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高森信男專欄】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

【高森信男專欄】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

【Column by Nobuo Takamori】If I Had a New Refrigerator

作為消費端的我們,往往不會意識到一座冰箱背後所乘載的技術條件,及其如何被視為現代技術史發展的重要關鍵。

許多年後,當邦迪亞上校面對行刑槍隊時,他便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百年孤寂》 

冰箱可視為兩種技術路徑的疊合產物:一為現代冷藏技術,二為現代廚房技術。該兩種技術的出現皆對當代生活及文化造成了極為巨大的影響,但正因為它們對於生活的滲透性如此之高,我們才會如同看待空氣一般,總是不自覺地忽略它們的存在。

冷藏技術的出現,對於飲食現代化的影響極具影響力。小說《百年孤寂》以「看冰塊」作為破題,便暗示了製冰術與現代性之間的關係。荷索(Werner Herzog)電影《陸上行舟》(Fitzcarraldo, 1982)裡所描述的主角,便是以某種狂人/邊緣人的性格於亞馬遜流域經營製冰業。19世紀末出現的製冰業亦與漁業的現代化有著直接的關係,製冰技術協助漁獲延長保存時間,新鮮漁獲從此得以進行長距離的運輸。常被眾人視為日本傳統飲食代表的壽司及生魚片,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現代食品」。有一說法是不同於「江戶前壽司」採用醬油醃製魚片的現代生鮮魚片壽司,乃起源自1935年開市、具備完整現代冷藏系統的東京築地市場。但事實上,在築地市場開業近半世紀前,新興的製冰技術、冷藏庫及近海漁業的現代化,便已開始成功地將「明治革命」之後的「文明壽司」帶到餐桌之上。

法國「冰箱號」剖面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日本近海、亞馬遜內河漁業所採用的製冰術,一直到有辦法透過壓縮機技術進行跨洋的冷藏運輸,則是另外一次針對技術門檻所進行的跳躍。1876年,法國工程師夏爾.特利耶(Charles Tellier)將一艘舊蒸汽船進行改裝,該艘裝配冷藏設備的「冰箱號」(Le Frigorifique)成功自阿根廷將少量羊肉運抵法國。1882年2月,帆船「但尼丁號」(Dunedin)自紐西蘭出發駛向倫敦。該船在長達98天的航行之中,使其冷藏倉儲不間斷地維持低於室外溫度20度的環境,以至於在駛過赤道地區時,冷藏室依舊可維持零度上下的儲藏條件。「但尼丁號」成功將4331頭成羊、598頭羔羊以及22頭豬的屠體,加上246公斤的奶油,不計其數的野兔、雉雞、火雞、雞肉,以及2226份羊舌頭運抵英格蘭的餐廳,實踐了跨洋冷藏運輸的商業獲利模式。到了1900年代初期,這項新技術的普及已經讓紐、澳等偏遠貧窮的殖民地金牛翻身,並讓阿根廷一躍成為供應全球牛肉市場的畜牧王國,揭開阿根廷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

冷藏技術、乃自於冷凍技術的出現及普及,也使流行文化及科幻次文化開始發展相關的敘述。冷凍食品就像是一種隨處可見的現代奇蹟:一塊一年前切割而成的牛排,可以在解凍之後彷彿「回春」一般回復成新鮮的狀態;在極端環境下發現的「冷凍」猛瑪象及史前人類木乃伊更加深了流行文化對於「冷凍」技術的奇想。1984年的好萊塢電影《冰人》(Iceman)便描述一位史前尼安德塔人因為極端氣候因素而被「急凍」,最後透過現代科技「解凍」,最後形成某種特殊的穿越劇情境。在科幻電影題材中,為了解決穿越宇宙動輒耗時數百光年的情境,因而發展出兩種常見的穿越技術想像:一為尋找特殊的「跳躍技術」,藉此略過物理上的限制;二為與其對抗物理限制,不如「冷凍」機組人員,暫待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後抵達目的地時,再對機組人員進行「解凍」。冷凍技術對於人們的感官衝擊之大,也導致了自1970年代起開始流行的「人體冷藏技術」(cryonics)。相信該技術的人們付出高額費用將自己的全身遺體或大腦進行負196度的低溫保存,期待能於未來世界的醫療條件下成功「復活」。

冰凍遺體的「人體冷藏技術」,使用者相信他們仍藉此於未來「復活」。(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說起當代藝術作品之中利用冷凍技術的名作,多數人通常會想起馬克.奎安(Marc Quinn)從1991年起持續創作的《自我》(Self)。藝術家每隔5年便會使用從身上抽出的十品脫鮮血,並根據自身當年的頭像翻模,以便製作出需仰賴冷藏技術才能展示的「冷凍血雕像」。該作品實際上也透過當代藝術的語彙,回應了冷凍技術與生死之議題之間的曖昧關係。

馬克.奎安(Marc Quinn)《自我》,2006。(© marcquinn.com

回到構成冰箱的第二條技術路徑,我們亦須思考現代化的廚房設備對於形塑現代世界的影響力為何?簡而言之,女性勞動力及消費力的釋放,便是廚房現代化所創造的直接成果。現代化之前的廚藝王國美味多元,卻極度勞民費時。婦女一天的生活(包括家中未成年的女性成員)往往從挑水揭開序幕,緊接著買菜、備料及燒柴,烹飪往往已是位處程序末端的工序。當時若想喝碗雞湯,便要從市場買回一隻活雞,緊接著經歷殺雞、拔毛、掏洗內臟等程序之後,搭配柴火的使用之後,才能進展到熬湯的程序。可以說,在現代化廚房出現之前,只有少數聘僱得起廚班大軍的權貴階級女性,才有喝杯午茶的小確幸時光。

相對於製冰及冷藏技術的發展於19世紀末便露出曙光,折磨女性的廚房技術則是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才開始出現倡議者致力於改善家中廚房的工作條件。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西方世界首次實踐「總體戰」的時代,在殘酷的前線,飛行器、毒氣、坦克、機關槍等光怪陸離的新興殺人技術依序派上用場。至於後勤的戰場,除了鐵路網及航路網作為戰爭機器的催化劑外,許多參戰國都是在戰時才意識到,女性勞動力釋放能補足缺乏的男性勞動力資源,該政策對於總體戰所追求的最終勝利而言事關重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女性開始走出家門,走進工廠及各種公共勞動環境之中。此項變革不僅催生了女權運動的高漲,同時亦迫使社會重新檢討女性的家務角色。

《家務工程》一書中提出如何增進廚房使用效率的動線規劃,成為今日廚房設計的基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當然改革並非一步到位,當代社會男性理所當然也該承擔家務工作的想法,於一戰後的社會氣氛中仍舊是不存在的。當時的趨勢反而是討論如何透過現代化技術,減緩女性於家務工作中所消耗的勞力及時間。同為女性的美國家務專家克莉絲汀.佛德烈克(Christine Frederick)於1919年出版《家務工程》(Household Engineering),內容嘗試以科學方法分析家務工作的各個項目,並為其提出解決方案。該書其中一篇名為「節省勞力廚房」(The Labor-Saving Kitchen)的章節,幾乎定義了現代廚房的範型。作者以烹飪流程的邏輯作為基礎,重新編排廚房各類器具、裝置的位置,以期達成類似泰勒化工業生產線的高效流程。除此之外,克莉絲汀亦提出舒適度、裝置完整性、易於維護清潔等,可說是現代廚具業/廚房設計產業的基本教條。

《賣給消費者太太》一書書封。(© Amazon)

正如筆者曾經提及的,《家務工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釋放女性的勞動力及消費力。克莉絲汀於10年之後出版了《賣給消費者太太》(Selling Mrs. Consumer, 1929),為早期少數將女性視為消費者主體的家務產業聖經,該書的出版亦預言了在理想的「美國夢」之中,家中女主人開始被賦予某些新興的現代想像。英國藝術家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於1956年創作的《是什麽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即便畫面中並未出現冰箱,但冷藏技術於家務生活的現代化過程中,實際上是如影隨形地附著於其上的。從每周一次至大賣場選購冷藏/冷凍食品,到午茶時光隨手至廚房冰箱開瓶可口可樂,冷藏技術顯像了某種現代家庭生活的範型。或更準確地說,此種生活圖景投射了美國現代家庭生活的理想。

赫魯雪夫與與尼克森在美國博覽會展場。(© AP)

1959年7月24日發生於莫斯科的「廚房辯論」(The Kitchen Debate),可視為設計史及冷戰文化研究的經典教案。該辯論亦激發印度藝術家普拉賈克塔.波特尼斯(Prajakta Potnis)創作同名作品 。「廚房辯論」源起於該年於莫斯科舉辦的「美國博覽會」(American National Exhibition),於會場中,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森及蘇聯國家主席赫魯雪夫,從一個展示「典型美國廚房」的展場展開了此場辯論。在辯論的一開始,尼克森便暗示了蘇聯家務科技的落後,以及完美的「美國廚房」不僅提升家務生產效率,亦同時讓美國婦女的生活「更加輕鬆」。這場辯論便從廚房開始,一路爭執到兩國住宅政策的差異。

將廚房的舒適度及便捷性視為冷戰鬥爭的前線,或許令人莞爾一笑,但這確實反映了美國在冷戰競賽之中所抱持的信念。「舒適」及「便捷」於冷戰時期的集權國家之中確實並非首要任務,但「舒適」及「便捷」的確釋放出了原本需大量投注的勞動及時間成本,藉此轉化為個人娛樂/閒賦的休閒時間,並據此創造出消費市場。也正是此種邏輯,促成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轉,並形成了某種技術更新的循環機制。作為消費端的我們,往往不會意識到一座冰箱背後所乘載的技術條件,及其如何被視為現代技術史發展的重要關鍵。正因為冰箱如此普及,反而使得冰箱開始在文學及藝術上成為某種可能乘載情感的容器。馬來西亞藝術家羅斯里胥安姆.伊斯梅爾(Roslisham Ismail,又名Ise)的作品《秘密事務》(Secret Affair, 1991),透過六座冰箱及其內容物,來呈現藝術家近身觀察的六組家庭。Ise將冰箱視為家庭生活的再現,在他的作品之中,冰箱似乎已經取代了懸掛於牆上的全家福照片。藝術家透過這六座新冰箱,不使用語言及文字,更精準地錨定及敘述「現代家庭」的魅力。

伊斯梅爾(Roslisham Ismail)《神祕事件》。(本刊資料室)
高森信男( 82篇 )

策展人、「奧賽德工廠」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