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館與吳冠中結緣於1995年舉辦的「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大型展覽及國際研討會。展覽選展70多位代表畫家作品,以總結中國繪畫史上一段至為重要的發展里程,隨後巡迴展出於新加坡美術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及德國科隆東亞美術館。除此綜合回顧展,藝術館再分別策劃了黃賓虹(1865-1955)和吳冠中(1919-2010)兩個獨立展覽,以標記20世紀中國繪畫風格發展脈絡中承前與啟後的兩極。名為「叛逆的師承」的吳冠中個展,即代表了當代中國繪畫發展的一個前瞻性方向,畫家亦於研討會以「藝術家所起的教化作用」為題作了一場精彩演講,得到香港觀眾的熱烈讚賞。其長子吳可雨轉述父親當時的感受,認為展覽和研討會「充分體現了香港藝術館重視和認識到他的藝術價值,以及他的藝術在中國20世紀繪畫史中的學術地位」。這次活動展開了吳冠中和香港藝術館的真誠友情,並且畫家首次捐贈了兩件作品給館方,其中一件為重要鉅作《瀑布》。
吳冠中約1986年作《瀑布》,水墨設色紙本,144.9×287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遇知音:香港藝術館與吳冠中的情誼
作為一間公共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很早就重視吳冠中作品。在書畫拍賣市場興起的1980年代,藝術館1988年購藏了第一件吳冠中作品《樹根》,1992年又購入《鄉情與鄉愁》。這亦是吳冠中認為香港藝術館有別於其他博物館之處。
2002年,藝術館再舉辦「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展覽,是一次較全面的大型畫家回顧展,展出了120多件水墨和油畫作品。面對大批豐富的作品,香港藝術館策展組花盡心思考慮如何通過展覽和活動,介紹吳冠中的藝術特色,最後選定了畫家從具象到接近抽象的發展歷程作為策展主題,這亦是他「風箏不斷線」理論思想的體現。展品中三件同是描繪江南粉牆黛瓦民居的水墨橫幅《雙燕》、《秋瑾故居》、《憶江南》尤為難得,其創作時間各相距約十年,為策展主題提供了最恰當的構成組合。策展團隊特意在設計了特殊的展陳方式,觀眾須穿過兩扇模擬江南民居的窄門進入展室。在調白的燈光照耀下,一堵白牆上依次排列這三幅作品,展示效果不但奪目,更清晰顯示了作品互聯關係中蘊含的美學訊息。(圖2)吳冠中親臨現場深感震撼,認為這是「有心人當能體會到有異於一般的作品陳列展」,並指出「作者的喜悅莫過於被理解、遇知音」。最終,吳冠中把這三幅被他譽為最喜愛的三個「女兒」作品,特別是最代表自己風格的《雙燕》,連同另外十件繪畫一起捐贈給香港藝術館,為中國藝術史和博物館界寫下經典佳話,參與其中的我們也與有榮焉。這三件成為吳冠中的創作經典,其後多次借予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展出。
「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展覽現場,觀眾須穿過兩扇模擬江南民居的窄門進入展室。(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2002年展覽期間,館方還邀請吳冠中為香港觀眾進行一項藝術教育活動:在戶外平臺公開示範寫生維多利亞海港。吳冠中現場隨性地改用了一輛搬運畫具的「餐車」作為畫臺和畫架,在寫生時不斷移動,進行「現場搬家」。他這種創作方式早於1960年代初出現,在西藏寫生時已有所悟,之後不斷應用。而此次寫生作品亦成為獻給香港的一件特殊禮物。
吳冠中現場隨性改用了一輛搬運畫具的「餐車」作為畫臺和畫架,在香港藝術館戶外平臺公開示範寫生維多利亞海港。(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2009年吳冠中捐贈畫作予香港藝術館信函。(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2009年盛夏,館方再次收到吳冠中教人振奮的北京來鴻:「人生百年,我已九十,唯一願望是將此生最佳作品留後人參閱研究,希望能對中國藝術發展有所裨益……貴館是我關注之重點,往來已久,已藏有我十餘件作品,今補贈晚年精選新作30幅(附目錄),可見一生發展全貌。」收到比先前更為大批的重要捐贈,我們團隊深感這是吳冠中對香港的厚愛,亦是他對館方工作的肯定鼓勵。這批作品以2005至2009年新作為主,承接先前的捐贈,更為完整構成畫家的創作歷程。館方隨即接收捐贈,並決定舉辦「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作品展」,展出歷來接收的藏品,同時與香港電臺合作攝製《吳冠中的藝術》紀錄片,向畫家致敬。
展覽於2010年3月開幕,吳冠中因身體不好而未能到香港出席。5月館方把展覽情形上呈一份圖文並茂的報告給吳冠中,特別告知「群眾點頭、專家鼓掌」,熱烈反應正如畫家所望。6月初,吳冠中再提要加贈五幅繪畫,包括他入院前繪畫的四幅作品。然而6月25日黃昏,香港藝術館舉辦接收第四次捐贈的新聞發布會,畫家當晚溘然逝世,剛剛畫家送給館方的作品竟成遺贈香港的絕筆之作!這令香港藝術館及香港市民感到無比震驚、悲痛和惋惜,香港各大報紙均用大標題和全版報導吳冠中逝世一事。相關政府部門代表向畫家家人傳達慰問,香港藝術館當時更收到2300多份觀眾感想和悼念留言,超過16萬觀眾前來觀展。如此對藝術家表達出的高度重視和深切悼念,是香港從來未有的。
香港藝術館其後仍繼續運用吳冠中的作品,策劃多項甚富創意的教育和推廣活動,包括2011年提供藏品予香港舞蹈團,創作《雙燕─吳冠中名畫隨想》舞蹈詩。表演配合原創音樂、多媒體效果,以八場舞蹈表現吳冠中畫中的節奏和抽象的韻律。聽覺和視覺的結合,呼應著吳冠中2009年接受館方訪問時所言,他晚年從視覺形象轉向對音樂感、節奏感及詩意的追求。因而2011年藝術館亦相應策劃了「吳冠中─畫.舞.樂」展覽,介紹畫家獨特的點、線、面視覺語言。
2014年香港藝術館與法國賽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合辦「巴黎.丹青─二十世紀中國畫家」展覽,介紹留學巴黎的中國畫家之藝術和逸事,其中重點展示吳冠中在巴黎學藝的情況,以及他如何在創作上「西為中用」。同年,香港藝術館與香港郵政署合作,發行香港第一套紀念畫家的專題郵票:「香港館藏選粹─吳冠中畫作」系列郵票。2017年藝術館又舉辦以繪畫美化城市的戶外公共階梯活動,其中選用吳冠中色彩亮麗活潑的作品,令其藝術更加廣為市民大眾認識,深植在香港的文化土壤中。在這幾年間,我們館方萬分感恩,繼續得到吳冠中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先後又接收了25件作品之外,2018年又收到370多件最大批的作品捐贈。香港藝術館現收藏吳冠中的繪畫及相關作品總量達450多件,吳可雨在捐贈儀式上致辭道:「我首先考慮的,就是我父親對香港藝術館深厚的情誼和無比的信任……我遵循父親生前的意願,還有我自己內心的感受,把這批作品捐給香港藝術館,這是最終,也是最好的決定。」
2017年香港藝術館的美化戶外公共階梯活動,以吳冠中作品為發想。(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憶過往:從花都到苦瓜家園
館藏的吳冠中作品涵蓋了他逾半個世紀創作的油畫、水墨畫、素描、水彩畫、水粉畫、塑膠彩畫及瓷板畫等,其數量之豐,門類之廣,極其珍貴。其中一些素描速寫是經典創作的寫生原稿,如《雙燕》的原稿《寧波水鄉》、巨幅的《漢柏寫生》原稿、《瀑布》的寫生稿《九寨溝溪流》及《巴爾扎克在巴黎》寫生稿等,與館藏已有的油畫、水墨作品相呼應,足可一睹藝術家的創作全貌。此外,吳冠中家人還將其生前常用印章、留學法國證件及法國政府頒授勳章等珍藏,一同饋贈予香港藝術館,完整呈現藝術家一生的重要歷程,歷史與藝術價值俱豐。
吳冠中1981年作《雙燕》,水墨設色紙本,69×138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在文化大革命爆發之初,吳冠中巴黎學藝時期的作品已被燒毀,他原本鍾情的人體繪畫回到中國後被批判為「西方資產階級的玩物」而被禁止創作,逼不得已轉繪風景畫。館藏有些人體寫生和油畫作品是吳冠中後期創作,包括他重訪巴黎時在昔日練習人體畫的「大茅屋」畫室裡匆匆完成的速寫,上有「四十年前生涯,夢又醒」題識。藏品中也有他在巴黎大街小巷鉤沉回憶的風景速寫、油畫,包括《巴爾扎克在巴黎》、《龐比度小廣場》、《塞納馬恩省河畔》,還有表達意象的《紅磨坊》。吳冠中又造訪了他尊崇的梵谷「終命站」,繪了《梵谷教堂》等景物畫。這些作品包含了他早期留學法國的回憶,誠然難得。
吳冠中1974年作《漢柏寫生》原稿,箱頭筆紙本,102×312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吳冠中1989年作《巴爾扎克在巴黎》,油彩布本,65.8×53.6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吳冠中在1995年香港藝術館的研討會上,總結自己回國後的歲月:「我陶醉於西方藝術,尤其是現代藝術……飽餐了三年。返國後情況大變,在各種壓力下我如被埋入深土……排除了名、利的干擾與誘惑,寂寞耕耘了三四十年,一味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漫長歲月中與外界完全隔絕了,過著孤陋寡聞的生活,但卻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年華。」1950至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之前,他騎著自行車穿梭於北京人群、小巷到近郊寫生,留下了不少畫作。《北京西郊大樹》是一幅難得的早期寫生,作品畫法精細,用短線構成如色彩濃淡的效果,反映了吳冠中由西方帶回中國的扎實素描技巧。《馬欄村》則以圓弧構圖和線條,強調它被群山環抱的狀態,畫中具跳躍感的細碎短線與點,可窺見他日後成為標誌性的繪畫特點。1960年暑假,他前往海南島寫生,因旅費不足,只可住進幾角錢租金的職工宿舍,寫生時飽受蚊叮和酷熱煎熬,連油彩的錫管都燙手難觸。回程時背著一大包未乾透的油畫坐火車,吳冠中只得站著,經兩夜兩天回到北京時雙腿全腫了。《海南島香茅加工廠》正是他這次艱辛創作經歷的成果。1977年吳冠中到井岡山寫生,再次遭遇相同痛苦經歷。他又是提著大包未乾的油畫和速寫稿,回程擠上貨車副駕駛座,但畫件太大不能放入車箱,只好伸出車窗外用手懸空提著趕路,四五十分鐘車程令他手臂全麻木了。1978年他往玉龍山取景,寄宿於工人窩棚裡,吃的只有饅頭加辣醬。一個多星期來皆遇下雨而未見山影,在一個難眠的晩上忽然雲散月出,玉龍山終於顯露,吳冠中衝出棚外展開畫具寫生。只消半個小時,山又隱沒了,但此一瞬之緣已深嵌入畫家心田,成為他創作的源泉。類似的艱苦寫生經驗,都發生在文革前後的歲月,所到之處包括山東嶗山和泰山、福建鼓浪嶼、湖南韶山、江西井岡山、貴州黃果樹、四川達縣等。然而,他卻堅毅認為:「這是特定歷史的賜予,別人不易碰到這樣的機遇。」他在中國故地的崇山峻嶺、森林、鄉間土道上,「靜聽點、線、面的交響……追尋自己的繪畫天地」。
吳冠中1953年作《北京西郊大樹》,鉛筆紙本,37.3×28.9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吳冠中1960年作《海南島香茅加工廠》,油彩板本,61.2×46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在這踏破鐵鞋追尋自己繪畫天地的過程中,吳冠中的藝術創作著實增進。1961年他難得有機會可隨組織到西藏寫生,但當時入藏的條件極差,不僅山路坍方、在缺氧寒冷下更是苦不堪言。但畫家此行收穫極大,像是乘車快速經過一處風景時,令他感悟到觀物時有「速度改變空間」的微妙錯覺效果,日後便經常運用「移花接木」的組織方法創作,《紮什倫布寺》便屬於此類藝術調度手法的啟蒙作品。另一創作體悟來自文革初期,吳冠中和妻子獲批准幾天假期,經桂林前往探望病中母親之際。桂林是他一直渴望能繪畫的地方,因此他上山寫生,不巧遇上大雨狂風,妻子一面為他打傘遮住畫作,一面用身體撐住畫架,狼狽萬分。吳冠中寫生時不斷改變視點,進行「現場搬家」取景法,組合出橫展綿延的桂林山水景象。他對於這類「移花接木」、「現場搬家」寫生法有此解說:「我寫生是寫其『生』,不是寫『死』!」
吳冠中1961年作《紮什倫布寺》,油彩板本,44.6×119.6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館藏大批的吳冠中作品,固然是他藝術發展歷程的記錄簿,但若就吳冠中生活於大時代的坎坷命途而言,這些畫作就如一頁頁充滿複雜故事的日記,極堪細讀。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文革」時期的作品,吳冠中在極其平凡的鄉土村間尋找新穎題材,從一棚瓜果、一堆閑花野草、一口小井到一堵泥牆,默默地「摸索形式美的規律和生命的脈絡」。由於繪畫物資匱乏,吳冠中把寫語錄用的小黑板改成畫板,又把老鄉拾糞用的糞筐用作盛裝顏料雜物,提把正好作畫架用,大家戲笑他是「糞筐畫家」。吳冠中深切體會到這「笑」背後蘊含多少辛酸的「淚」。如今這些畫作不僅是視覺藝術品,更是教人低徊不已的史詩,農村莊稼亦成為吳冠中日後具寓意性的創作題材之一,包括經典之作《苦瓜家園》。畫中白苦瓜反托在黝黑的背景中,有如夜海明燈,格外觸目,畫家大膽用調色刀刮掉油彩層,顯露底下畫布的白色。吳冠中認為這種具刻畫趣味的線條,能刻出樹之「風骨」。《苦瓜家園》作於2002年,是吳冠中總結自己註定苦命的宣言,並有撼人心魂的畫語:「苦瓜藤上結苦瓜,血統也,命也。多少事,光環與花圈,都靠苦瓜修成正果。苦瓜不苦,我曾題四字:嚼透黃連!」
吳冠中1998年作《苦瓜家園》,油彩布本,80×100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尋理念:追求形式美與詩意
吳冠中通過繪畫植物直抒胸臆的手法層出不窮,其中以蘇州司徒廟的漢柏最為經典。他1970年代到此寫生,廟中四棵曾遭雷劈又死而復生的漢代古柏,令他驚歎不已。他曾說:「我看一群樹,猶如看一群人。」他眼中看見的不單是壯觀的自然奇景,而是透過粗線昂揚、瘦線穿流,彩塊、色點紛飛的抽象藝術語言,所聆聽到一種「生命力的蘇醒」的聲音。1974年的《漢柏寫生原稿》是吳冠中從具象邁向抽象的巨幅里程碑。他日後多以藤枝和樹根為題材,表現纏綿糾葛的畫境、近乎抽象的畫作皆是源於這「漢柏」母題,例子有1996年的幾幅作品如《老樹叢林》、《叢林之春》等。吳冠中後期以線條表現為主的作品,用筆更為恣意奔放,甚至用上潑、流、滴的手法表現剛勁頑強的生命力。這亦正如他自己指出,晚年越趨於表現音樂感、節奏感,及至詩意的追求。從1998年《惑》到2007年《魂兮歸來》,以及他2010年離世前遺作《休閒》、《夢醒》等作品的畫法以至命題,領悟到吳冠中晚年確實是透過線條「在感情世界中任性奔馳」。
吳冠中1996年作《老樹叢林》,水墨設色紙本,122.8×247.2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吳冠中2010年作《休閒》,水墨紙本,66.2×96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吳冠中捐贈給香港藝術館的第一幅作品《瀑布》,是他在九寨溝寫生後的得意之作。他攫住了現場「一道道白練並列排開,垂直而下,端莊大方,寓靜於動」的觀感,以三公尺水墨巨幅,凸顯視覺元素的線與面、黑與白、動與靜的對比美和震撼力,特別是作品以高超手法表現的「留白」和壓縮景深的視覺效果,誠然是他實踐「中國畫現代化」的成功例子。類似技巧也可見於其他經典作品,例如同樣是強調大幅白之美、靜態的《雙燕》和《雪山》,與由黑色線、面主導、較動態的《漁港》、《都市之夜》等。
吳冠中1997年作《都市之夜》,水墨設色紙本,96.3×179.8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吳冠中作品主要題材是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尤其是粉牆黛瓦的民居。吳冠中最愛江南,不單因為是他的家鄉,這裡更給予他很多藝術創作的養分。自1960年代開始,吳冠中不斷出入紹興、蘇州及甪直、周莊等水鄉古鎮。他曾道:「我堅定了從江南故鄉的小橋步入自己未知的造型世界。」舊宅的小巷老牆、園林的湖石藤蘿,為他提供了感情、思維及形式的空間。吳冠中最愛春陰天,江南民居沒有陽光與投影下,其中呈現黑、白、灰的色調,成為他作品銀灰主調的基石。這調子亦融合了他喜愛的法國畫家尤脫利羅(Maurice Utrillo,1883-1955)那些幽寂巴黎街巷及帶有哀愁的灰白元素。代表作《水巷》、《牆上姻緣》等,充分反映吳冠中調和中西藝術意象、別具一格的手法。事實上,江南是吳冠中探索中西藝術融合過程中,擷取靈感和啟發的主要基地。前述《雙燕》、《秋瑾故居》、《憶江南》三幅作品的演進過程,便是將抽象派畫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的平面分割概念,融合於江南民居內容。《魯迅故鄉》、《村》、《中國城》亦是相類似的三部曲組合,同時蘊含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和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等立體派元素。吳冠中曾說,他是通過江南題材建構出自家的「吳家莊」風格,以表現形式美,這亦是他藝術理想的桃花源。
吳冠中約1986年作《瀑布》,水墨設色紙本,144.9×287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吳冠中2005年作《魯迅故鄉》,水墨設色紙本,45.3×48.6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終雋永:寧折毋屈、朱顏不改
香港藝術館有些藏品,對吳冠中而言是極具象徵意義之作,猶如他歷盡滄桑人生和跌宕藝途的宣言。這些作品不但可觀賞,也可閱讀,是擲地有聲的詩。《拋了年華》是晚年之作,枯萎的莖葉化作濃淡水墨線條和塊面,相互交錯穿插,強調平面切割,予人更純粹的視覺元素觀感。這形式美的背後,是畫家晚年「文以載道」的表述。吳冠中為繪畫的這些「荷屍」寫下點語:「樹老根出,荷老枝折,甯折毋屈,不惜年華。」這種不因年華逝去而屈服時弊的堅持,是先生對大時代、大苦難的鏗鏘響應。又如《朱顏未改》,可聯繫前述《中國城》等江南系列畫作,但此作已精煉至更純粹的視覺元素,成為畫家追求形式美的標誌風格。吳冠中寫了一篇短文,說他是把李煜詞的悲愴轉化成畫之美感:「李煜哀痛地思念他失去的豪華宮殿:只是朱顏改……我濃抹重彩,一味顯示朱顏未改,或朱顏不改。」這不單是畫家對作品的解讀,也是他對生命和藝術的宣言。
吳冠中2009年作《拋了年華》,水墨紙本,69×138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吳冠中2001年作《朱顏未改》,水墨設色紙本,45×48.2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仰望與橫看》同樣是繪江南民居,構圖簡練,表達手法言簡意賅,卻象徵著吳冠中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作品描繪一列江南宅第屋脊,高低有致的馬頭牆後是一抹青山,題識「仰望:山外青山樓外樓;橫看:起伏人生,水陸兼程」。他引用南宋詩人林升詩句,表達他當日跨越高牆,孑然一身離開他接受藝術啟蒙之地杭州,遠赴巴黎尋求更廣闊的藝術天地。1950年他毅然回國,卻遭遇無比坎坷的命途,起伏的屋脊如同他這段人生的寫照。所謂「水陸兼程」,吳冠中有文章解釋這是他一生獨特的藝術創作手法,即水墨與油畫共用、互補,從而達到追求美感的目的,而這亦是他進行「油畫民族化」和「國畫現代化」的具體實踐。由此,也說明了為何當觀眾欣賞吳冠中的油畫,時常有看他水墨畫的感覺,而欣賞他水墨作品時,又有觀其油畫之感。吳冠中「水陸兼程」的成功,正是他被譽為20世紀大師的主因。
吳冠中2001年作《仰望與橫看》,水墨紙本,68.7×139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是現在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機構。為此,藝術館於2019年底擴建重開時,特設永久的「吳冠中藝術廳」及專責工作組,長期展示吳冠中的捐贈及相關作品,與各地的群眾、專家一同分享這份畫家情深意厚的饋贈。去年「吳冠中藝術廳」落成和開幕展覽紀念吳冠中誕辰100周年,借此追懷吳冠中德藝雙馨的人生,別具意義。開幕以「從糞筐到餐車」為展名,介紹吳冠中從早期在農村到後期走入大都會,堅持樸實無華「水陸兼程」的創作生涯。
吳冠中1972年作《井》,油彩紙板,36.2×28.2公分,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香港藝術館藏。(圖片提供: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與過往曾合作的香港電臺再次聯合,攝製六集藝術教育紀錄片《走進吳冠中的江南》,以館藏吳冠中的江南作品為主,介紹他的創作歷程及中西美學理念。這部大型紀錄片將於不同媒體播出,亦會應用於香港教育大學製作的中小學藝術教材。香港藝術館策劃眾多展覽和活動,首要考慮是美育,這亦是吳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往後,館方會不負吳冠中及其家人所託,以館藏為基礎進行研究、出版圖錄和教育刊物,並與其他機構合作策展及教育推廣,弘揚吳冠中藝術及其無私奉獻的偉大情操。
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
展期:2019.11.29-2020.05.06
地點:香港藝術館吳冠中藝術廳
地址: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