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說話專題】朝向一種幽冥地理/誌:視像中的「地理幻見」與「異色魅景」初論 Toward the Nether- Geography/Chorography: The Visual Image View of “Blindsight Geographic” and “Heterochromatic Landscape” 晚近的台灣當代藝術領域,逐漸興起一種臨場踏查與行動的意識,使特定的地點、位址、現場(site),不僅成為藝術行動與計畫的一部分,也成為審視創作實踐與方法的框架。 梁廷毓 2022.03.14 您已經是會員?登入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加入會員 Tags 原住民 地景 地景說話 地理誌 幽靈 影像 斷頭河計畫 景觀 靈異 鬼瞳 梁廷毓( 1篇 )追蹤作者梁廷毓(Liang, Ting-Yu, 1994-),第六、七、八屆鴻梅新人獎─藝術評論組得獎者。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碩士,現就讀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專職藝術創作。創作主要結合地方調查、研究,以計畫性的藝術行動、複合媒體,關注鬼魂的概念如何涉及地理、歷史、記憶與族群關係等議題,並以動態影像集、死亡考察、鬼魂接觸、製圖、書寫的方式,進行現階段的藝術計畫。創作研究則以研討會、工作坊、文論的形式發表於文化研究、歷史學、人類學等相關領域之學刊與討論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