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無事可記:「香港再偶拾」評論
作為「檔案」的保存機構,亞洲藝術文獻庫透過這檔展覽提示觀眾「檔案」不僅是關於記憶的技術,而更是關於遺忘的技術,隱含著精巧...
重見臺灣美術史:國家圖書館收藏雄獅美術,延續半世紀的藝術生命
歷經50年歲月,出版美術、文化相關書籍的雄獅圖書於去年(2023)在臉書宣布走入歷史,引起藝術界一片惋惜。國家圖書館看到...
愛、病毒、生物駭客:孫松榮專訪鄭淑麗,打造科幻新酷兒電影《UKI》
鄭淑麗表示早在2009年《UKI》故事架構就已經出現,一開始有受到美國作家葛瑞格‧貝爾的一本科幻小說《血音樂》影響,不過...
重製風暴:「崩塌記憶之宮」
策展人游崴策劃的「崩塌記憶之宮」,替空總這片廢墟渲染著復古、懷舊與戀物的氛圍。不見新潮的數位投影沈浸奇觀或多頻聲響裝置;...
【「狂八〇」的延長賽】從「表演」到「表演檔案」,再到跨領域藝術史文件展——關於「狂八〇」的一些思考
「狂八〇」關注的年代正是跨領域藝術家利用「表演」的具身、流動、變易之潛勢動能,以及總在「情境之中」的內外張力,試圖突破戒...
不安的同一——在「狂八〇」的延長賽中
年初結束展期的「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極具企圖地包羅多重領域的文件、圖像等,引起許多不同的反應。回歸當時的個體...
2023林茲電子藝術獎,台灣團隊作品《Inter net》、《迴映》獲評審榮譽獎
林茲電子藝術獎(Prix Ars Electronica)日前公布2023年獎項得主。台灣年輕藝術家陳姿尹、莊向峰雙人組...
【卞卡專欄】一個未曾發生的1990年代:關於「人間指南」中的文獻與作品
90年代的藝術家自命為社會菁英和時代先鋒,有一種回應現實和批判現實的使命感,他們的作品總是清晰地展現出時代性表徵和文化訴...
如何以一檔展覽談時代的「啟蒙技術」:王俊傑×黃建宏談「狂八〇」研究的轉譯測量
「狂八〇」的展覽構成,企圖以一種去中心化的狀態,藉由檔案與田野訪談,來推測、揣摩過往時代的語境,以時代為尺對台灣的民情進...
紀錄片的「當代藝術轉向」?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再見.真實」之後的難題
倘若我們不希望走回現實主義的傳統老路,卻也不樂見其一味地向當代藝術傾斜,紀錄片究竟還有甚麼可能性?TIDF在「再見.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