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用創作在生活劃出舞台 ―― 談前進進x程展緯「真實劇場探索計劃」

用創作在生活劃出舞台 ―― 談前進進x程展緯「真實劇場探索計劃」

Creating A Stage in Life Through Art: On & On Theatre X Luke Ching Chin Wai “From Stage to Reality”

程展緯引導眾人從「真」與「假」的角度分析體驗,討論中漸漸發現現實的制度原來並非牢不可破。凡事總有缺口漏洞,可以因應需要調整出各種對策。制度可能更像形式,持份者透過類似戲劇的偽裝扮演,應付要求的同時亦可實踐一定程度的自主。程展緯進一步闡述,服務業特色在於製造景觀,前線員工的日常則是角色扮演。顧客購物不只買走貨品,也獲得某種景觀的體驗。他好奇想知道能不能再創造景觀,「資方既然可以安排『神秘顧客』,勞方又可不可以派出職場臥底,做『神秘員工』?」

進店舖,換制服,拿起紙牌,按指引地喊出叫賣的語句。場景、服裝、道具、台詞⋯⋯一切都如戲劇般展開。果然,「職場是一個轉換身份的時區,有時比劇場更魔幻」。用劇場的框架去重新審視職場,「返工」可否變成「創作」?在公司架構下的個體,似是機械中的小齒輪。打工仔可以主動作出一些改變,反客為主嗎?

香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今年(2022)推出「真實劇場探索計劃」,邀請藝術家程展緯舉行「身份是如何煉成的:職場劇場練習場」工作坊,引導參加者將職場想像成「自主生活的練習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的程展緯,早年任職於小學,離職後主力創作,其中 2007 年《請給保安員椅子運動》最為人熟悉。自此,他不但為各大前線崗位爭取椅子,並將關懷擴展至其他勞工議題。他本人亦親身落場打工,做過保安、清潔工、理貨員等等,以創作直接介入職場,「立志把僱傭關係推展至像親人的關愛,抗衡『係咁㗎啦』(譯:就這樣啊)以及『唔係點啫』(譯:不然怎樣)的萬能金句」。

香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今年(2022)推出「真實劇場探索計劃」,邀請藝術家程展緯舉行「身份是如何煉成的:職場劇場練習場」工作坊,引導參加者將職場想像成「自主生活的練習場」。(圖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以藝術介入勞工議題15年,程展緯回顧走過的路,總結出關鍵在於要以「致命的認真」態度,「用不對等的能量去回應小問題」。前線即使發現問題,但往往不獲正視,「因為社會覺得沒所謂,任由他們犧牲」,然後發酵,最終變得麻木無力。最直接的介入是投訴,迫使制度處理問題。比如,他住處附近的清潔工每日把垃圾拉下坡收集易生危險,投訴後相關部門安排垃圾收集車直接開到斜坡上。雖然如此,他也承認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時,仍有「被知道」的價值。面對壓迫,前線員工總有辦法找出對策。他們有能力解決問題,只是未獲制度看見,而藝術卻可以提高勞工的「小智慧」能見度。例如,垃圾桶頂部煙灰缸沒有活動設計,原則上清潔工需要整個垃圾桶倒轉方可清理,但前線人員自行於煙灰缸位置加入錫箔紙碗,工序因而變得輕省方便。作為藝術家,他將清潔工的「小智慧」透過社交媒體宣揚開去,吸引其他市民自發仿效,從而促成由下而上的改變。在他眼中,每個職場都有其獨特技能,重新調動已有的資源,便可以尋找職場的自主空間。

為期一個半月的工作坊,程展緯帶領參加者一同經歷發現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旅程。他們先修讀保安課程,然後潛入香港藝術館「做義工」,最後以「記者會」形式發佈改善職場的方案。完成基本保安服務課程之後,參加者分享見聞時,紛紛表示大開眼界。導師不但不阻止課上睡覺,甚至會教你,若然當值期間被發現偷睡,要如何跟執法人員解釋;考試雖然要交卷,難免緊張,但導師也會提早預告必考重點。程展緯引導眾人從「真」與「假」的角度分析體驗,討論中漸漸發現現實的制度原來並非牢不可破。凡事總有缺口漏洞,可以因應需要調整出各種對策。制度可能更像形式,持份者透過類似戲劇的偽裝扮演,應付要求的同時亦可實踐一定程度的自主。程展緯進一步闡述,服務業特色在於製造景觀,前線員工的日常則是角色扮演。顧客購物不只買走貨品,也獲得某種景觀的體驗。他好奇想知道能不能再創造景觀,「資方既然可以安排『神秘顧客』,勞方又可不可以派出職場臥底,做『神秘員工』?」

完成基本保安服務課程之後,參加者分享見聞時,紛紛表示大開眼界。(圖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帶著疑問,程展緯與參加者潛入香港藝術館,邀請他們先在館內視察,再嘗試開發新工種,並即場「試工」一小時。有人做「場刊整理員」,把展覽場刊收拾得整整齊齊;有人為館內一根柱樑或一道空牆進行導賞,當上「看不見的藝術品導賞員」;有人主動幫訪客拍照留念,充當「打卡攝影師」;有人走進升降機,幫人按鍵之餘,又哼出巴洛克歌曲,呼應正在進行的展覽《走進巴洛克》,成功開發「升降機配樂員」。事後,不少參加者提到創造新工種的練習不但好玩,而且走到現場觀察和實踐,讓他們重新想像職場,對構思改善職場方案有了啟發。

程展緯與參加者潛入香港藝術館,邀請他們先在館內視察,再嘗試開發新工種,並即場「試工」一小時。(圖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不少參加者提到創造新工種的練習不但好玩,而且走到現場觀察和實踐,讓他們重新想像職場,對構思改善職場方案有了啟發。(圖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來到工作坊最後一節,參加者以小組分享職場方案。每組約有20分鐘時間,在牛棚劇場以「記者會」形式向現場親友發佈成果。5組方案各有創見,其中兩組都關注勞工情緒健康。有一組進行社會實驗,脖子左右兩方各掛著一大卷泡泡紙(氣泡布),一邊表達開心,另一邊則相反。他們走到街頭邀請市民戳破泡泡紙減壓,同時就當天上班的心情進行投票。另一組則推出「心情襟章」,標示員工工作時數和是日心情,並掛於胸前,方便同事和顧客了解,讓前線勞工的情緒亦可獲得體諒。還有關注「回收桶」並非真回收、「面盲症」也是「職業病」 、港府24小時查詢熱線不斷轉介的「音樂作品」。在「記者會」上,觀眾笑聲此起彼落。我們笑,是因為現實生活裡多少也體會過類近的狀況;我們笑,也是因為日常放到劇場,現實變成戲劇,更凸顯荒誕。

工作坊其中兩組都關注勞工情緒健康。有一組進行社會實驗,脖子左右兩方各掛著一大卷泡泡紙(氣泡布),一邊表達開心,另一邊則相反。(圖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這些狂想雖然未必產生多大實際幫助,但笑中有淚的一番幽默令人不禁「停一停,想一想」,多去留意生活上種種習以為常的不合理。作為導師,程展緯一路觀察參加者的進化,到最後總結發言時不禁吐出一句,「大家爆發力好大」。25名參加者背景各異,既有在職人士亦有在學的青年。有人從事藝術工作,但更多人職場經歷與「創作」無直接關係,例如:文員、社工、護士、售貨員、活動策劃等等。「記者會」發佈的方案個個都有模有樣,各具想法,而且都能夠完整地執行到底。很好奇,這些創意能量平日都用到哪裡去呢?大家好像一直等一個可以發揮的平台。通過創作在生活裡劃出舞台,藉著藝術讓他們的潛能可見。「職場劇場練習場」似是一副眼鏡,讓人以不一樣的濾片看熟悉的世界;並因著練習和實踐的機會,參加者不只觀察,也要從中尋找可以發揮的潛力材料。工作坊像遊戲,設定安全範圍,讓參加者放心摸索和嘗試。活動結束,離開牛棚,參加者還是要回到現實,正如程展緯說:「活動只是開一道門,希望大家將改變帶入真實生活」。

「記者會」發佈的方案個個都有模有樣,各具想法,而且都能夠完整地執行到底。(圖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職場劇場練習場」似是一副眼鏡,讓人以不一樣的濾片看熟悉的世界;並因著練習和實踐的機會,參加者不只觀察,也要從中尋找可以發揮的潛力材料。(圖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談何容易呢?現實裡,能將職場當作劇場,能將人生當成遊戲,難免有眾多現實考慮。但起碼,工作坊給眾人種下了信心。職場與劇場,現實與想像,交錯融合,工作坊創造體驗,讓人發現現實並非一定要被迫接受。活在其中,我們仍然可以有突然無力感,想像出平行世界,在原有的運作邏輯之上,另設自己的遊戲規則。成果分享的「記者會」亦證明,這不是個別藝術家的專利,其他人經過練習之後都能做得到。回到辦公室,看似循規蹈矩地做打工也不必氣餒。因為試過,你知道你可以,只要反覆練習,假以時日終會「一個香港,不只得一個程展緯」。

黎家怡( 3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