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與古物的約定:第77回正倉院展
第77回正倉院展將於2025/10/25至11/10在奈良國立博物館盛大舉行,再次為喜愛日本古代藝術史的民眾帶來一年一度...
故宮百年如何被看見?甲子為軸,萬年為鑑, 專訪「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
「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專訪揭開故宮跨世紀的文化旅程。自 1925 年成立,歷經文物播遷來臺與 1965...
觀看宋版書的多種視角:策展人導賞 「皕宋—故宮宋版圖書觀止」
故宮院藏的一部宋版《北齊書》,過去幾乎沒有機會在展覽中露臉,卻是保存宋代所刻書頁最多的一部。此次展出頁面,即包含宋時原刻...
朝鮮前期的藝術變革: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粉青沙器選介
「粉青沙器」一詞是由韓國藝術史學者高裕燮所定名,是「粉妝的灰青沙器」的簡稱,意指於灰色或灰黑色胎土上施以白色化妝土(即所...
【新刊】故宮百年院慶100+
本期「臺灣藏書文化」專題,邀請傅月庵談談臺灣藏書風景,陳學祈回顧古書拍賣會的發展,探訪國圖典藏中的私人藏書及手稿,並走進...
《故宮百話:百年博物館的政治力與品牌力從何而生?》新書發表:野島剛與前任故宮院長林曼麗對談現場
為什麼注意到「故宮」?野島剛直言,林曼麗可說是他的恩人。2007年他擔任朝日新聞特派員,到故宮採訪時任院長的林曼麗,是野...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
張大千一共繪製有三套《大千狂塗》冊,其中二套今藏於史博館,另一套為私人收藏。這三套冊頁為1956年張大千首度歐遊期間所繪...
書中自有林黛玉,藏書自在求知趣:袁芳榮和他的古書收藏
袁芳榮回憶藏書生涯的緣起,約莫在1990年代。新光華商場地下室有家「百城堂」,這家書店門口玻璃櫃內擺的全是線裝古籍。袁芳...
從私人書櫃到公共資產:國家圖書館中的私人藏書與手稿
不同於單純的出版品收藏,這些物件帶著時間的痕跡:翻閱過的紙頁、修改的段落、甚至是一時興起的繪畫臨摹。它們不只是一位學者的...
以弘體書法宣揚弘一大師精神:中正紀念堂「一心弘體書法展」
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自 2025 年 9 月 20 日至 10 月 6 日舉辦「如是之間・一心弘體書法藝術展─紀念弘一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