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開啟東亞書藝的時代討論:「墨作、墨象、『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開館國際論壇側記

開啟東亞書藝的時代討論:「墨作、墨象、『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開館國際論壇側記

Opening Up Epochal Discussions on East Asian Calligraphic Art: Notes from Museum Inauguration International Forum, “Ink Work, Ink Image, Non-Calligraphy: The Contemporariness of Calligraphic Art in East Asia”
橫山書法藝術館作為臺灣首座由官方經營、以現當代書法藝術為主題的藝術場館,特別在開幕期間於10月30日、31日舉辦「墨作、墨象、『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開館國際論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白適銘教授策劃,邀集17位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演講及論文、交流討論,共同探討當代書藝的發展現況、挑戰和願景。

橫山書法藝術館作為臺灣首座由官方經營、以現當代書法藝術為主題的藝術場館,特別在開幕期間於10月30日、31日舉辦「墨作、墨象、『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開館國際論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白適銘教授策劃,邀集17位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演講及論文、交流討論,共同探討當代書藝的發展現況、挑戰和願景。

白適銘指出,書法涉及的美感、地域及文化內涵甚為廣泛,舉凡文字的結構、造型、筆劃,透過各種感官的傳遞展現,使書法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而在表情達意之外,書法中直覺反射、精神狀態或潛意識的流露,也讓書法藝術成為許多創作者由技入藝、由藝入境的追求境界。而在生活型態的劇烈變遷及數位工具的不斷演化中,書法如何跳脫古典傳統的框架,同時尋找與當代的連結與共鳴,與不同群體對話,藉以重整書法的文化版圖,已成為當前書藝發展的迫切課題。

橫山書法藝術館「墨作、墨象、『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開館國際論壇主視覺。(橫山書法藝術館提供)

本次開館國際論壇由中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邱振中的主題演講開場。邱振中開宗明義指出,傳統書法與現代書法在風格與詮釋的差異,可以透過當代書法理論作為橋樑,從書法藝術自傳統到當代的發展中,找出共通的創作邏輯。邱振中認為,現當代書藝在藝術品評上的當務之急,是要區分不同種類的書藝創作,並找出各分類的講究標準,才能對個別作品加以評價。邱振中也呼籲,當代書藝不應再用舊格式呈現新內容,而如何建立新的創作和評論的典範模式,則是當代書藝界應持續努力的方向。

東亞書藝的當代角色思辨

論壇第一天上午的主題演講之後,論文發表的學者專家便針對當代書法藝術發展的不同課題提出闡述。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兼院長黃智陽,以其策劃的書藝館開館展覽為例,從臺灣的視角出發,回顧書法藝術逾半世紀以來因應政治、經濟、文化情勢的突破,也比較東亞各國在書藝上的發展成果,分析書法藝術在東亞當代文化的角色,以及當代書藝在臺灣的優勢和契機。

書法因應當代藝術和思潮的衝擊和挑戰,除了借鏡西方藝術之外,也有從東亞深厚的文化傳統擷取靈感,藉以凸顯自身在當代世界的文化特色。其中禪宗思想是許多書藝家重要的靈感來源。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蔡介騰教授藉由禪意思維的特質作為引線,探討當代書藝如何藉此創作出獨特的風格識別。蔡介騰指出,當代書藝跳脫古典形式框架,重探書法形象的本質,聚焦線條造型表現的意象書寫,這與禪宗思想反求諸己,直指本心的思維有相符之處。而重組的線條造型所引起的各種聯想,也營造出空靈和禪意的氛圍。這些創作與觀看經驗相互呼應的效果,讓創作者和觀眾在禪意思維中找到共鳴,因此成為當代書藝從傳統觀念中尋找創新來源的重要案例。

「墨作、墨象、『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開館國際論壇第一日。(©桃園市立美術館)

針對論壇會議中的論文發表,在場學者專家也積極回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林進忠在評論書藝館開館展的策劃概念時指出,書法在當代早已轉移到不同文字、不同媒材,甚至不同藝術門類的範疇,書法藝術本身也涵納多元的影響和傳承,進入當代藝術的範疇之中。黃智陽則進一步回應,正因為書法藝術已不被單一定義所框架,使書法能夠擴大感染力和影響力。前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暨美術系副教授杜忠誥也藉此分享他自身的創作經驗,他特別分出「有字」的書法,以及用書法工具創作,但不是書寫文字的「非書法」,拓展書藝創作的邊界。

東亞各國面對現代化衝擊,彼此也有政治、經濟、文化層面的競爭及合作關係。而各國在解釋、轉譯傳統的書法術語上,更反映各自對書法藝術在現代世界中的理解和詮釋,進而形塑各自對書藝發展的想像和趨勢。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教授河內利治,便加以比較現代重要學者對書法術語的解釋方式,分析學者如何從中建立對現代書藝的美學思想。河內利治同時也對照古典書法語彙與現代意涵的連結,試圖讓書法術語的詮釋能夠跨越語言和時代的藩籬,使書法的美感內涵能夠引起跨文化的共鳴。

「墨作、墨象、『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開館國際論大合影。(橫山書法藝術館提供)

書法藝術的綜合性,以及其在跨地域、跨媒材的發展,使現代書藝從作品到創作行為本身,都能對應到當代藝術的門類中尋找開創的可能。但如何發揮書法藝術與其他藝術門類共同追求的效果與內涵,真正達到跨域、跨界的藝術目標,是關心書藝發展的人士不斷叩問的課題。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李思賢聚焦當代的書法表演活動,例如現場揮毫等等,分析這類活動與行為藝術有何關聯,並探問書法藝術和當代藝術能夠構成什麼共同的內涵。

杜忠誥在評論河內利志比較書法術語的詮釋研究時,特別推崇河內利志地毯式的資訊蒐集,為未來的書法美學研究奠定不可忽略的基礎,也藉此向不同文化揭開書法美學的面紗。另一方面,杜忠誥認為可從創作的私密性和公開性角度來思考現場揮毫的行為,再去探討其特色和追求。

在論壇第一天的綜合座談中,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盧慧紋,以藝術史學者的角度,特別觀察到臺灣書法藝術的參與者,往往身兼創作、研究、評論、教學的多重角色,這與強調分工的西方藝術有所不同。盧慧紋也期待未來有更多女性在當代書藝發展之中擔任更重要的角色。

論壇第二天的主題演講,由韓國國立全北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金炳基擔綱。同樣關注書藝在當代世界的發展契機,金炳基從數位科技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帶入書法藝術在當代能夠扮演的角色。他指出,當書法從實用書寫轉變為藝術類別,書法的魅力也在藝術中持續綻放。當其他藝術持續回應人類對於藝術的渴望,書法也應在當代致力呼應人心的真實需求,並在這個訴求下與其他藝術領域合作,甚至跨出藝術的邊界,與其他專業共同尋找新的開創可能,從而發揚書法的人文價值。

墨作、墨象、『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開館國際論壇第二日。(©桃園市立美術館)

筆墨中的東西方論見

書法進入現當代藝術的領域後,東亞各國也互相學習各自的書藝成果。書法教育月刊社長蔡明讚便討論東亞現代書藝如何取捨傳統書法的筆墨傳統,同時從西方現代藝術中取徑,使書藝創作在形式上脫離古典書法的範疇,成為現代書藝的重要風格。臺灣的現代書藝除了在形式上解放之外,還呼應當代在地的議題,藉此開啟其開放又觀照當代現實的格局。

在透過書藝影響人心的追求上,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蔡耀慶則策展的角度出發,認為當代書法藝術必須脫離單一的定義,重新思考各種當代書藝共通的基礎。蔡耀慶藉由漢字文化節的展出作品,發掘漢字的美感魅力,並呼籲漢字藝術創作和策展上應更積極回應當代議題,為當代書藝拓展更開闊的可能性。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客座教授李郁周在評論中回顧「現代書藝」等名詞定義,是要打開古典「書法」的體系,使書藝創作能夠更自由、更有包容性,盡可能擴大書法藝術的價值和欣賞群眾。

除了書藝創作本身和策展之外,書藝社群也是形塑當代書藝文化的重要力量。佛光大學管理系教授李建德用問卷和訪談,分析臺灣書藝社群成員的背景與其創作的關聯。李建德指出,現代書藝創作的開放性,使其較不受職業、性別、年齡、專業美術訓練的限制。而現代書藝創作仍以筆、墨、紙來描繪線條、文字為主,說明其仍保有書法創作的基本特質。

自20世紀後,書法發展不僅有東方與西方的對立,各國文化內部還有傳統與現代的分野和互動。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林俊臣,從對照古典書法與現代書法的互相評論中,討論傳統與現代的意識形態對當代的共同關懷,尋求書藝持續發展之道。

華梵大學客座教授李蕭錕延續會中對書藝相關名詞的討論,指出這些定義上的討論過程值得學者加以分析和釐清,讓更多人從中理解當代書法觀念的變化。李蕭錕也指出,東亞文化中有重新詮釋、重新表述傳統文化的特色,值得在討論傳統與現代的分野時加以思考。

搭建跨越文化邊界的書藝平臺

在第二天的綜合討論中,策劃人白適銘指出,會中論辯的議題已在東亞現代化的發展中行之有年,至今仍在進行中,希望將來還能參照當前其他東亞國家不同世代的學者對於這些課題的討論,一同摸索東亞書藝文化,以及東亞各國各自的文化定位。李蕭錕也期待書藝館能擴大格局,讓世界各國的書寫文化能在書藝館進行交流。林俊臣則期許書法藝術的思維能夠運用到其他藝術、建築和設計等等領域,而書藝館可對這些論辯加以記錄和累積,供後人沉澱思考,藉以開啟臺灣藝術文化未來發展的可能。

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劉俊蘭在總結時指出,學者專家均對「當代書法藝術是什麼?」書藝相關名詞的定義及其指涉的範圍,以及傳統與現當代實驗的互動有熱烈的討論,共同探究臺灣書藝發展的願景,這也將成為書藝館未來在展覽和研究中持續辯證的課題。書藝館期待能作為一個平臺,與專家學者一同努力前進,讓演繹和思辨不斷在策展和各種活動中進行,進而持續推動書法藝術未來的多元發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 3篇 )

橫山書法藝術館以奠基書法研究與教育、形塑在地藝文特色、促進國際書藝交流為目標,期能讓書法藝術在桃園、在臺灣深化,進而綻放其饒富文化識別性的藝術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