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複視型史觀︰注視「亞洲.策展/史II」系列講座策畫人呂佩怡的未竟空缺論

複視型史觀︰注視「亞洲.策展/史II」系列講座策畫人呂佩怡的未竟空缺論

繼去年10月份連續四場的「亞洲.策展/史」系列講座後,事隔半年,學術策畫人呂佩怡繼續和春之文化基金會及台北當代…
繼去年10月份連續四場的「亞洲.策展/史」系列講座後,事隔半年,學術策畫人呂佩怡繼續和春之文化基金會及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即將在5月下旬至盛暑之間,於「春之當代夜」論壇啟動了同樣主題的「亞洲.策展/史II」系列講座,「II」的字樣顧名思義是「第二集」,這在一般論壇活動設計少見,但在春之當代夜則屬於其鮮明的特色,除了關注當代藝術知識含量,也持續針對藝術史、策展、藝術生產、影像史、檔案機制等重要議題,呈現連續性的焦點式討論。
在半年前的「亞洲.策展/史」第一季的策劃主軸裡,呂佩怡跳出原先對「台灣策展史」檔案研究,擴大到台灣在地緣關係上毗鄰的東亞地區,試著再以亞洲作為方法,從近年東亞的策展情境展開有層次的梳理和議題討論,分別邀請了新加坡美術館的辛友仁、中國策展人劉鼎、香港Para Site總監康喆明(Cosmin Costinas)與英國展覽史研究者露西.史迪茲(Lucy Steeds)進行演說發表與對話;第二個重點則是將展覽史放置在平行於藝術史的討論位階,從而,關於展覽史觀或累積而成的展覽史脈,不再是附屬於藝術史之下,兩者之間也可互為表裡或因果,進而排除了藝術史學家本位或是策展研究者本位而出的「本位之爭」。於是除了在中文標題上使用了「策展/史」這樣的符號,標記出兩者的平等關係,另外英文主標的「Curating History / Histories of Curating」也持續作為「第二集」的論壇軸線,於策展望向史觀,交織出策展行動對歷史的切入,而就「Histories of Curating」則是策展史反身式的書寫研究,產生多重觀點且為複數的當代藝術史觀。
複視型史觀︰注視「亞洲.策展/史II」系列講座策畫人呂佩怡的未竟空缺論
「亞洲.策展/史II」同樣地維繫了上述兩大主軸,同時透過東亞區域的展覽史脈動,進而洞悉複數的策展史如何成為當代的公共文化史,擴大那些過往常被狹義化因而僅僅「為展覽服務」的策展史觀,重新放大藝術在社會實踐的交流構造和群我關係。此外,除了接續複數史觀的概念,這次系列的另一個重點,則是「機構/機制」,於是安排的本地與談人均和講者的身分或主題有極高的對稱性,例如:第一場講者為日本森美術館(Mori Museum)首席策展人片岡真實(Mami Kataoka),回應人即為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第二場講題是關注台灣20年來的書寫視角和展示策略,由具藝術史學者、策展人和作家身分的麥書菲(Sophie McIntyre)擔任講者,回應人則是資深藝評人高千惠;第三場的主題由牛津大學拉斯金美術學院(Ruskin School of Art, University of Oxford)主任安東尼.加德納(Anthony Gardner),演說主題為「向南方學習?雙年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回應人也是在去年曾於高美館策劃「南方:問與聽的藝術」的資深雙年展策展人徐文瑞;第四場主講人則由過去在歐美相當活躍的策展人烏特.梅塔.鮑爾(Ute Meta Bauer)主講,由於她現任於新加坡當代藝術中心擔任創館館長,因此議題的「東南亞當代藝術的策展空間」之回應人則找了新生代研究型策展人高森信男,他過去長期主理奧賽德工廠,蹲點東南亞多年遠高於許多後來才南向的研究者,這場對話也深受呂佩怡的期待。
由於「亞洲.策展/史II」的邀請講者分量較前次升高不少,若另外再包括初步已敲定、但日程尚未定的第五場講者侯瀚如,也與「第一集」的規格和預算都大幅提高,因此,呂佩怡在「第二集」的論壇設計,引入了台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學程的合作,又由於學院的學程拉進來合辦,學程的交流討論得以從學院(北教大學程)/外學院(春之當代夜)對話,這麼一來,「機構的合辦」某個程度上也回應了此座談系列所聚焦的「機構/機制」對話。
片岡真實(Mami Kataoka)為「日本當代藝術策展史與藝術機構發展歷程」之主講人。(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除了第一場講者為台灣藝術界相對熟悉的日本策展人片岡真實,第二場主講人則更是台灣當代藝術領域裡,創作者熟悉但觀眾陌生的「熟悉陌生人」,說到這位澳洲籍的台灣當代藝術研究者麥書菲,她前前後後已在台灣藝壇有著超過20年的研究、訪察和策展等深度蹲點互動,早在1999年台灣藝術界對策展概念還相當模糊的時候,她便策劃了「面對面:台灣當代藝術」(Face to Face: Contemporary Art from Taiwan),與陳界仁、陳慧嶠、陳順築、黃致陽、林純如、陶亞倫、王俊傑和姚瑞中等當年都還是30多歲的青年藝術家,在澳洲黃金海岸市立美術館(Gold Coast City Art Gallery)與台北市立美術館進行兩地的交流展。除此之外,在2006年策劃的「島:紐西蘭、新加坡與台灣當代藝術」(Islanded: Contemporary Art from New Zealand, Singapore and Taiwan)在威靈頓、新加坡和台北三地交流展出;2015年則是策劃「墨變: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當代藝術」(Ink Remix: Contemporary art from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在澳洲坎培拉美術館(Canberra Museum & Gallery)展出,展現她長期注視台灣或華人藝術當代創作的關懷。
麥書菲(Sophie McIntyre)「藝術語境的文化轉譯:從國際視角書寫與展示臺灣藝術的可能」之主講人。(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除了這次在「亞洲.策展/史II」擔任講者,今年她關於台灣藝術生態寫作的新書《想像台灣:藝術在台灣追尋自我認同扮演的角色》(Imagining Taiwan: the role of art in Taiwan’s quest for identity)也將在隔日(6月9日)於北師美術館發表。
相較於許多「先研究,後策展」有著田調考證到展演實作的策展人,同樣也從事策展的呂佩怡,卻對她的研究路線和策展路線有著明顯的區隔,她對策展史的挖掘不為她的策展所用,她的策展動能也和策展史的研究軸心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距離。然而,在這一年「亞洲.策展/史」的論壇式研究,她採取的「多重史觀視角,展覽史與藝術史並行不悖」的概念,為她的田野方向,鋪陳出不小的開拓空間。
呂佩怡認為,現有展覽史的價值,是在既有的研究裡「視展覽為重述歷史之方案為大宗,在這路徑之中,藝術史作為最主要概念,而只將展覽視作藝術史『書寫的方法』,展覽和展覽之中的作品,則是用來作為『藝術史內容』。」同時,美術館主辦的專題研究展、典藏展等也是同樣路徑的展覽翻版。也基於如此,在研究台灣策展史的檔案爬梳之後,如何將文字書寫外的擴充和多重展現,就是她的關懷核心。
安東尼.加德納(Anthony Gardner)為「向南方學習?雙年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主講人。(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將展覽視為機制批判的可能,可以從展覽機制之權力結構/知識面向著手的研究,再另外加入博物館學、視覺文化、藝術評論、政治經濟社會等的學科,過去我的研究設計裡可以隱約看見這樣的路徑。然而,即使如此,(在機制批判已成為不少策展概念的同時)關於展覽史的論述,目前仍多半是以整理為主要內容,較少見到具有顛覆性或開創性的觀點提出。至於『視展覽為反映全球概念下,作為區域文化公共歷史的觀點』則更是少見,目前關於展覽歷史或研究的書寫,多數僅止於台灣島內之史料,少有亞洲區域之間的比較研究,也鮮見在方法論上的自覺與突破性的嘗試。」呂佩怡補充。
至於,接續她三年前出版的研究計畫《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後的反思,她意識到,台灣在1990年代中後期一度曾經有試著從「亞洲角度」切入討論關於台灣的位置,也先後生產了以亞洲為範疇的相關展覽,其實還頗具「全球藝術的架式」,她舉例:1997年「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是以亞洲為對話策略,1998年台北雙年展「欲望場域」是第一屆國際化的雙年展,以東北亞四國為範疇,聚焦探討急速變化的城市之與藝術之發展;經歷五年跨國研究的成果,也產生了「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這樣的展覽(2000,北美館);藝術史學者蔣伯欣也曾於2000年所倡議:「我們需要一種策展史的歸納,將當代藝術史上各個重要的策展案例,整理成類似企業管理教學上的個案研究。……需要對亞洲鄰近各國的比較藝術研究,不僅是近現代的藝術發展,也包括亞洲的當代藝術。」 呂佩怡感嘆「蔣伯欣在18年前的這個倡議,至今仍未實現。」她也質疑「過了西元2000年後,大型展覽呈現爆發式的增加,當代藝術的風氣和生態也日具規模,但我非常疑惑的是,為何過了十多年,台灣當代藝術的『亞洲方法』為何空缺那麼長的時間,現在仍宛若重新起步?這麼多年來,這些『亞洲』都去了哪裡?」
烏特.梅塔.鮑爾(Ute Meta Bauer)為「東南亞當代藝術的策展空間」的主講人。(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於是「亞洲.策展/史」系列講座,從去年到今年,正是她積極反思,如何在長期依賴歐美中心主義的做法,重新以亞洲作為出發點,並反身式審視自我定位和鄰近周邊東亞區域的關係,進而在交流和觀點分享之後付諸實踐。呂佩怡認為,除了空缺的亞洲方法,也包含了展覽史主體的空缺,因此,她近兩年所關注的兩個路線「Curating History」和「Histories of Curating」顯得十分的迫切需要被重新整理書寫。
「複視」(Double Vision)是一種雙眼視覺的視功能障礙,它說明了人類想看清楚並聚焦在單一視覺重心的需求,但我們真的相信有唯一一套的歷史嗎?那藝術史,台灣的藝術史或與亞洲藝術對話的藝術史呢?我們能否拋棄單一史觀的限制,讓展覽史別具生命長出它和藝術史不同的視角與對話呢?
2018年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亞洲.策展/史II」。(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關於「亞洲.策展/史II」系列講座
時間|5/25、6/8、6/22、6/29(週五,19:00-21:00)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策畫|呂佩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
5/25 |日本當代藝術策展史與藝術機構發展歷程
主講人|片岡真實(Mami Kataoka,日本森美術館首席策展人)
回應人|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6/8|藝術語境的文化轉譯:從國際視角書寫與展示臺灣藝術的可能
主講人|麥書菲(Sophie McIntyre,藝術史學者、策展人、作家)
回應人|高千惠(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客座教授)
6/22|向南方學習?雙年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主講人|安東尼.加德納(Anthony Gardner,英國牛津大學拉斯金美術學院主任)
回應人|徐文瑞(獨立策展人)
6/29|東南亞當代藝術的策展空間
主講人|烏特.梅塔.鮑爾(Ute Meta Baue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創館館長)
回應人|高森信男(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研究組策展人)
吳牧青( 111篇 )

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