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書寫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網絡的一種可能

書寫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網絡的一種可能

A Possibility in the Writing of Taiwanese Contemporary Art’s Development Network

這篇「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建置與研究計畫」工作報告,集結了三位研究員各自的反思,希望將邁入第三年的「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建置與研究計畫」做一個階段性的整理與分享,並期待能為往後的工作開展更多對話。

前言

文|蔡明君

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CAA)於2014年上線開放,並同時規劃了關鍵字的項目,彼時關鍵字的角色為標籤檢索的功能,然而後續因經費狀態改變而暫緩建立。2019年,無論是企圖為資料庫注入活力、動能、特性、觀看路徑、或是連結方法,彼時的資料庫主持人簡子傑提出「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建置與研究計畫」,並邀請我擔任這個資料庫子計畫的主持人。

2021年關鍵字小組參與典藏受訪線上會議。(TCAA提供)

印象很深刻,當時與兩位研究員劉文琪與楊傑懷的第一次會面,我們坐在關渡美術館的爐鍋咖啡,我比手畫腳,還加上手繪草圖,和兩位研究員討論出建置關鍵字計畫的結構與方向。那是一個既單純又有野心的想像:透過關鍵字串連資料庫中的藝術家,並有意識地選擇與臺灣當代藝術相關的詞彙,透過關鍵字的串連與建置,我們將有可能在資料庫中看到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關係圖,一個非線性,而是複雜而豐富的網絡。

於是在2019年,以空間和團體做為主軸並加入事件等類型,兩位研究員根據自己在創作、研究與地域上的關注和興趣書寫了50個關鍵字;2020年加入了第三位研究員李奎壁,開始為關鍵字加入更多觀念類型的詞彙,並邀請了張晴文加入團隊擔任共同主持人。在這兩年的工作裡,我們除了討論與書寫,另外透過參訪與座談,持續探索這個計畫的定位與工作方法。然而因為經費與人力的限制,我們所期待資料庫與關鍵字的連結沒有辦法跟上書寫的速度,因而決定於今年先將書寫的速度放慢,將重點放在將這三年共100多個關鍵字與資料庫藝術家的串連,並將於資料庫新的網站中取消目前年代的分類,重新設定這些關鍵字的分類。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網站頁面。(擷取自TCAA官方網站)

由三位有著鮮明特質差異的創作者擔任研究員,這個關鍵字建置與研究計畫注定有著獨特的風格。除了整個計畫的主軸框架設定,研究員不僅自己提出想書寫的方向與詞彙,他們更各自發展出自己的方法與文字調性。這篇工作報告,集結了三位研究員各自的反思,希望將邁入第三年的「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建置與研究計畫」做一個階段性的整理與分享,並期待能為往後的工作開展更多對話。

作為一名不專業的採訪寫手                               

文|劉文琪

在臺北關渡住處,工作桌前打著檯燈的黃光,每晚進行「關鍵字」工作前,桌上總會先放置事先彙整好的資料提問與工作苦悶佈滿原子筆塗鴉的訪前筆記,這會是接下來進行關鍵字書寫中,我認為最有趣「訪談」部分,等待LINE撥通的遠方那道聲音,可能是某位空間負責人、藝術家、藝術評論人等。通常接通時刻,總會以一種極為日常閒散語氣為開端,通過聽筒的那道日常,我似乎得以貼近每一位受訪者當下現實所處的「藝術狀態」,這種藝術狀態很幽微,可能是某位說自己已是退休的藝術家正放下手邊正在煮的飯,或者一邊正在行政辦公一邊帶小孩的空間負責人。總之在關鍵字訪談工作中,「藝術」在這些人身上發生,聽著訪者細膩的描述,讓我以一名關鍵字書寫者在面對「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時,除了對已知資料與文獻的彙整外,探勘仍未被書寫出的部分,透過這些隱匿在臺灣各處帶著性格的小我,吸引著我而寫出的屬於我們的「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盡可能在不長篇幅的字數中,期望讓關鍵字能更貼近「在地化詮釋」的立場,輪廓當代藝術的面貌,也是「藝術家資料庫」以藝術家作為初衷的建置方式。

劉文琪臺北關渡住處的工作桌一景。(劉文琪提供)

最初在書寫關鍵字時,專注在「空間」,這個以藝術家因創作而移動痕跡,延伸出來找尋關鍵字的訪談路徑,讓我最初以空間負責人與曾在空間活動的創作者為開端,如最初基本建置1990年前後大家耳熟已關閉或者仍持續的經典老字號空間,包括邊陲文化、原型藝術、伊通公園、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等;到2000年後的絕對空間、一年畫廊、豆皮文藝咖啡館、弔詭畫廊等。可以發現,各藝術空間,因成員組成不同而發展出特殊經營與工作方式,也影響展覽的呈現。如海馬迴光畫館成員,在攝影師與藝術家專業的互助下,曾經幾檔重要的系列攝影家展,都嘗試結合當代藝術展出的概念與佈展方法。此外在近年訪談中,也發現許多老字號空間,正面臨新舊世代交替經營的時期。另一方面,在建置藝術空間的關鍵字過程中,我也嘗試拓展出別於以往在城市中既定認知機制化後的藝術空間,如位於花蓮的「海或」,市集的系統接納了各種藝術形式。「空間」緊密連動著藝術家、藝術團體存在,如何拓展我們理解臺灣對於「藝術空間」的定義,我在這些訪談過程中,獲得更多重的註解,也在這一年持續進行。

2019年,初期建置以臺灣早期藝術空間為方向的系列的採訪。(TCAA提供)

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曾在小說《週期表》中〈鐵〉章節描述,「想用文字編織一個人,讓他在紙上活起來,是完全無望,他不是那種你可以說故事的人,也不是那種你可以立碑的人——他嘲笑石碑。他活在行動中,當行動結束,他什麼也沒留下——留下的就只有文字。」身為一名「創作者」出身的關鍵字研究員,在藝術行動與創作經驗中,我曾認為建檔勢必帶著一些無法補白的部分,這必然,但我在這份建置資料工作中也理解到,在臺灣這個展覽充斥與作品大量出現的失速時代,緩慢建置要同時進行才能真正把部分被忽略的保留。或許創作者與研究者勢必帶著一種相斥的性格身分,但也在此時,我將自身帶著一種看似不專業的與這些藝術工作者閒聊的採訪方式,盡可能補足,資料文獻之外的藝術面貌。依稀記得一次採訪東海岸的某位藝術家,打電話過去那天,訪者正開著車在海岸公路上,他表明自己是不擅言詞的創作者,印象深刻是,聽筒那端有很漫長時間裡是引擎與海潮的聲音,伴隨偶爾訪者的短答。那次充斥著浪聲聽筒裡,讓我明白了一位創作者言語,是文獻所及不了之處,讓我更確立了身為關鍵字研究者面對「關鍵字」,書寫不僅僅是資料的整理,也在此時,我回到創作者身分相信,即便哪天「留下的就只有文字」,仍是重要的。

藝術歸檔藝術資料庫,政治歸哪裡

文|楊傑懷

我在2019年的時候加入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團隊工作,一開始因為自己是電子音樂、獨立音樂和地下文化的愛好者,於是延著立方計劃空間在2015年做的一系列「造音翻土」臺灣聲響文化研究,找到這些文化活動和當代藝術對話的可能。當時挑選出的關鍵字有「噪音運動」、「甜蜜蜜咖啡店」、「後工業藝術節」、「在地實驗」、「聲音藝術」、「失聲祭」等等,其中有臺灣特定的組織、團體、事件;也有像「聲音藝術」這種普遍性的形式、美學詞彙。而由於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計畫最基本的工作架構是標示出臺灣的文化脈絡,並回到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在建立的臺灣藝術家檔案,所以我在書寫這類形式詞彙的時候並不會提到太多一般對於該形式的定義,而是呈現這樣的詞彙在臺灣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有什麼歧義,或者和它相關的代表人物、事件有哪些。

2019年於臺南絕對空間舉辦講座「你哥檔案:是紀錄片還是當代藝術?與你哥影視對談。(TCAA提供)
2019年「你哥檔案:是紀錄片還是當代藝術?」當天現場座談觀眾席。(TCAA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在搜索臺灣聲響文化的文獻的時候,不斷地讀到「解嚴」、「學運」、「黨外運動」、「民主化」等詞彙,發現這幾個關鍵的環節緊扣著從1990年代以來的聲響文化發展。現在的我聽電子音樂是為了派對、為了放鬆,然而在某個年代的「派對」卻具有高度的政治性,譬如「噪音運動」、「甜蜜蜜咖啡店」幾位成員就是在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後所形成的學生團體中結識。此外,我讀到陳界仁、王俊傑提到1986年「息壤」的訪談,他們在當中也提到「息壤」成員和社會運動的密切關係。在此可以看到,不僅發生在聲響文化,也發生在視覺藝術,1980年代末以後的藝術環境和整個社會的政治環境疊合,一方面是很直接地,在民主化以後前衛藝術的多元性、批判性才有開放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是在過去壓抑的社會環境中,藝術家有非常明確的反抗對象,就是政治權力的中心。

2020講座「當藝術遺落成遺跡」,邀請陳貺怡教授分享關鍵字方法學架構與研究員分享書寫關鍵字的工作方法。(TCAA提供)

關於藝術與政治的關係,我想到2018年紀錄片導演傅榆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一席得獎感言激怒多位中國來賓,也在事後引發網路上諸多「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討論。現在的藝術創作即便不像解嚴前那樣受到限制,但臺灣盤根錯節的國際關係,以及島內對國家各種不同的想像,依然使得藝術不可能只歸藝術。於是我後來認為,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應該也需要補上臺灣的政治背景對於當代藝術的影響,幫助自己能夠有一種社會基礎去理解關鍵字的文獻,同時藉此描繪臺灣特殊的當代藝術樣貌——從解嚴之後逐漸建立的「臺灣藝術主體性」身分認同,到後來以「南島藝術」作為主體性的一部分,並以此連結南太平洋國際網絡,再到「太陽花學運」和「大腸花論壇」是不是藝術行動的爭議。這個過程是一連串藝術和政治之間微妙的化學變化,像是我們不再很嚴肅地界定什麼是藝術,而是接受什麼都可能是藝術。作為一個創作者,也是在大學時期參與過太陽花學運的一代,這一代人(至少對我自己而言)不再有身份認同的困擾,也不需要為了更自由的創作環境而戰鬥。在這樣相對來說缺少一點明確反抗對象的環境下,關鍵字的建置與研究工作或許能夠提供藝術與政治的關係一種辯證的參照:我們還能怎樣更政治正確;或者更政治不正確?比起「藝術歸藝術」,現在可愛的「傑尼龜傑尼」也許更有一種翻轉社會的力量吧。

屬於誰的「關鍵字」?

文|李奎壁

我從2020年參與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裡的關鍵字計畫,撰寫並找出一部分與當代藝術發展相關的關鍵字。對我而言,最困難但同時也是這個計畫當中最有趣的部份便是定義出哪個詞彙屬於臺灣當代藝術發展中,值得關注並且梳理的「關鍵字」。在我加入之前,這個資料庫其實已經為藝術社群/空間與發生在藝術場域中的事件做出了詳細的調查,唯獨缺乏自「觀念」發展出的詞彙,但當代藝術場域中常被提及的「觀念」來自於哪裡?在以「在地」作為當代藝術關鍵字研究框架的前提下,什麼樣的觀念適合被放入資料庫當中?

2020年於高雄市立美術館關鍵字工作坊也邀請南部藝術評論、策展人等共同討論。(TCAA提供)

在與社會交往的藝術類型中,如新類型公共藝術(New Genre Public Art)、社群藝術(Community Art)、社會參與式藝術(Socially Engaged Art)與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雖然是源自於歐美的論述與觀念,並且透過翻譯引介進入臺灣,其與社會相契合及參與的程度,使得特定類型的計畫容易獲得大眾的關注,同時間,新的文化政策法規也為這類型的藝術展演提供了平臺。也因此,這些原本源自於不同社會文化脈絡底下的藝術類別在臺灣同時發展,其內容也脫離了原語境,是否可以將這樣的發展因由視為某種在地的特色,目前我不敢肯定,但我認為這些被重新詮釋的詞彙確實反映了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特色,撰寫內容,並且不再將之理所當然地視為西方語境底下的該類別藝術是重要的。

2020年於DAC舉辦講座「關於藝術與社會我們怎麼說」,採主題性的方式挑選關鍵字,探討當代藝術移植進台灣後脈絡的轉變。(TCAA提供)

隨著該類別藝術的發展,也有一些源自於其他學科的詞彙出現在當代藝術的場域當中,如諸眾(Multitude)、異托邦(Utopia)、異化(Alienation)等。這些詞彙的概念並未在翻譯的過程中展生轉變,但是被使用在當代藝術場域中或與重要的作品相關,或構成了展覽的核心。為什麼是這些觀念受到藝術家、策展人或藝評人的重視,而非其他觀念?其背後也顯示出了當代藝術中的趨勢。

再繼續從中挖掘,我從1990至今臺灣的展覽專題、藝評與藝術家自我論述中找出了兩個字彙:流放(Exile)與亞洲觀點(Asian Perspectives)。「流放」一詞與2007年典藏今藝術的專題內容及2006到2016年之間的數場展覽內容相關;「亞洲觀點」則經常出現在藝術相關文章中,如第一屆臺北雙年展相關文獻等,是我從資料裡找出的關鍵字。或許這種定義出關鍵字的方式不夠嚴謹,但也為以藝術家為主並且尋找藝術家作為關鍵字主要撰寫者的當代藝術資料庫保留了些許彈性,2021年我將持續從這個方向著手,尋找並書寫新的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

延伸閱讀|關鍵字作為方法:當代藝術資料庫的觀看模式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