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臺漫現場專欄】爸、媽,我要當偶像!臺灣動漫地下偶像的環境現況與問題

【臺漫現場專欄】爸、媽,我要當偶像!臺灣動漫地下偶像的環境現況與問題

電傳時代的來臨、與廣播電視的普及,造就流行文化的興起,歌手或演員透過媒體傳播渲染,有了「偶像」一詞的出現。「動漫地下偶像」從動漫文化誕生,但不限於動漫的舞台。本文以自媒體時代「偶像文化」為主軸,進行臺灣動漫地下偶像現況之探討,並思考動漫偶像目前面臨的困境,與未來如何發展。
電傳時代的來臨、與廣播電視的普及,造就流行文化的興起,歌手或演員透過媒體傳播渲染,有了「偶像」一詞的出現。不同於宗教的偶像崇拜,流行文化的「偶像」與資本工業息息相關。偶像跟隨著大眾傳播的特性,成為至今資本經濟運轉的核心。 「偶像」發展的起源有眾多說法,其中從心理學的觀點,佛洛依德學派的心理學家E. Erikson提出「自我認同」,是人們產生偶像型崇拜的原因之一。而Urie Bronfenbr...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羅禾淋( 9篇 )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與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所博士。長期研究網路文化與數位科技,對應日常生活、環境、城市等議題。在漫畫跨領域策展方面,開創「漫畫裝置文件」展出的方式,策展經歷包括:《GAME‧NOT OVER‧YET電玩藝術特展》、《當漫畫介入社會》、《滲透次元壁 – 臺日漫畫美學當代藝術特展》等。當代藝術議題方面,以寶藏巖的駐村經驗出發,長期觀察城市與邊陲之間的關係,策展有《日常壞軌》、《都市馬赫帶》、《鄉愁製造機》等。2012被選為臺灣畫廊協會畫廊周年度策展人、2013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年度策展人、2015與2016大內藝術特區藝術節年度策展人、2017新樂園藝術空間20周年策展人、2018年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策展人。目前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專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