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1218

785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南方觀點,回望在地:國美館「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年以台灣藝術史主軸的展覽,邀請藝術史學者賴明珠為策展人,推出「島嶼溯遊─『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重現...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十:黃聲遠
黃聲遠以自然與人文的環境思考,超越建築專業的侷限性,縫合社區生活與環境地景,將公共性延伸、擴展、連結成友善的流動網絡,體...
武裝衝突下的文化資產保護
二戰對古蹟、文物的衝擊,正面催生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締訂《關於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的1954年公約》,任何締約國...
當政界「第一文膽」做國藝會副執行長,臂距原則不復存?林曼麗:請給他時間做看看再來驗證
舊曆年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召開的董事會花了不少時間討論一件人事案,人選為甫來自總統府文稿小組組長、深受器重的李拓梓,而...
【高森信男專欄】拉美藝術史伏流:新巴西及其現代主義藝術
不同於歐陸諸國於19世紀末隨著寫實主義出現,開始出現各式民族風格的表現。拉美國家於藝術層面上的國族認同表現,往往是在20...
【地景說話專題】身體與記憶的重製:台灣與印尼當代影像中的地景
印尼與台灣不僅是近年的南向政策推動兩國藝術合製與交流,早在殖民史、移民史與文化流動的過程中,就已有許多蛛絲馬跡在攝影、電...
2021拍賣近現代書畫,張大千橫掃千軍,囊括億元三甲
2021年近現代書畫可謂張大千之年。張大千包攬億元前三甲,高價榜中霸踞七件,壓倒群雄,抽象潑彩、傳統仿古兼具,尤以潑彩巨...
戰爭情勢影響博物館文物安危,國內如何因應?立院質詢故宮戰時應變及南院停電後續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戰事,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博物館文物也岌岌可危。台灣博物館是否亦有針對可能的戰爭危機有因應對策?多位立法委...
一個社會的「病史」:米哈伊洛夫鏡頭下的烏克蘭變遷
生於蘇聯時期的烏克蘭攝影師鮑里斯・米哈伊洛夫用他冷靜的、近乎冷酷的鏡頭,拍下這個國家裡最不足為道的人民、物件和地點,也拍...
蒙藏文化館展出台灣、蒙古、哈薩克當代藝術,呈現中亞現代社會多樣議題
由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主辦「複景生活:當代藝術視角中的蒙古及中亞」特展,此展也是亞洲藝術雙年展「未至之城」的衛星展,邀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