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1218

785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如何關心社會而不失美學層次: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精選
在當代藝術關心社會議題的潮流中,一個經典觀點是只要藝術家能改變社會,或最少將社會問題帶到公眾眼前,那她/他的作品是不是藝...
【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2022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黑人女性藝術家分別贏得最佳國家館、最佳藝術家獎
威尼斯雙年展於當地時間4月23日舉辦金獅獎頒獎典禮,公布了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最佳藝術家獎等。獲最佳國家館獎的是英國館,...
未完的秘密,圖稿現真章:華岡博物館「六十週年校慶─溥家圖稿」
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華岡博物館首次舉辦專題特展「六十週年校慶─溥家圖稿」,其規模可觀,珍稀可貴。本次展覽是以溥...
兩代台港人政治離散下的書寫與攝影:邱永漢的《香港》與高仲明、蔡慧敏的「後時代革命」
2022年4月,從香港轉而定居台灣的高仲明,在台北學藝埕發表了最新個展「後時代革命」,本次的影像相較於《港傷》中刻意呈現...
【臺漫現場專欄】爸、媽,我要當偶像!臺灣動漫地下偶像的環境現況與問題
電傳時代的來臨、與廣播電視的普及,造就流行文化的興起,歌手或演員透過媒體傳播渲染,有了「偶像」一詞的出現。「動漫地下偶像...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11:廖偉立
廖偉立的建築美學,源自現代主義的信仰傳統。建築的「勢」與「韻」,決定了建築語言的風格,關注點尤其在於形體美學與環境關係的...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2022策展徵件開跑,至5月20日止
為鼓勵策劃具藝術性、創造性及互動體驗性之兒童藝術教育展,並培育專業策展及藝術教育人才,開啟多元且富教育功能的展覽面向,以...
【高森信男專欄】幻の首都圈:從華盛頓特區至中正紀念堂,論「華國」建築中的英美基因
散布於台灣各處的戰後中華式樣現代建築,其實更像是未竟的南京首都建設計劃的延展。這些用鋼筋水泥砌成的假斗拱和假裝飾,是已逝...
生日快樂!金牛皇帝康熙爺
4月18日(農曆3月18日)是康熙皇帝368歲誕辰!金牛座的人,態度平和,容易相處,是厲害的社交高手,但是金牛座的皇帝,...
【中國獨立藝文媒體訪談】「一些我們未曾控制的化學反應」:和孟堯談《畫刊》雜誌及「封面計畫」
《江蘇畫刊》(現為《畫刊》)的歷史化身份使人們會不由自主地在藝術媒介的簡史裡展開追問。「封面計畫」是《畫刊》雜誌時逢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