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家張乾琦獲得第28屆東元獎人文獎,東元獎由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所設立,旨在表彰在科技領域卓有貢獻之專家學者,迄今已有28年歷史。自第六屆起增設人文類獎項,歷屆得獎者有阮義忠、查馬克.法拉屋樂、吳興國、金士傑等人。為了此次獲獎,張乾琦特別從奧地利返臺,在歷經長達三周的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後,並受典藏雜誌社之邀,於11月21日在典藏咖啡長安店舉行專題座談「《再見,鍊,再見》張乾琦攝影藝術&鼎談會」。同時邀請藝術家姚瑞中擔任主持人,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志明、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林宏璋與獨立策展人暨立方計劃空間總監鄭慧華擔任與談人,一同討論張乾琦創作的美學內涵。
講座開場由張乾琦講述自身的創作歷程,並談及作品、出版品與展覽的生產。對他而言,攝影書就像物件,從封面到封底都非常重要,他以攝影書《鍊》為例,《鍊》是在經過反覆多次編排,嘗試各種可能性後才完成最終的樣態。此外,張乾琦認為在展覽中作品必須能與空間產生對話,因此關於影像的尺寸、懸掛的位置、高度,如何讓觀者產生些微的不舒適感。每一個細節的掌握都關乎著作品的呈現。
接著張乾琦陸續分享了「囍」、「唐人街」、「脫北者」等系列作品的拍攝過程,他居住在唐人街與非法移民建立關係;在越南見證了臺越跨國婚姻機制如何極度物化女性,也跟隨著脫北者從北韓一路橫跨中國最終逃至泰國,近年來敘利亞難民、緬甸、香港等等社會及政治事件也都成為他鏡頭下的焦點。張乾琦也將攝影書《Jet Lag》與錄像作品《在路上》對照,紀錄著張乾琦多年來於世界各地移動的過程,其中《在路上》由世界各地母親所唱的搖籃曲組成,作為送個小孩的禮物。近兩年則因為疫情的影響,張乾琦欣喜於與小孩的相處時間增加,家庭與親密的情感關係,無疑成為了張乾琦重要的關注核心。
談到影像生產的形式,張乾琦坦言他仍十分懷念拍底片的日子,一臺相機一個鏡頭,一個人面對一個世界,整個過程相當的迷人。在數位影像的時代,照片以很快的速度被拍攝,很快地上傳、被消費,但也很快地消失、很快地被遺忘。然而他認為從攝影到洗照片當下,整個創作過程會再經過一次次的反芻、消化。對於影像的感受也會產生變化,因而能更好地去感受拍到好照片是什麼感覺?
與談人林志明教授從移動、移民、家庭三大面向分析張乾琦的作品,在此框架下,他討論了張乾琦攝影中的敘事,以及如何以物件的對照,營造獨特的視覺秩序。林志明認為張乾琦近年來的創作題材如敘利亞、緬甸、香港等地的政治問題,如同視覺論文(visual essay)般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世界走向更為極端,充滿著藥物、戰爭、暴力等等,而攝影者自願或非自願地涉入其中,以影像語言闡明自身觀點。
策展人鄭慧華則分享了兩次與張乾琦合作的經驗,分別是2012年於立方脫北者立方計劃空間的個展「脫北者」及2018年的「非戰之戰」。鄭慧華認為張乾琦對於展覽的構想非常全面,影像與聲音裝置的設置使展覽敘事相當完整。聲音對張乾琦而言很重要,它不是影像的補充,各自獨立,例如錄像《逃離北韓》主要以靜態攝影構成影像敘事,卻可以在聲音處理上看見許多細節。鄭慧華從張乾琦的作品中看見了時間與生命,影像本身具有深刻的撞擊,透過影像、聲音與空間的處理,在展場中隱隱呈現北韓的極權機制下的幽微的壓力與緊張感。
林宏璋教授以紀實攝影家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在紐約下東城拍攝的影像與張乾琦的系列作品「唐人街」對照,認為兩者的拍攝地點、對象、主題相近,皆是針對社會邊緣客體的處境。但相較於里斯以全知者、客觀的角度拍攝,區分明確的我與他者。張乾琦貼近被拍攝者,與他們保持親近的關係,作品中變動、游移的視角,顯示出自身拍攝者的位置,其中的邊緣性與拍攝對象的生命軌跡高度疊合,可見面對邊緣、流亡影像,拍攝主體與對象的狀態相互固著,是一種自我反觀式的攝影。
在最後的對談環節,觀眾的反饋十分熱絡,談到是否曾經歷無法按下快門的時刻,張乾琦直言:太多了!但最重要的是,對於影像機器操作必須有深厚的基本功,將每一個動作都嵌入肌肉記憶。攝影作為語言,怎麼使用到極緻,相當困難,是一輩子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