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雲鬢花顏點翠藍: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來自中國的點翠頭飾」

雲鬢花顏點翠藍: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來自中國的點翠頭飾」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Art Institute Chicago)「來自中國的點翠頭飾(Kingfisher Headdresses from China)」展覽中,匯集了20多件美麗的頭飾,展品年代多為清代至近代。展件除了美麗,背後的文化意涵及工藝技術更是讓點翠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因。

在電視劇中,清宮劇以其考究歷史的服飾道具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其中,后妃們的精緻妝容和華麗服飾成為了收視的一大亮點。除了金、銀、寶石等常見材料外,古代還有一種極其華麗的材料被廣泛運用在首飾上,而這種材料如今已經無法再生產。這種材料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極為特殊的藍色,幾乎無法被其他材料所取代,這就是翠羽。將翠羽加工至金屬製品的工藝技術被稱為「點翠」,而有翠羽裝飾的首飾也可以被稱為「點翠」。

此次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Art Institute Chicago)「來自中國的點翠頭飾(Kingfisher Headdresses from China)」展覽中,匯集了20多件美麗的頭飾,展品年代多為清代至近代。展件除了美麗,背後的文化意涵及工藝技術更是讓點翠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因。

點翠的歷史

圖1  清代女性簪飾豐富,由於鈿子與二把頭的髮型樣式,發展出了與過去不同的簪飾形態與使用方式。(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提供)

形容女子盛妝打扮,「滿頭珠翠」中的「翠」,即是點翠。由展件觀之,無論是帽冠、鈿子或釵飾(圖1)等,皆可以使用翠羽為飾。翠羽在中國是歷史悠久的裝飾材料,知名的戰國故事「買櫝還珠」,用以盛裝明珠的盒子是「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其中的「輯以羽翠」便是指用翠鳥羽毛作為裝飾。由此可知,翠羽的使用並不局限於女子首飾上,而是更廣泛地運用於各種媒材。《漢書》中成帝寵妃的昭陽舍,同樣以翠羽為飾。《南齊書》則記有太子遠遊冠以翠羽為冠緌,可見首飾、家具、衣服等,都可以運用翠羽作為裝飾,且不限男女皆可使用。

翠羽華麗且難以言喻的藍色,使它成為妝點女性之美的珍貴材料,也是奢侈的代名詞。北宋初年魏國大長公主身著以翠羽為飾的襦裙入宮面聖,即被斥責將引來「逐利傷生」之舉。事實上,多位宋代皇帝皆有下令禁止鋪翠、銷金的服飾及首飾,由大觀元年(1107)至南宋乾道五年(1169)臨安府仍有官員上奏請求「結斷鋪翠銷金」之舉,側面地反映了以翠羽為飾在宋代如何盛行,以至於屢禁不止。

何為翠羽?

點翠的材料來自於翠鳥的羽毛,翠鳥主要棲息於四川、兩廣及東南亞地區。早至唐時,翠羽便是地方官員進貢的重要物品之一,如《新唐書》上便有記載陸州玉山郡土貢銀、翠羽,陸州位於今日的廣西。歷代文獻中,亦不乏記述安南(今越南)、真蠟(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榜葛剌(今孟加拉國)等地出產,以及向中國入貢的記載。

捕捉到翠鳥後,便是取翠羽。翠羽又分為「軟翠」及「硬翠」:「軟翠」是取自翠鳥的背部細毛;「硬翠」則取自左右翅膀及尾部羽毛。唐宋時期,翠羽的計算單位是「合」,通常一合是兩隻翠鳥脊背上的毛。若以此估算,唐代天寶年間安南都護府年供翠羽200合、嶺南道玉山郡(今廣西境內)供翠羽300合,便需捕捉400隻、600隻翠鳥,數量極多。

科學上來講,翠鳥羽毛的顏色複雜性來自於光線。隨著光線的角度不同,翠羽會呈現出不同的虹彩現象,這種細微而靈動的顏色變化是其他材料所無法企及。「軟翠」由於羽枝極細,正面觀察時幾乎不可見,因此可以排列出緊密細膩的條狀紋理。「硬翠」雖然也具有纖細的羽枝,但是羽枝兩側生長有大量的黑色羽小枝,以至於肉眼觀察時羽毛好似無法緊密排列。經常用來取代翠羽的鸚鵡羽毛和染色鵝毛,同樣因為羽小枝而使得成品較為粗糙。

點翠賞析

點翠為有機材質,保存不易,目前尚無法見到宋代及之前的傳世或出土品。目前考古中明確提及以鳥羽裝飾的是蘇州元張士誠之母曹氏墓所出土的金梁冠,報告中描述為「黃薄絹外綴貼孔雀翠毛」,使用的是孔雀而非翠羽。可知當時雖然使用了鳥羽作為頭冠的裝飾,但並非珍貴的翠羽。明代的出土物中出現了許多女性的點翠頭冠,且墓主人的身分多元,尤其是中晚期,皇后、藩王妃、士大夫夫人墓等都有例可循,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定陵孝端、孝靖兩位皇后棺中出土的四件點翠鳳冠。

圖2  清代〈點翠頭飾(Cap)〉。(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提供)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展覽中所呈現的清代點翠頭飾,可見最常使用的鈿子。鈿子以竹或金屬絲為骨架,編出冠形,再固定鈿花。清代鈿子多平頂、覆箕形,鈿花雖然不似明代華麗隆重,但就今人眼光來看,仍是相當精工。以展覽的三件重點展品來看,其中二件鈿子,一件或可稱為「冠」(圖2)。這件展品冠頂呈現圓弧,中央以一隻長尾巴的點翠鳳凰,尾羽上嵌有珍珠為飾。鳳凰兩側則各有一隻四爪龍。鳳凰上方則飾有一隻大蝙蝠,其翅膀上嵌有珊瑚,身體則可見到花絲工藝的精巧以及飾有大顆寶石。兩側另有點翠葫蘆,象徵多子多孫。由龍、鳳兩種動物紋飾,暗示此冠可能為皇室的年輕女性所使用。

圖3  清代〈點翠頭飾(Headdress)〉。(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提供)

另一件鈿子(圖3)則較為類似典型的清代形制:平底、覆箕型。相較前述帽冠上具有皇家威儀的龍鳳圖案,此鈿子選擇較為親和柔美的蝴蝶為主要紋飾:正面呈現一隻以翡翠、珊瑚及點翠組成的大蝴蝶,上方圓形團花中亦可見到珍珠、珊瑚、翠玉組成的小蝴蝶。其餘部分則多用粉晶或是碧璽等粉色寶石嵌作花形,宛如將春天花園的繁盛景況再現於鈿子上。圓形如團花的「面簪」或是長圓形的「結子」,這兩類簪飾為清代特有的樣式,每一單元的輪廓清晰,又多組合為吉祥圖案,可以依不同場合的需求裝置組合後配戴。

圖4  清代〈點翠頭飾(Tiara)〉。(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提供)

一件華麗的冠(圖4)亦是展場中吸引觀者目光的焦點。此冠綴有珍珠流蘇,不僅華麗,更寓有祝福之意。冠頂上以兩條花絲工藝的點翠金龍包夾著中央的紅珠為主題,象徵「雙龍戲珠」,寓意夫妻之間互相敬重、互相愛戴,創造幸福美滿的婚姻。其下有著兩條金魚,象徵子孫後代人丁興旺。最下方則是一排面朝下的鳥,牠們的嘴裡銜著珠串,連接著與「慶」同音的樂器「磬」。於此冠上,表達了對於新婚夫妻的祝福,以及未來子孫滿堂的美好期望。

點翠在清道、咸、同三朝(1821-1874)時被大量使用在宮廷簪飾上,尤其是光緒朝又特別喜愛大面積地使用點翠,為當朝特有現象。使用翠鳥羽毛為裝飾不僅美觀,其輕盈的特性更是一大優點。相較於頭冠常用的金屬胎體以及鑲嵌的寶石等材質,翠羽的重量輕盈,即使大面積地使用於頭冠上,也不會增加太多負擔。同時,翠羽因不同光線折射出的色澤變化,與熠熠生輝的寶石相互輝映,不同材質呈現出的光澤、閃耀皆不相同,營造出富有層次變化的美感。

點翠雖然珍貴,卻並非專屬皇室。到了民國初年時,富貴人家中的女眷無一不以擁有點翠為榮。而在傳統戲曲領域上,點翠頭面更是劇團或是藝人的珍貴資產。當然,並非所有角色都能使用點翠頭面,一般而言以「青衣」使用得較多,且必須是出身富貴的人家,如《牡丹亭》中的杜麗娘。

圖5  展覽中展示用於戲曲的點翠頭面。(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提供)

展件中一件大範圍使用點翠的頭面(圖5),層層疊疊地將各種吉祥紋樣加於其上,可說是吉祥紋樣的大集合:象徵富貴的牡丹居中;一對獅子圍繞著一顆明珠,為象徵「婚姻美滿、多子多孫」的「雙獅戲球」。牡丹的上方可以一隻高高躍起的魚,暗示飛黃達騰。諸多蝙蝠、蝴蝶的形象,更是有著福自天上來的想望。此件以豐富的動物紋樣,具現化了人們對於幸福美滿的期待之情。

(完整文圖請見《典藏.古美術》368期〈雲鬢花顏點翠藍──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來自中國的點翠頭飾」,作者:李思潔)

來自中國的點翠頭飾

地點|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5/21-2023/5/21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博客來
蝦皮
UDN電子雜誌
讀墨電子雜誌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李思潔( 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