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高中必讀課文:蘇軾〈赤壁賦〉在藝術史中的圖像轉譯
近日高中108課綱因縮減文言文比例,舊課綱古文推薦選文從30篇縮減至15篇,其中刪除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廉恥〉一文,引...
基督降誕:臺灣的耶誕節與耶誕圖像
耶誕節這個帶有濃厚宗教氣息的外來節日,在西方文化的強勢影響下,已經深植臺灣的日常生活之中,就算不是基督徒,也會為了慶祝耶...
移動下的藝術史:嘉義市立美術館「鄉關何許?」特展中的作品解密
2023年11月,嘉義市立美術館舉辦「鄉關何許?(Painted Identity of a Homeland)」展覽。...
日本美術的王道:東博特展「大和繪─薪火相傳的王朝之美」
「日本美術的王道!」「日本美術教科書名品匯集!」打著響亮的名號,東京國立博物館2023年度歲末大展「大和繪─薪火相傳的王...
【對話下的Taiwan Art】臺灣畫家受到外光派的影響嗎?欣賞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中的光與影
初看《有香蕉樹的院子》,我們會被紅牆、綠樹構成的畫面主基調所吸引,然而真正佈滿整個畫面的,是在樹葉、地面、牆壁上無所不在...
臺灣當代劇場的「靈性追尋」?陳哲偉、黃鼎云和彭弘智的靈魂實驗
傳統戲曲本身即具有極深的泛靈想像,與人民的精神生活與信仰想像緊密連結。但在東亞文明開化後的現當代劇場,卻意外地在現代性與...
古代煙火藝術的誕生:歐洲節慶煙火劇與日本浮世繪「兩國花火」盛會
煙火的誕生,可追溯7世紀中國的煉丹術。中國作為最早運用火藥作娛樂的國家之一,從宋代周密(1232–1298)《武林舊事》...
當代策展的數位轉譯:聲音、AR、VR通往臺灣藝術史未境之處
臺灣近五年公私立藝文館所舉辦的臺灣藝術史展覽中,開始運用新媒體技術,作為觀眾認識展覽的新取徑。其中,日治時期臺灣畫家郭雪...
當時的月亮:台灣現代藝術中的月亮表現
高掛天空的月亮,是人類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也是藝術表現時常使用的主題。古代中國有著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訴說以前的人...
《鹽月桃甫》紀錄片:宮崎地方性下「逆殖民路徑」的藝術史追尋
2021年於日本東京首映,由日本畫家小松孝英(1979–)所主導拍攝的《鹽月桃甫》紀錄片,這幾年在台日兩地,皆有相關的放...
文章導覽
1
...
3
4
5
6
7
...
3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