身、受邀的創作者、觀看展演的觀眾都打破舊有的慣性,營造出同一脈絡、不同空間與時間下,「旅行」的身體感和時空感,將觀眾變成了某種「時空旅人」。展覽在時空上、觀念上的「折疊」,也讓「時空旅人」既可以依序爬過每一頁書卷,也有可能在折疊處一次「穿越」不同書頁,踏出各不相同的體驗路線。

透過刻意使用不同陳列器具與方式,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呈現紀念物經過時間、空間轉換後與生活記憶的結合。(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更進一步地,鄭慧華認為展覽「是一種創造共享經驗的媒介」,因而與不同機構、組織之間的合作、從中打開的多元可能,也融入立方製作展覽本身的初衷。此次展覽合作的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已有十餘年累積,首要注重的是生態結合藝術所產生的美學精神,側重表演藝術方面的耕耘,自2018年起也進一步在現地創作、聲音裝置、日常美學等面向的串聯上做出許多實驗,對以「聲音」為主體的當代展演規畫上也有許多著力,也成為與耕耘聲響文化研究多年的立方計劃空間展開合作的重要基礎。此次陸府植深館引入建築外景觀的通透空間所具備的強烈個性,更天然地為展覽納入了特殊而獨有的感官體驗。

就「瑪德蓮時刻」計畫來說,鄭慧華強調整個計畫本身便希望得以突破空間的地理、時間限制,讓不同的身體經驗作用於觀眾的感官,也成為另一層次的「瑪德蓮效應」。她認為,此次展覽「一方面回應核心概念,即探討現代生活經驗中記憶與情感的不斷被(再)形塑及傳遞方式,及隱藏其後的操作技術與政治性;另一方面,回應當下我們所存在的時間與空間。」對觀眾而言,成為攜帶「瑪德蓮」、對種種介質機制有所意識的時空旅人,或許也是進入此次整個計畫的適切姿態。

延伸閱讀|「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

展期 | 2023.07.03-10.29
地點 |  陸府植深館(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789號
開放時間 |  週二至週日10:00-18:00(參觀採預約制,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嚴瀟瀟(Yan Xiao-Xiao)( 165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