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觀點
明代人物畫的藝術動脈──香港故宮「故事新說─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畫名品」
中國古代人物畫以描繪人物形象和活動為主要內容,往往具備鮮明的故事性,反映時人豐富生活和精深的思想情趣。明代雖於畫史中並非...
流散古董的歸宿:上海博物館 「金瑯華燦:張宗憲捐贈掐絲琺瑯器展」
過去,2007年蘇州博物館曾舉辦「絢麗.華貴.至尊:香港張宗憲先生珍藏御製宮廷掐絲琺瑯器特展」,展出百餘件掐絲琺瑯器,首...
「大」有可觀:中台世界博物館 「德大字在:館藏榜書藝術特展」
本次展題「德大字在」取佛家語「得大自在」之諧音,兼具儒家「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之寓意。展覽第一單元「歷史源流」追溯...
虎關師鍊與禪僧的美術──大和文華館「禪宗之美」特展
在「禪宗之美」特別企劃展中,主要展示了大和文華館、公益財團法人諸戶財團以及正木美術館的特別展品。展覽以墨蹟和頂相為中心,...
體驗古人聞香養性:香港藝術館 「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
步入展廳,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縷輕煙從「尋香記」的巨大展覽主題屏幕中緩緩飄散,幻化成一個個意象豐富、引人遐思的展品影像,引領...
案現瀟湘八景圖:朝鮮青花的山水圖像
18世紀之後,朝鮮社會的都市消費文化中,書畫鑑賞與蒐書風潮盛行,尤其明末清初刊行的各類中國版畫書籍,如:《新鐫海內奇觀》...
故宮賞花札記:策展人蘇雅芬導賞「皇帝的移動花園─清代宮廷花卉畫」
人的壽命或可達百年,而花卉只能綻放一個春天。科學上雖然如此,藝術卻能留下花卉的身影,在千百年後依然呈現花兒嬌美的那一刻。...
真言密教的醍醐味:大阪中之島美術館「開創1150年紀念 醍醐寺 國寶展」
醍醐寺創始人聖寶(理源大師,832-909)是光仁天皇的玄孫,年少時師從空海的弟弟真雅,並在奈良東大寺學法。醍醐寺創建的...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 :「張大千與中國古代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張大千研究,在港、臺與海外一直都是顯學。隨著張大千在拍賣市場的價格水漲船高,前半生在大陸時期的精品畫作與相關文獻不斷湧現...
張珩舊藏書畫之散佚:從盧芹齋一次中國書畫展覽說起
1948年紐約57街畫廊的這次展覽,區區只有26件中國書畫,但其重要性當今無論國內外任何一間拍賣行,任何一次有數百件書畫...
文章導覽
1
2
3
4
5
6
...
16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