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觀點
重探林宗毅在中國古美術收藏與戰後臺日美術史的角色:從北美館「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飛鳥畫廊相關文獻談起
在何德來「吾之道」的展覽中,可以看到幾幀與林宗毅有關的文件,可見兩人的交情不僅限於僑團。林宗毅與何德來,各自屬於「中國美...
2023故宮年度大展,攜手法國、荷蘭、日本大館開啟新視界:「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2023)的年度大展「無界之涯一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昨日(11/24)震撼登場。展覽從...
獨特不獨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特展
人面與人像是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除了被巨目凝視的奇詭感受,這個主題本身亦是三星堆文化的標誌。以河南為中心的商文明是中...
再探〈古玩圖〉:清宮藝術品的前世與今生
日前筆者曾有機會與館內同事資深策展人暨研究員張弘星一同對V&A卷進行上手觀察,找出了關於此畫物質性的有趣特徵,且是過往從...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陶瓷絕品:「兩大巔峰─宋瓷及清代官窯」特展
自平安時代以來,由中國船舶運載至日本的文物被稱為「唐物」,在日本文化中受到喜愛,珍而重之並傳承至今。唐代以後,透過發達的...
王孫遠行一甲子:史博館「寒玉幽光─溥心畬逝世60周年紀念座談」
談溥心畬的繪畫,論者經常提到他的水墨功底、臨古摹古,難免予人傳統、陳舊的印象,其實溥心畬的成就不限於傳統路數,國立故宮博...
「審慎樂觀」,史博館將在農曆年前開館: 專訪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
眾人對史博館的第一關心議題,也是史博館館長的第一任務—「開館」。對於許下「明年農曆年前」開館時間線,王長華表示「我的態度...
無價之寶怎麼分?當書畫成為待分配的遺產
古來書畫收藏,植基於文人雅興;而財務產權等問題,則屬於極度務實的世俗之事。早期歷史上處理分家最妥善的案例,公認要屬說出「...
愛蟲如斯:三得利美術館「戀蟲的日本人」草蟲畫特展
草木花鳥自古備受珍視,乃日本美術之一大特色。其中「蟲」固然微小,卻也是重要的題材之一。在過去,除了現代定義的昆蟲,諸如蜘...
藏身民宅的臺灣前輩畫家壁畫:以春萌畫會為例
春萌畫會成立之際,嘉義地方代表有林玉山、徐清蓮、施玉山、朱芾亭、蒲添生,臺南方面則有潘春源、黃靜山、吳左泉、陳再添。其中...
文章導覽
1
...
5
6
7
8
9
...
1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