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施登騰專欄】我們需要一個數位典藏的敘事論述

【施登騰專欄】我們需要一個數位典藏的敘事論述

葛羅伊斯的數位圖像檔案的反傳統主義論,確實為能博物館的數位典藏/資料庫/數位化物件/無限再生/多元作者身分找到支持論點。王柏偉提出「知識轉向式的美學價值」、Pepi提醒「博物館多元收藏的歷史功能」、我則構思「展示形式鏈結使用者的搜尋認識論」。以此結構來看,三篇文章的論點個別解決了數位圖像(王文)、博物館價值(Pepi文)、數位服務設計(施文)等面向,且凸顯出一個有可能但猶待整合的數位典藏之機構性議題。
本篇原想處理台灣新媒體展在數位技術與互動展示設計方面,所透顯出的「加拉巴哥式」(註1)在地適化的產業樣態,因為參與跟觀察愈深,就愈能察覺到在發展過程中的妥協與調整。但下篇就將是這個快閃六篇之專欄的末篇,其實適合用大論述議題標記個「暫別點」,所以既該有些餘裕再豐厚其架構與內容,就先暫擱吧。趕緊在主編催稿下,改寫就這篇。於是在越過死亡線近兩週後,包括錯過幾次靈感思維於人在高鐵站與機場時常有的高強度腦動...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施登騰( 7篇 )

一位大學教員,同步寫數位轉譯論述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於個人專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