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串連點狀能量共振成一面藝術舞台?「2023台灣當代一年展」的平權實踐

串連點狀能量共振成一面藝術舞台?「2023台灣當代一年展」的平權實踐

Linking Individual Energy to Collective Form a Stage for Art? The Practice of Equality at 2023 TAIWAN ANNUAL

「台灣當代一年展」的確在今年可以看到有許多藝術新面孔出現,多數創作者皆敏銳提出自己對於當代後疫情生活觀察的取徑與在地議題,顯現台灣活力的創作生態。不過在強調共融與藝術平權下,台灣當代一年展勢必也會面臨在收納多元作品的同時,得冒著更大的風險在展覽最後呈現的觀展體驗與編輯整合,於是乎每次如何將點狀的創作能量匯聚至同個地點,讓能量間能產生相互共振,又在數位技術協助下能創造新觀展方法,也許是我們未來值得繼續期待的地方。

以創造台灣當代藝術與民眾新對話為目標的「台灣當代一年展」(TAIWAN ANNUAL)於8月26日同步於虛擬平台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通信分隊展演空間特展開展。「台灣當代一年展」是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秉持彰顯藝術與文化平權的理念而舉辦的展覽。這次共分為三大主場,首先是扶植新興策展人發展並結合國際交流的「一年培力」計畫,二是期待透過橫向跨域連結,帶來多元的藝術視角的「國內/外藝術機構邀請展」,最後是「一年聚焦」,透過公開徵件及邀請,挖掘新興的藝術創作者,給予各式藝術創作發展的舞台。

以創造台灣當代藝術與民眾新對話為目標的「台灣當代一年展」於8月26日同步於虛擬平台及C-LAB通信分隊展演空間特展開展。圖為「一年聚焦」展區展覽現場,影像提供:視盟/攝影:杜岳軒

「當代遊牧」作為方法

「一年培力」今年由新銳策展人盧芛前往吉爾吉斯參加由B’Art Contemporary 舉辦的藝術遊牧營(Nomadic Art Camp),帶來融合中西亞文化的展覽「包裹起一片土地」。展場以圓弧狀的宣紙引導參觀動線,象徵當地遊牧民族重要住所「蒙古包」的視覺意象,邀請了Shaarbek Amankul、Mary Sherman、Jorge Rojas、Weiting Zhang、Janarbek Saparkbek Tegin、Vanessa Greene共6位關注不同議題的藝術家參展。

在當代全球化、戰爭、資本、疫情等眾多因素下,盧芛認為遊牧不再只限於指稱遊牧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會因為不同程度的遷徙而面臨到遊牧的經驗或狀況。她將藝術遊牧營裡面經驗到的「遊牧」概念進行「當代轉化」,討論我們與腳下踩的土地之間,除了物理上的關聯之外,其精神意義上的關聯是如何?這次許多參展藝術家們分別來自不同的族裔與文化背景,有墨西哥裔、非裔的美國籍藝術家,他們作品皆從自身「遊牧」經驗出發,並試圖連結與台灣的關係。像是Jorge Rojas以馬雅文明的神話角色查克穆爾(Chac Mool)的表演錄像,重新探討自身移民身分之於美國土地的關聯,這次展出也邀請台灣表演者重現查克穆爾的現場表演。另一非裔藝術家Vanessa Greene父親是黑人美國軍人,全家總是跟隨他搬遷至各地的軍事基地,這次將他的作品帶至空總展出,某種程度也像是從一個軍事基地搬遷到另一軍事基地。

延伸閱讀|台灣當代一年展全新轉型盛大展開,文化部部長李永得出席開幕提三大政策走向

「包裹起一片土地」參展藝術家之一Mary Sherman的 《美國遊牧民族/向查理卓別林致敬》, 聯想美國遊牧民族的意象,以流浪漢包裹融合拍攝吉爾吉斯蒙古包的攝影視角,回應旅途中的遊牧心境。影像提供:Mary Sherman

藝術多元發聲/生,與其對話空間

「一年聚焦」展區邀請了來自藝文產業各領域的8位專家,經過嚴謹評選,自65位參展藝術家中,邀請20位參展者在C-LAB實體空間展出。展出入選藝術家Karin Janssen、王俊杰、王映、吳依凡、呂迦諾、李采恩、李進能、沈肱泓、林振宏、張家翔、莊澤光、陳泓元、陳奕如、傅聖雅、廖家豪、劉繶婷、鄭育、鄭雅璇、謝佩庭等人的作品。各作品面向與探討的議題多元,包含雕塑、行為錄像、VR、平面繪畫、攝影、結合現場裝置的表演、AI生成技術等等。這些在當初評選過程中幾乎無關的作品,卻在展場巧妙的調度下,產生有趣的對話空間。

其中,呂迦諾作品《牆》是思考繪畫的框架問題,在畫面中展現色塊與線條的堆疊和交錯,探索繪畫內空間的關係。有趣的是在展覽現場,作品斜置於空間中間,讓展場的空間被一分為二,繪畫的框架也從畫布的邊界擴延至現場。吳依凡《遺物計劃2023》展示了已故親人的衣物,描繪親人遺物與自我之間的關係;同一空間內,傅聖雅《家的摺紙》以家庭垃圾袋摺紙為原型,將家庭裡常備卻不被重視的物件,呈現成珍視的收藏擺放。兩件作品展現了不同物件所衍伸的家庭記憶,以及在珍藏與遺忘間的矛盾。

這些在當初評選過程中幾乎無關的作品,卻在展場巧妙的調度下,產生有趣的對話空間。圖為吳依凡《遺物計劃2023》開幕演出。影像提供:視盟/攝影:潘怡安

雕塑類作品如鄭雅璇《未來遺跡》取自他在基隆駐地的經驗,他蒐集環境中的廢棄物件,重新組合成一塊塊的小石塊,以童年遊戲「疊疊樂」的造型將石塊堆疊至接近展場天花板的高度,探問在百年後的基隆我們會留下什麼樣的痕跡?另一廖家豪《這裡沒有石彫作品》同樣探討「廢棄」,不過卻是關心雕塑材料的廢料,他反思傳統雕塑的造型問題,將石塊廢料堆積於地面。兩件作品皆同樣透過小石塊來討論「廢棄」,一個以水平儀精準測量造形出驚人高度,另一卻將小石塊裝箱、隨意擺放聚集,以截然不同的造形思維回應創作者要探討的議題。

左為廖家豪《這裡沒有石彫作品》,右為呂迦諾《牆》於展覽現場。影像提供:視盟/攝影:杜岳軒

這次獲得評審團獎的作品是蔡慧妍《紅牆》,蔡慧妍以香港社會運動為主題,運用24萬張不同內容的紙本,重新輸入文字,並將「敏感」的關鍵字著色刪除,導致文字閱讀起來斷裂、空泛而破碎,反映香港於中國治理下越發被審查的生活經驗。而同一空間的王俊杰《2022 2 24》主要由三個畫面組成,分別呈現烏俄戰爭、白紙革命以及間諜氣球事件,將這些事件觀看數破萬的影片,壓縮成一塊塊小方格。隱喻媒體或網路自媒體將這些政治事件過度簡化,就像將影像壓縮一般,也讓我們的感受變得越來越粗淺。兩件作品皆討論權力結構下的內容生產與傳播,如何影響著我們對某事件的感受與覺知。

延伸閱讀|2023台灣當代一年展,創造後疫時代新對話,香港藝術家蔡慧妍奪評審團獎

蔡慧妍《紅牆》反映香港於中國治理下越發被審查的生活經驗。圖為蔡慧妍《紅牆》於2023台灣當代一年展展覽現場,影像提供:視盟/攝影:杜岳軒

藝術橫向的跨域連結

「國內/外藝術機構邀請展」邀請烏克蘭藝術機構Gallery 101與國內來自花蓮的「好地下藝術空間」、宜蘭的「浪花藝術空間」、桃園的「新樂園藝術空間」、新竹的「絕版影像館」,以及台北的「星空間」DAC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等7個藝術機構/空間共襄盛舉,期待拓展台北以外的藝術視角,橫跨人類行政界線,促進不同地方的藝術文化交流。

7個藝術機構/空間參加「國內/外藝術機構邀請展」,促進不同地方的藝術文化交流。圖為「國內/外藝術機構邀請展」展覽現場,影像提供:視盟/攝影:杜岳軒

其中,絕版影像館以瑟米爾‧陶笛、廖益嘉、唐景鋒的攝影作品為主,呈現地景、重複造型、詩憶構圖的影像作品,而同為攝影展覽,好地下藝術空間在虛實間呈現不同系列作品,於空總帶來汪曉青的系列攝影作品「我的兒子和我一樣高」,線上展廳除展示同一批影像外,又再展示「母親如同創造者」系列攝影,在虛實間分別透過身體尺度與生活尺度,呈現母親與孩子之間橫跨數年的情感。

「我的兒子和我一樣高」以身體為尺度,呈現母親與孩子之間橫跨數年的情感。圖為汪曉青系列攝影作品「我的兒子和我一樣高」,影像提供:視盟/攝影:杜岳軒

位於羅東的浪花藝術空間,帶來賴佩君、丹丹、蔡明岳、葉佳緯等在羅東駐地創作作品,透過藝術家的眼睛重新演繹羅東的歷史與地理空間,並在現場以塑膠薄膜包覆展場,讓觀者在觀看作品之餘,透過足底傳來的低摩擦滑移感與細碎的窸窣聲,帶來綜合其他身體感官上的新感受。位於桃園的新樂園藝術空間,也展示以在地議題為核心關懷的「桃園藝文陣線」,從文史資料搜集和社區營造案例來繪出一條桃園藝文觀察路徑。

新樂園藝術空間的「桃園藝文陣線」從文史資料搜集和社區營造案例,繪出一條桃園藝文觀察路徑。圖為「國內/外藝術機構邀請展」展覽現場,影像提供:視盟/攝影:杜岳軒

小結

的確在今年的「台灣當代一年展」可以看到有許多藝術新面孔出現,多數創作者皆敏銳提出自己對於當代後疫情生活觀察的取徑與在地議題,顯現台灣創作生態的活力;新銳策展人盧芛也將我們鮮少關注的吉爾吉斯遊牧文化,進行當代轉化,展開中西亞藝術文化的交流,更為強調多元視角的當代一年展開闢嶄新的討論向度。不過在強調共融與藝術平權下,台灣當代一年展勢必也會面臨在收納多元作品的同時,得冒著更大的風險在展覽最後呈現的觀展體驗與編輯整合,於是乎每次如何將點狀的創作能量匯聚至同個地點,讓能量間能產生相互共振,又在數位技術協助下能創造新觀展方法,也許是我們未來值得繼續期待的地方。

「台灣當代一年展」如何將點狀的創作能量匯聚至同個地點,讓能量間能產生相互共振,又在數位技術協助下能創造新觀展方法,也許是我們未來值得繼續期待的地方。圖為「包裹起一片土地」展覽現場,影像提供:視盟/攝影:杜岳軒

2023「台灣當代一年展」

地點|線上主展場
展期|2023年8月26日至9月30日

C-LAB特展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展期|2023年8月26日至9月3日

陳思宇(Sih-Yu Chen)( 93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