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Take Heed and Let No Dust Collect Upon It: Taiwan's Lost Art Treasures Hidden in Everyday Life

如何在展覽熱潮的餘溫中,「臺灣美術的再發現」不再只是蒐羅遺珠之憾,而是更積極的進行調查整理,使臺灣藝術史能在更堅實的基礎上深入發展,文化部高唱的「重建臺灣藝術史」才不會淪為一句空話。

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在最後幾天,不畏寒流低溫與下雨的氣候,蜂擁參觀的人潮及排隊的長龍,不僅喚起更多人對臺灣藝術史的興趣,透過這次的展出,也在社會上激起陣陣漣漪。

誠如中央研究院兼任研究員顏娟英所言,除卻美術館館藏,臺灣美術中有大量的作品,仍散落在全臺各處。但這些散落各地的作品,不僅在藝術家家屬與私人藏家之手,更有許多其實散布在許多學校跟地方機關之中。這些作品名義上雖屬公家單位所有,但缺乏紀錄與整理,亦成為臺灣藝術史研究上的「黑洞」。像是「不朽的青春」中所展出的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品,在此之前甚少被研究者所注意,因而成為另類的「再發現」。

但臺灣博物館的藏品,尚且有相對穩定的保存環境與造冊紀錄,其他散落在各個單位的美術作品,在人事異動與缺乏相關文獻記載的情況下,如果足夠幸運,還能在有心人的妥善保存而重新為人所知,但多數時候,便從此湮沒在歲月當中,下落不明。

前輩畫家作品令人驚艷

在相關學者的帶領下,延續北師美術館引出的藝術熱情,我們得以首度直擊這些珍貴作品「再發現」的瞬間。我們首先到達北部縣市一處歷史悠久的教育場所當中,在當地議員的聯繫下,得知該處有著名前輩畫家少見的油畫作品。前輩畫家在就讀臺北師範學校期間,跟隨石川欽一郎學習繪畫,擅長以水彩描繪臺灣城鄉的在地風光。然而,該教育場所保存的作品,卻是少見的大幅人物群像畫作,令團隊非常驚艷。

作品局部。(本刊資料室)

該作品描繪一位西方面孔的男子,身旁環繞許多小孩。根據僅有的出版資料得知,畫中人物是18世紀瑞士著名的教育家約翰.亨利.裴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在西方教育界有「平民教育之父」美稱。該畫模仿19世紀瑞士畫家柯納.葛羅伯(Konrad Grob)的作品《裴斯塔洛齊在史坦斯》。雖然前輩畫家的筆觸較為簡單,但主角裴斯塔洛齊的面部描寫相對細膩,凸顯整張畫面的主題。

作品修復缺乏經費支應

該畫長期懸掛在建築物中,但據負責人所說,畫作過去曾一度送給員工,後又索回,因而畫面上有破損刮傷的痕跡;又因為長期懸掛,沒有專業溫濕度調控,導致畫面有些許發霉跡象,雖然不至於有立即的危機,但仍需要妥善的修復與重裱。

由於建築老舊,改建在即,前輩畫家作品後續保存將變得相當迫切。由於畫作已有破損,若能趁此機會進行修復工作,顯然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但因為機構經費有限,勢必難以支應修復的費用,如何在經濟面得到妥善處理,也是一大關鍵。

然而即使有相應的經費修復作品,作品去向也是將來需面臨的重要課題。這件作品顯然是針對教育場所所繪製,根據提供的資料顯示,因為前任負責人跟畫家私交甚篤,特別請他繪製,因此畫中的主題顯得極為獨特,與所在的場域有極為密切的關連。這就類似於陳進於1960年代接受如學法師委託,為臺北法光寺繪製10幅的《釋迦行誼圖》,除了畫作本身的藝術性外,作品主題與所藏地所彰顯的獨特意義,也是我們在理解作品時重要考量。

百年老校所藏作品局部。(本刊資料室)

百年老校中的珍貴寶藏

我們又造訪市區內的百年老校,繼續探訪不為人知的珍貴作品。百年老校除了有前輩畫家的作品以外,甚至保留有前輩畫家的老師畫作,令人驚豔!此前這些作品從未在公開場合曝光過,只是一直靜靜地懸掛在校內某處。作品雖然因為長期懸掛在開放環境,不免有些老化蒙灰,但整體狀態尚稱良好,有這樣珍貴的作品完整留存在校內,大家均感到相當興奮。

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對所屬單位有著無法取代的重要價值,其背後所蘊含的台灣地方歷史脈絡,亦成為補充臺灣藝術史對於藝術家移動、人際交往等情況的重要資料。遺憾的是,這些資料迄今為止並沒有得到釐清,雖然地方政府對作品進行了普查與造冊,但作品本身的來歷與所屬學校的連結,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解明。

建全臺灣藝術史,仍待完整調查

過去臺灣藝術的重要性不為人所知,許多戰前留下來的珍貴作品,常常在繼任者不知其價值的情況下遭到遺忘,甚至不知所蹤。隨著臺灣美術史的建立,大家雖然開始意識到這些作品的重要性,但全面性的調查與相關的修復規劃,卻仍然付之闕如,遑論後續的研究、展示等更積極的學術探討。

即使如今藝術圈將臺灣藝術史的成立當成理所當然,但實情是,連現在臺灣各地的學校當中所留存前輩藝術家的作品,我們仍然缺乏完整詳細的紀錄,作品由來、畫作年代、對學校的意義,往往因政權更迭或人事異動後就難以追索,時間日久,又更為漫漶難尋。當我們「發現」學校裡留存的作品而不斷驚呼時,映射出的是公家機關過往的疏忽與憊懶,致使臺灣的歷史與文化,只能依靠少數人不斷奔走呼籲,才能勉強留下吉光片羽。如何在展覽熱潮的餘溫中,「臺灣美術的再發現」不再只是蒐羅遺珠之憾,而是更積極的進行調查整理,使臺灣藝術史能在更堅實的基礎上深入發展,文化部高唱的「重建臺灣藝術史」才不會淪為一句空話。

李孟學(Li Meng-Hsueh)( 95篇 )

嘉義市立美術館專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