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關鍵字的在地詮釋——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國際交流座談側記

關鍵字的在地詮釋——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國際交流座談側記

Local Interpretation of Key Words – Notes from Taiwan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eminars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aiwan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簡稱TCAA)子計畫「台灣當代藝術關鍵字」的建置方向分別以與在地的脈絡相關的詞彙,如展覽、空間或事件等,呈現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另外則整理全球常見的當代藝術概念或用語在台灣的運用,提供國際認識與研究台灣當代藝術的路徑。今年度首度展開國際間的交流討論,規劃了兩場講座分別邀請到印度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 in India,簡稱AAA in I)以及拉達克藝術與媒體組織(Ladakh Art and Media Organization,簡稱LAMO),分別從2019-2020 TCAA建置與編寫的關鍵字中2至3個詞彙作為座談主題,討論相同關鍵字於不同地區的在地詮釋。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aiwan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簡稱TCAA)子計畫「台灣當代藝術關鍵字」的建置方向分別以與在地的脈絡相關的詞彙,如展覽、空間或事件等,呈現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另外則整理全球常見的當代藝術概念或用語在台灣的運用,提供國際認識與研究台灣當代藝術的路徑。而以後者為主軸編寫的關鍵字詞彙,研究員除了詞彙介紹,更加入台灣在地的發展脈絡,藉由此整理、研究與書寫的過程,以期待更貼近台灣在地藝術生態。今年度首度展開國際間的交流討論,規劃了兩場講座分別邀請到印度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 in India,簡稱AAA in I)以及拉達克藝術與媒體組織(Ladakh Art and Media Organization,簡稱LAMO),分別從2019-2020 TCAA建置與編寫的關鍵字中2至3個詞彙作為座談主題,討論相同關鍵字於不同地區的在地詮釋。講座於10月16日及23日舉辦,由關鍵字研究員李奎壁擔任主持人,在「台灣當代一年展」展覽期間,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廣邀全球觀眾一同討論。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國際交流座談 線上直播畫面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國際交流座談 線上直播畫面。(TCAA提供)
國際交流座談主持人李奎壁。(TCAA提供)

「亞洲觀點」與「跨領域藝術」:印度亞洲藝術文獻庫的案例研究 ‘Interdisciplinary Arts’ and ‘Asian Perspectives’: Case Studies

第一場講者AAA in I的高級研究員Sneha Ravagan,她便從TCAA建置的關鍵字目錄中挑選出「亞洲觀點」以及「跨領域藝術」兩個詞彙作為討論主題,並以現階段AAA in I 執行的兩個計畫,討論該詞彙的在地實踐。Sneha同時也是AAA in I的項目負責人,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有「數位化藝術家檔案庫」、「多語言的出版計畫」,並即將出版「20世紀南亞藝術書寫」。

#亞洲觀點 Asian Perspectives

「為了翻轉世界文化論述中長期以歐美為中心所形成的不對等關係,並取回論述自身的權力,數十年來亞洲地區的文化及藝術領域做過諸多嘗試,並試圖從自身經驗當中凝聚起新的觀點。」——文/李奎壁,2020,節錄自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針對「亞洲觀點」的概念,Sneha分享在 AAA in I的數位典藏的檔案收錄經驗,以藝術家Nilima Sheikh的相關作品為例。Nilima居住於印度巴羅達,她利用紙張、裝置、大型卷軸、和螢幕、繪畫等媒材,創作兒童讀物插圖和劇場布幕設計。在Nilima的創作中,反映了亞洲傳統、歷史血統,以及世界主義等等從亞洲出發的觀點。Sneha提到從Nilima使用的特定圖案、文字、圖形、構圖、甚至顏色,都可以看出其中可能參考了不同的藝術形式,而這些藝術形式不一定都來自印度。在2018年的展覽中,研究團隊選擇將藝術家的研究檔案、圖像或是模板資料一併展出,可以顯見引用的資料涵蓋中國、日本、波斯、中亞、土耳其、尼泊爾、西藏、敦煌等亞洲各地的雕塑、卷軸及壁畫中的視覺圖像,同時還有各地區的詩文創作,也是藝術家創作靈感的來源,另外,運用來自不同地區的特定技術也是Nilima擅長的創作方式,Nilima將她走遍亞洲各地區,進行的藝術研究,及技術的引用融合在她的繪畫創作中,特別關注亞洲但也不僅限於亞洲。透過作品使用的顏料、媒材、色彩等整理,到藝術家、藝術創作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在這些相互交錯的脈絡中,可以看出一個超越國家敘事的非常複雜、龐大的藝術史。

藝術家Nilima Sheikh的檔案及作品。 (AAA提供)
藝術家Nilima Sheikh在AAA展出作品及檔案資料。 (AAA提供)

#跨領域藝術 Interdisciplinary Arts

「臺灣的跨領域藝術發展從80年代展開,此時無論美術館或學院皆未具備前衛創作的條件,創作者只能透過雜誌窺見國際藝術思潮,並且在體制之外進行創作實驗。然而美學問題在此時卻鮮少被討論,站在體制與既有類型的對立面,才是多數藝術工作者的共識。錄像、行為、劇場、空間裝置往往在不甚清晰的問題意識下混雜,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在一個整體的藝術想像中共生。」——文/楊傑懷,2019,節錄自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在此次的座談中,Sneha談到跨領域的重點在於如何將藝術計畫的實踐,或是藝術作品創作置於跨領域背景中,像是利用歷史與政治議題,或者是以不同的媒材或媒介去彰顯藝術創作的重要性。她以AAA in I在2012年至2015年間開展的「南亞現當代藝術書寫」的研究為例,該計畫嘗試蒐集以20世紀為年代背景的南亞地區藝術寫作進行爬梳。根據團隊蒐集的資料,顯示20世紀的南亞當代藝術書寫除產生於專業藝術書籍外,更能看到藝術評論或是討論當代藝術的文章散見於當地主流商業雜誌、文學與文化雜誌、社會和政治期刊、旅遊雜誌等不同領域的期刊雜誌中,Sneha認為這充分展現出藝術跨領域的特性,藝術家們有時也寫詩或是小說,雜誌期刊中會收錄藝術家往來的書信或個人日記的節錄;而藝術家們也經常為這些雜誌期刊設計封面,試驗新的印刷技術,或者是創造出新的視覺詞彙。雖然我們傾向將跨領域藝術視為是一個從原有的制度框架和背景中出現的比較新的藝術語言,但其實在現實的創作中,我們看到了跨領域的概念在早期就對藝術家和藝評人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Sneha為此總結「藝術書寫應以不同文化及社會面向的方式表達藝術觀點,而首先需要在更加廣泛的跨領域範圍中進行傳播」。

南亞地區藝術文章來源統計。(AAA提供)

座談的最後,Sneha分享她對於TCAA關鍵字研究計劃的想法,她提到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時空之下,對於「關鍵字」的詮釋可能都不同。而對於同樣一個藝術概念,同一個詞彙,不同文化背景下要怎麼去解讀跟闡述,有什麼樣不同的意涵,她對於此計畫開展出來的問題討論非常期待。

藝術與社會的交往 : 拉達克藝術與媒體組織的藝術實踐 Art as Social Interaction: Artistic practice from LAMO

第二場講座由拉達克藝術與媒體組織(LAMO)的藝術專員慈仁莫頓(Tersing Motup)主講,他以「藝術與社會的交往」為主軸,從資料庫所挑選出了三個關鍵字「新類型公共藝術」、「社群藝術」以及「社會參與式藝術」展開在地觀點的討論。LAMO致力於在地歷史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當代藝術,基地位於印度拉達克的高原上,是由該機構所修復的17世紀古建築。有感於在全球化底下當代藝術的邊緣性格,透過跨領域及不同型態的展演方法連結在地社群,並創造與不同地區的對話。針對此次座談,慈仁莫頓針對三個關鍵字以LAMO的藝術實踐進行分享與討論,而他認為即使試圖將這些藝術計劃進行區分,仍無法輕易認定此藝術計劃屬於哪種藝術形式,而是三者互相交織而成。

#社群藝術 Community Art

「隨著解嚴,臺灣的社群藝術隨著「社區總體營造」的文化政策展開。起先,相關論述多以強調地方與空間性質的「社區藝術」作為英文Community Art的翻譯,2000年之後,隨著尼可拉.布希歐《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一書的出版與翻譯,能夠指涉透過「共同理念」凝聚起人群的「社群藝術」開始出現。」——文/李奎壁,2020,節錄自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慈仁莫頓認為「社群藝術」與其說是寫在書上一個名詞,其實更像是關於這個社區的人如何互動,所發想出來的共同藝術實踐。而社群藝術是LAMO成立初期就已經展開的藝術實踐,也試圖透過社群藝術的形式,達成保護舊城區、保存遺址的目的。以LAMO進行的鄰里計劃(Neighborhood Project)為例,「記憶牆」(Memory Wall)展覽計劃透過向當地居民收集對他們來說最具有意義、最印象深刻的物品展示發表,每件物品都裝載著居民的生活記憶;「藝術教育推廣計畫」(Art and Educational Outreach Program)為當地孩童舉辦工作坊,提供他們紙筆及主題,帶領他們畫出自己內心的想像,並將所有畫作及相關資料集結出版成冊。「水與衛生」(Water and Sanitation)計畫,透過記錄居民取水的影像,彰顯出舊城區水源系統的匱乏問題。LAMO透過上述與社區合作的各式藝術創作計畫與居民建立關係,以藝術方式關注社區居民的共同議題,凝聚社區意識。

LAMO以孩童為主的藝術教育推廣計畫。(LAMO提供)
LAMO「水與衛生」計畫。(LAMO提供)

#新類型公共藝術 New Genre Public Art

「而新類型公共藝術一詞在臺灣的使用則零散地出現在90年代,直到2000年麥肯.邁爾斯的《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城市的遠景》中文版出版,與2004年蘇珊.雷西的《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一書由藝術家吳瑪悧等人翻譯後,才成為一項顯著的藝術實踐類別。」——文/李奎壁,2020,節錄自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關於新類型公共藝術的實踐,LAMO以兩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執行的線上展覽計畫為例,計劃初衷是希望居民在封城期間,仍然有可以參與、跟藝術互動的方法。如「家庭相簿」計劃邀請居民在疫情時,24小時與家人的緊密相處中,將彼此對話和照片收集起來,作為一種居民生活樣態的紀錄形式;「你的窗戶就是你的相框」藝術計畫則是在大家都待在家裡的時間,紀錄自己從家裡窗戶所看見的風景,兩個計劃最終都發展成線上藝術展覽的形式。慈仁莫頓提到,線上展出讓他們發現所謂的公共空間已非僅限於實體空間,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的虛擬線上平台也成為一種新型態的公共空間。

LAMO「你的窗戶就是你的相框」計畫。(LAMO提供)

#社會參與式藝術 Socially Engaged Art

「臺灣的社會參與式藝術形式創作在解嚴前後萌發,伴隨著實驗性質的展演出現,但當時並未出現系統性的論述,創作者也未將群眾參與的過程視為其藝術展演的目的。直到2000年以後,「粉樂町」(2001)、「海安街道美術館」(2004)等計畫的策動,並且隨著高雄師範大學創立跨領域藝術研究所(2006)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2009)的設置,參與式藝術被系統性地引介,才逐漸成為普遍的藝術實踐類別。」——文/李奎壁,2020,節錄自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在LAMO的實踐中,社會參與式藝術計劃大多與當地的機構合作,如學校或醫院等。英雄計畫(Hero’s Project)透過工作坊、展覽等形式,與學生們討論對於英雄的想像,藉由藝術創作重新反思與質疑對於「英雄」的概念;而在與醫院的合作中,LAMO團隊在醫院牆上展示他們開設的藝術課程中的學員作品成果,試圖使藝術作品融入居民的生活場域。而慈仁莫頓也特別提到這些藝術課程曾經促使不曾接觸、參與過任何藝術形式的學員,轉為以藝術創作為職涯方向。

慈仁莫頓認為LAMO進行的藝術計劃對於拉達克當地的影響在於使居民能更加認識、參與不同的藝術形式,另外也幫助扶植年輕、新興的藝術家,使其能夠獲得資源。他引用與LAMO創辦人的對話總結,「其實重點不在於你如何去解釋藝術,而是推動藝術的方式如何讓當地居民也參與其中、共同成為藝術創作的一部分。」

LAMO「英雄計畫」。(LAMO提供)

TCAA與台灣當代藝術關鍵字的下一步

印度所在的南亞地區,民族、文字語言和宗教種類皆非常繁多,造就其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色;而台灣亦擁有這樣的特質。此次AAA in I作為檔案庫研究前輩的觀點,以及LAMO如此深刻的地方機構的案例分享,講座與交流不僅可作為台灣關鍵字研究項目的參照,也期待藉以開展未來的合作,讓TCAA的意義與價值可以持續擴散。

座談影片|

相關閱讀|書寫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網絡的一種可能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