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觀點
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中國藝術中的鬼神與妖怪」,善惡之間的神祕存在
此次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中國藝術中的鬼神與妖怪(Demons, Ghosts, and Goblins in Chine...
京都國立博物館「禪意雅韻—松竹梅」,嚴冬中的絕美身姿
松、竹、梅的組合,主要是透過禪僧們在日本與元朝間的往來交流,於14世紀前半左右作為藝文的主題而傳入日本。它們起初是中華式...
京博新春特展「金蛇獻瑞—蛇年生肖展」,展現蛇年生肖之美
京都國立博物館每年都舉辦與生肖相關的特展。2025年的新春特展「金蛇獻瑞—蛇年生肖展」,將介紹藝術作品中描繪的各種蛇之形...
張大千〈愛痕湖〉所說「藝奴」是誰?兼談張大千予郭有守畫中的政治隱喻
「愛痕湖」能得大名,實因2010年中國嘉德為方聞教授收藏的潑彩〈愛痕湖〉舉行拍賣,經過60餘輪的叫價,最終以人民幣1.0...
上下求索,張偉民與張大千跨世紀的影像追尋──不負古人告後人的《萬里千尋》大千故事
「此時此刻,當我把這歷經半個世紀的膠片投影到銀幕的一霎那,這位充滿著神祕色彩的東方大師竟然在我面前變得如此真實而具體。張...
臺大藝研所、中研院史語所「跨域:隋唐帝國物質文化研究新取向」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由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共同舉辦的「跨域:隋唐帝國物質文化研究新取向」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2...
寫生的即景與超越:嘉義市立美術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畫家林玉山終其一生貫徹寫生的精神,對他而言,寫生是創作新意的來源。在林玉山的寫生創作中,我們能看到什麼新感覺?若將之置於...
故事畫的敘述魅力:故宮「畫語─會說故事的圖畫」特展攻略
畫家就文本提到的這些物件,以及其中敘述性的部分,依自己的理解與想像繪成圖畫。當觀者直接面對畫作時,他從畫面上所獲得的訊息...
何崇輝五百件捐贈,跨世代藝術收藏的永續傳承──華岡博物館「輝映華岡─何崇輝先生捐贈展」
此批捐贈,亦是近年臺灣藏家捐贈書畫篆刻作品數量最多的一次,作品時間軸線從渡海來臺名家,乃至大老前輩、活躍的中堅壯年,且延...
書法穿越之旅,在日本重返明朝歲月──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在日本看見明朝」展
豐臣秀吉在1590年統一日本後,權慾力量增強意圖統一中國,甚至征服亞洲,於是在1591年致函朝鮮國王李昖,表示在次年春想...
文章導覽
1
...
3
4
5
6
7
...
20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