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香港藝術館獲贈至樂樓收藏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香港藝術館獲贈至樂樓收藏

何耀光之子,至樂樓主席何世柱表示:「父親於1950、1960年代開始收藏歷代書畫,當時中國政局動盪,大量書畫和…
何耀光之子,至樂樓主席何世柱表示:「父親於1950、1960年代開始收藏歷代書畫,當時中國政局動盪,大量書畫和文物珍品南下香港,外國畫商和收藏家紛紛搶購。他不忍國寶流散海外,遂開始收購中國書畫,以期保存國粹。」藏品本身固然表現出畫家光明磊落、傲世清高的情懷,更難能可貴的是藏家同樣展現出清高不凡、宏揚大氣的無私精神。「書畫是先父遺物,載有豐富的感情,不能像公司投資的物業般出售。父親希望這批珍品能一同保存,故家族決定全數捐出,而非由子女分配,以免日後流入不同的收藏家手中。我們亦想延續父親的初衷,藉著向公眾永久展出的機會去推動大眾認識自身歷史,提高民族認同。」何耀光對畫家的高尚情操深表景仰欣賞,而其後代作出此無私大愛之舉亦令人敬佩感動,不負至樂樓這寄予「為善至樂」之名。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現場致辭表示:「希望是次捐贈能鼓勵更多收藏家捐贈珍藏,令大眾欣賞更多藝術作品,享受鑑賞古蹟所帶來的無窮樂趣。」香港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指出:「作品將在藝術館明年底重開時,於四樓設『至樂樓藏中國書畫館』長期展覽廳,並會舉辦各種教育活動,首個展覽名為『眾樂樂』,將展出50件作品,為期四個月。」禮賓府場內更率先展示五件藏品,其中包括明末清初畫僧石濤22冊的《寫黃研旅詩意冊》。「搜盡奇峰打草稿」是石濤的經典名句,他追求的是從奇山異水,獲得藝術靈感。因此他把明末詩人黃研旅筆下嶺南的名山秀水化作畫,並刻意用工筆、意筆和乾筆淡墨等技巧演繹各種詩意。還有抗清戰敗的明末書畫家黃道周在處決前所畫的《松石圖》,他是晚明著名文學家及書法家,明亡後曾參加抗清活動,屢勸投降不果,最終於南京斬首收場。他所畫的松石姿態各異,有盤屈、有挺跋、有迎風自傲,誠如畫家自己個性的投射,使人感受到畫家百折不朽的堅貞。
香港禮賓府內率先展示五件藏品,其中包括明末清初畫僧石濤22冊的《寫黃研旅詩意冊》和明末書畫家黃道周的《松石圖》。(攝影/林琬娸)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至樂樓主席何世柱致送感謝狀。(攝影/林琬娸)
7月19日香港藝術館於禮賓府舉辦受贈儀式,接受了近來獲贈最大批的私人珍藏,那便是總估值約38億港元,包括355件中國繪畫和書法作品,橫跨宋代至20世紀,由已故收藏家及慈善家何耀光成立的「至樂樓」捐贈。
身為香港三大收藏中國書畫的私人書齋,有別於虛白齋和北山堂,何耀光選擇藏品有其獨特標準:「先人品而後藝事」,他相信透過觀賞這些古代先賢手蹟,可追慕他們高尚的品格,達致「成教化,助人倫」的目的。因此他最喜歡、納藏最多的就是明末清初的書畫,如「明四家」文徵明及唐寅、倡議山水畫「南北宗」論的董其昌「松江畫派」、清初「四王」的王時敏和王翬,以及清代中期極具創意及個性的「揚州八怪」如華喦及金農等。此時期正經歷改朝易代的動盪,孕育不少忠孝仁義之士,他們心懷亡國之痛,將故國之思和悲憤寄情於繪事和詩文創作,當中尤以講求氣節與清高抱負的「明朝遺民」書畫最負盛名。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香港藝術館獲贈至樂樓收藏
林琬娸( 4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