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1218
785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地景說話專題】朝向一種幽冥地理/誌:視像中的「地理幻見」與「異色魅景」初論
晚近的台灣當代藝術領域,逐漸興起一種臨場踏查與行動的意識,使特定的地點、位址、現場(site),不僅成為藝術行動與計畫的...
國際圖文盛事實體展會恢復,台灣圖文創作者親身重返安古蘭與波隆那
全球疫情逐漸緩和,國際展會陸續宣布恢復實體辦理,文策院今年前往指標型市場展會,參與媒合交易等商務活動,包含第49屆法國安...
最後的情人節:我一直在想為何這個展那麼讚
莊約翰的作品既不是一種社會奇觀,也不是社會議題的反思。「最後的情人節」並不真正邀請大家去理解這個現象。論述更像是一個參考...
華麗魔法屋:故宮的洛可可珍藏
「華麗魔法屋─故宮的洛可可珍藏」時空彷彿穿越到18世紀的歐洲,那個被稱為「洛可可」的時代。透過沉浸式的展覽規劃,讓觀者身...
藝術的社會參與 VS. 延宕滿足的健身慾望
社會參與不見得需要藝術的介入,當創作者真有機會介入,其必要性又為何?在展演框架的保護下,創作者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然而面...
北美館典藏品化身山水花器:WU garden聯名姚瑞中推出獨家「世外塵.花器」
臺北市立美術館邀請新銳設計品牌「無園藝WU garden」合作設計花器,汲取館藏藝術家姚瑞中的作品其中元素,設計出一款輕...
【蕭文杰專欄】千萬毋通剩一張嘴:回應文化部「文資辨別SOP:停、看、聽」
網紅的淨山活動,會將所謂的歷史遺跡當垃圾清除,是對山林歷史教育的無知,而台灣長期以來校園不重視「文資教育」。但台灣的文資...
【地景說話專題】噪點:關於社群媒體的數位風景碎片
風景一路從真實擴展到虛擬,而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風景被廣泛傳播,有著各式不同的支線發展。這些碎片不光是真實景觀的再現,...
【高千惠專欄】地景說話6:蠕─掠食者胃裡的景窗
以「在地方物」作為藝術視覺建構材料,以及作為「在地性」的人文地理再現之途徑,在當代已被視為形塑地方景觀的一種方法。針對物...
烏俄戰爭持續,英美藝術館舍如何處理俄國資金的贊助?
隨著俄國侵入烏克蘭局勢持續升溫,英美等地大量接受俄國資助的藝文館舍,均面臨需要表態對俄制裁的立場。
文章導覽
1
...
37
38
39
40
41
...
79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