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為師: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談創作靈感
羅丹在1912年的《藝術》中表示,「對任何名副其實的藝術家來說,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麗的。」我從大自然中汲取的一個主要教訓...
博物館能量價值:服務、觀眾參與、知識美學生產、典藏與文獻等
對社區化、資訊化的加強,促使博物館的角色從較傳統對「物」的保護,轉化為對「人」的關懷,這樣的新觀念與想法便在歷次AAM ...
姚瑞中《巨神連線補遺》導論:龍穴處必有廟宇,宮廟旺多見巨神(節錄)
台灣寺廟多、巨大神像更多,而且鑄像速度有增無減,人類欲望隨著一處又一處宮廟和神像形成一個又一個點,再連結成無數線條交錯之...
【書評】《藝術評論的終結》:終結或目標
多數的藝評家選擇了獨立發生而不受干擾,這在從眾的時代無比困難,十分有價值。從概念上來說,藝術家可以選擇是否要質疑現況,但...
《神隱少女》和無臉男非常相似的千尋—我們同樣在資本主義的「城堡」裡
這麼說來,無臉男無止盡的暴飲暴食,只要被別人稍微拒絕就失控的暴力性格,完全不考慮對方心情一廂情願送東西的過度慾望——這些...
「找到你的藝術家靈魂」不是尋找終點,而是不斷進化的過程!
「找到你的藝術家靈魂」是個誤導之詞,因為這聽起來像是到達最後的終點,也暗示著當你找到屬於你的藝術家靈魂時,就達到最終的階...
尋找那些被我們忽視的藝術社會關係——「操演性」策展實踐
操演性策展經常以事件或情境干預的形式實現作品。實踐性的實驗方法作為自我反省的機制,也讓藝術公共性以公領域(public ...
臺灣八〇年代藝文發展史——他們因創作而不平凡的人生,拼湊出的是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文化風景與時代輪廓!
推薦選書:《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他們成長、藝術養成以及創作活躍的1980年代至今,...
【書評】《藝術收藏家手冊》:從藏家到慈善家
齋主不只是推薦本書給有在藝術收藏的讀者或畫廊、文化基金會或拍賣公司等從業人員。對於律師、會計師以及金融從業人員來說,本書...
藝術評論的相對性理論:文化相對論及其質疑
20 世紀早期的藝術家改變了我們對於藝術可能會是什麼的看法,拋棄了長久以來對於技法與「高」(high)或說純藝術/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