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故宮改制爭議
讓生態活下去:氣候及環境危機與機構轉型
疫情之下,生態轉向(ecological turn)變得更加急迫。譬如因著旅行限制,藝術家不得不被迫思考不飛行及減少碳足...
酷兒電影先鋒德瑞克.賈曼末期的花園創作
藝術家、愛滋活動家、酷兒電影先鋒和園丁德瑞克.賈曼 (Derek Jarman ,1942-1994)在 1986 年被...
薪火相傳─法國新任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的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澤維爾.雷伊
法國文化部部長巴切勒納爾昆女士(Roselyne Bachelot-Narquin),依龐畢度中心新任主席的推薦,任命了...
反思「綠島人權藝術季」:綠島觀點
當代藝術創作與本島庶民生活之間的關係,始終是「綠島人權藝術季」難以迴避的問題意識。尤其,當綠島居民不再只是被動觀看的接收...
【下一站,首爾】這些年我們一直追的韓國——關於文化產業政策的迷思
自2002年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先生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以來,「韓國模式」始終是台灣在思考及討論相關範疇議題的主要參考對象...
李旭彬交棒後的海馬迴光畫館:專訪「懦懦」的黃婷玉與吳宗龍
海馬迴經營權由李旭彬交付給同為七年級生,也同樣有著藝術家身分的黃婷玉與吳宗龍手上。這次為兩人進行的專訪,就從他們與海馬迴...
瘟疫的啟示─從疾病看藝術與身心的連結
疾病在破壞之後,必有啟示。過去一個世紀這幾個傳染疾病,西班牙流感對我來講,要提醒我們的是「和解」。1980年代出現的HI...
蒐藏「斯卡羅」:李仙得與滿三德在臺蒐藏的博物學與民族學標本
公視連續劇《斯卡羅》的轟動播出,讓李仙得這個名字在一百多年後突然一夜成名,在這熱潮當中,似乎唯獨李仙得在1869-70年...
張乾琦:讓臺灣觀點站上世界頂尖舞臺的攝影詩人
被譽為攝影詩人的張乾琦,從高二首次發現暗房顯影的奇妙就愛上了攝影,東吳大學畢業後在美國攻讀碩士期間為了攝影廢寢忘食,無時...
書寫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網絡的一種可能
這篇「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建置與研究計畫」工作報告,集結了三位研究員各自的反思,希望將邁入第三年的「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文章導覽
1
...
17
18
19
20
21
...
4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