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市場盤整 ! 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

市場盤整 ! 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

由香港藝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聯合主辦的「以藝術之名:香港當代藝術展」藝術生態論壇,邀請香港與台灣於產官學各方專…
由香港藝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聯合主辦的「以藝術之名:香港當代藝術展」藝術生態論壇,邀請香港與台灣於產官學各方專業人士,針對藝術空間、藝術家創作、藝術市場三方向,依經驗分享觀點。最後一場次「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由台灣畫廊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主持,《Am Post》與《Art map》雜誌執行總監樊婉貞、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教授陳育強主講,文化部文化統計諮詢委員石隆盛與談。
「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論壇現場。(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香港文化格局
基於兩位主講人皆有觀察香港藝術生態的多年心得與研究,「畫廊經濟與藝術博覽會體制探究」一題雖涉及範疇極大、立足意義深遠,但仍偏重在講述香港藝廊與藝術市場的經濟性與體制性。
樊婉貞以媒體身分提供《Art map》多年為整合展覽資訊而統計的藝術單位數據;同時透過畫廊數量與移動的情況,梳理市場生態的變化。依循其所定義的畫廊—每一、兩個月有固定展覽,推動當代藝術,有代理藝術家,從而屏除古董類型的經營,她說:「2000年前的香港畫廊多集中在荷李活道,高度的凝聚力使其空間相當飽和,主要幹道與大小巷弄都開滿畫廊,當時超過九成藏家為西方人。漸漸風氣改變,隨著2008年Art HK的進駐吸引許多中國與香港當地收藏家,國際畫廊插旗設立分部,累積了龐大的投資數額。」
為突顯此趨勢變化,並進一步分析因後來Art Basel入主Art HK後,香港畫廊這兩年的走向。根據2015年《香港畫廊指南》統計(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畫廊數達121間。若與前一年度(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所蒐集的資料—「14間畫廊新成立,13間畫廊正式結束營業:4間結束主要營業店面,與原本作為分部或是倉庫較寬敞的空間合二為一,並採預約式的選擇開放;7間則轉型為藝術顧問公司」加以比對,那麼新一年度則是「新增畫廊則略降為11間,結束營業7間,其中2間轉型藝術顧問公司,7間遷址」。新設畫廊仍多集中於昔日藝術聖地的中、上環。然而,透過部分畫廊轉戰港島南區的現象,可以理解成畫廊為服務藏家、藝術家而提高了對作品展示與倉儲空間的需求,捨棄了目前交通相對便捷但地租高昂的位址。
2015年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現場。© Art Basel
作為呼應樊婉貞讚譽香港行政與人才的優勢,從事二十多年藝術教育的陳育強,講述了藝術生產端對於藝術創作者與從業人口的培育過程。「1980年代初,香港人念藝術的唯一目的是喜歡,沒有什麼畫廊作為創作的出口,因此作品相對純粹,不太思考回報問題。1990年代則有商業藝術與地下藝術(沒有空間)的兩方發展。前者多為畫廊販售的南亞低廉藝術品,而中國藝術家也尚未完全與香港市場接軌。雖早在1995年因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成立,導致了一波不甚明顯、由下而上的刺激力道,但直到2000年香港藝術學院的成立,方始藝術家、藝術經紀與從業員如雨後春筍般爆發。」如此一來,提供消費與接納產業人口的一端,自2007年西九文化區提高了社會對藝術市場與產業的期待、2009年政府提出六大產業(含創意產業),首次地意識到將文化視為產業,連結香港歷史所主導的經濟走向。陳育強雖然認為這是政府的錯誤理解,但同業界般歡迎這美麗的誤會:「因為藝術從看不到的一個小圈子提升到了政府政策之一。」
市場崇尚個人擁有,不僅與藝術創作秉持的分享角度截然相異,也與藝術教育間有著很大的鴻溝。在陳育強眼中,市場是藝術社會化的過程,若以「認受—批判」來思考市場類型時,包含畫廊、藝博會、雙年展、NGO等不同屬性的平台,分別具備銷售、展示、學術、顧問、實驗、批判六大作用。他說:「畫廊與藝博會是一追逐『利』的市場類型,看到的是當下。而追逐『名』的雙年展看的則是未來。」不過,正因為資本主義足以消化、容納所有的創作形式,即便再多批判、反抗意識,也都將被各類的藝術市場消費,造成市場的流動。
左起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與談人石隆盛、主講人陳育強與樊婉貞、香港藝術館館長莫家詠與主持人陸潔民。(攝影/陳芳玲)
台灣畫廊關鍵十年
近十年是台灣畫廊產業由衰再度興起,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十年。這次的轉型升級是由藝術博覽會的全球性發展所帶動,進而對台灣的畫廊產業起了結構性的變革。相較香港這十年的發展,兩地藝術市場的消長和互動,有許多密切和值得關注討論的議題。
石隆盛以2004至2013十年的台北藝博成績說明,不僅有官方協助畫廊參加國外藝博會的策略轉型,更想方設法解決市場與創作的脫鉤問題,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於焉誕生。他說:「要走入市場,必須先透過畫廊購買藝術家作品。但考慮畫廊力量有限,因此藝博會成了很好的工具。補助經費從一開始的完全徵件,漸漸轉用於一半徵件、一半展會現場典藏,並鼓勵青年藝術家與畫廊簽下一年展覽約。據說,2007年北南藝碩士生還沒畢業都被畫廊簽走了。」
進入博覽會時代後,配合亞洲市場興起,畫廊參加藝博會的營收從過去佔年度營業額不到一成,至今超過四至六成,使得以前由畫廊影響藝博運作的關係鏈有了逆向的作用力。如何控制藝博國內外參展商比數,也反映著主辦單位對藝博的定位思考。「經歷任五屆理事長的領導底下,台北藝博發展的策略並未有太大改變。」石隆盛表示,相較香港巴塞爾引入大量國際畫廊,港地本土畫廊不滿5%,台北藝博因是協會組織活動,基於推介國內畫廊與藝術家,及進一步的國際交流,國內畫廊總佔四到六成席次。「如今面對香港市場,台灣畫廊業界甚是焦慮,產生不小的反省聲浪。然而,這過程並非意味這十幾年來沒有成長。事實上,台灣現在的藝術市場規模倍數成長於90年代最好的時候,但眼看香港比我們發展更好之後,忽略了本身的變化。以目前趨勢來觀察,我覺得亞洲藝術市場的重心將在2020年後由上海接棒,但這不表示香港會因此沒落。」
2000年前全球藝博會數約四十項,而今2015年約達兩百四十多家,無論是畫廊參展策略或自身體制都得因此重新盤整,尤其多以家族經營的台灣畫廊為迎接國際市場,必須更朝專業化且細緻分工的模式發展。
陳芳玲( 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