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蕭文杰專欄】文化部提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缺陷多
過去「保存不義遺址」,僅規範在《轉型正義條例》,操作上並沒有專法。「不義遺址」也不屬於我國《文資法》所規範的文化資產類型...
豐原慈濟宮「除舊布新」建醮全新彩繪,臺灣百年歷史文物毀於一旦
豐原慈濟宮,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近日因建醮彩繪引發中部地區多名文史工作者質疑,是在破壞潛力文化資產。豐原慈濟宮是一座擁有藝...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三種美術館大師建築,讓你一次滿足!德州沃思堡Fort Worth美術館遊記
位於沃斯堡的美術館是在一片風光明媚與悠然氣息的文化特區中,一次性的有著連三座館所,分別是“沃斯堡現代美術館”、”金貝爾美...
公園是打造更和睦社會的都市設計?線形公園優於方形公園?
就型態上而言,線形公園優於方形公園,因為,一座公園落成後,鄰近公園的房子通常受益最多,而公園的周長愈長,受益的戶數愈多。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給孩子的展覽史~親愛的孩子,我們一起去看展吧!
每件被公開展出的藝術品,都是整場展覽中的一個元素,除了藝術品與其藝術家本身的創作背景與意涵外,這些展品如何被安排展示,其...
戴上口罩後,改變的空間密度與人際互動
當街上人人都戴著口罩的時候,和不需要戴口罩的時候,風景截然不同。口罩就像住宅的陽台外推後加裝的玻璃窗一樣,遮去了所有人的...
中小規模的都市更新的好處
2000年代初期都更過的地方,有一點非常可惜,那就是住宅的型態都差不多。於是我忍不住想:倘若推動中小規模的都市更新,而不...
館舍開放與城市失落空間再現—藝術介入下「打開空間」的社會想像
日治時期作為臺灣初識現代性與「摩登生活」的起始,後來歷經政權更,遺留下來的建築資產,則在文資意識慢慢覺醒之際,慢慢地再利...
傳染病、人類以及城市:COVID-19對空間權力的解體
在後COVID-19時代,相對應的新的建築形式也應該被創造出來,進而催化整座城市在空間結構上的改變。很多地方必須推動都更...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從建築開展的現代性與社會文化史重探
展覽由六個子題展開,包含「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透過「建築」此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