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文心之所藝」的評論創作主體: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如何擴展當代藝術評論的定義?

「文心之所藝」的評論創作主體: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如何擴展當代藝術評論的定義?

Subjectivity and Art Critique: How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s “Visual Arts Criticism Project” is Exp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Criticism

經過三屆的累積,究竟國藝會「現象書寫」如何回應視覺藝術生態所需,乃至於擴展當代藝術評論的定義?四位獲補助評論人的背景、關注與方法各異,恰從技術史與自身跨學科知識體系,以及評論主體與關係的再議等層面,示範了「現象書寫」補助策略下多元化的書寫方式,如何對藝術評論乃至創作趨勢進行呼應、重省乃至引領。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自2018年起開辦「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簡稱「現象書寫」)補助至今,即將邁入第四個年頭。有別於國藝會如「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等其他類別之書寫補助計畫,或由民間其他基金會贊助的藝術評論獎項,「現象書寫」鼓勵專題企畫導向的藝評書寫,促進評論人與編輯工作者、館舍、藝文空間、民間團體及網路平台等組織機構間的質化合作交流,而非僅限對個別展覽與作品的即時評析,可說是更加肯認了藝術評論的「創作」主體與能動性。

經過三屆的累積,究竟「現象書寫」如何回應視覺藝術生態所需,乃至於擴展當代藝術評論的定義?在2021年補助受理申請前,國藝會特別於上週六(17)在贊助該專案的文心藝術基金會所開設的「文心藝所」,舉辦一場名為「文心之所藝—從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談起」的微型論壇,邀請陳定良、印卡、陳寬育與張紋瑄四位歷屆獲補助者進行成果報告,並由蔣伯欣、游崴——兩位參與專案評選的資深藝評人——回應對話。四位評論人的背景、關注與方法各異,恰示範了「現象書寫」補助策略下多元化的書寫方式,如何對藝術評論乃至創作趨勢進行呼應、重省乃至引領。

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四位獲補助者——(由左至右)張紋瑄、陳定良、印卡、陳寬育——背景、關注與方法各異,恰示範了「現象書寫」補助策略下多元化的書寫方式,如何對藝術評論趨勢進行呼應、重省乃至引領。(國藝會提供)

技術史與跨學科知識體系

首先登場的陳定良與印卡不約而同地面向技術史,並將自身跨學科的知識背景養成,結合至藝術評論書寫中,開闢出自身獨有的研究取徑。陳定良的「從衛星到電纜:跨太平洋資訊學的量體政治」,(註1)乍看標題與前言或許讓人疑惑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不過,他首先即以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菲律賓國家館的《島嶼氣候》Island Weather,2019)闡釋之。透過對馬尼拉天文台建築形式的延續,聚焦東南亞氣象學發展史的該作,除了回顧馬尼拉天文台所隱含的技術與殖民關係外,也重返先於殖民統治存在於菲律賓的氣候觀測技術,如何「雜揉不同領域的知識所形成的世界觀。」

開場此一案例所昭示的,是不同技術與資訊處理系統間,於殖民地的相互競逐,除了清楚地引介陳定良的研究關注,或許也隱隱暗示評論人於「現象書寫」中「揉雜」自身知識體系的嘗試。他後續除論及吳其育的《發光半導體未來》與新發布的「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更廣泛涉獵臺灣、關島、菲律賓與美國等地的當代小說、詩歌、新媒體藝術及歷史檔案。陳定良在此企圖回答的,是他自碩士班時期延續思考的問題意識:在外文學門所偏重的文本分析與文化研究取徑之外,如何思考、探討技術與世界耦合而成的複雜重層構造?沿著對於技術軸線的探索,陳定良跳脫過去自身對於特定文學與紀錄片文本的研究範疇,輔以其他藝術形式表現再探太平洋殖民現代性中的群島思想與科技介入痕跡,進而藉由這般全球南方技術史研究與田野調查所提醒之,「從高空轉往更具在地脈絡的思考途徑」,提問「散落於太平洋的島嶼社會如何在帝國擴張的版圖中建立連結?在地的勞動經濟在哪些層面上支撐起全球資訊的傳遞及運算網絡?更重要的是,跨太平洋文化生產能重構何種不同於科學史敘事的藝術形式及批判觀點?」

陳定良以當代地理學與人文研究的「量體政治」為核心概念,突顯太平洋與全球資訊學之間殖民治理、軍事擴張與勞動經濟等關係,匯集扭轉大陸中心觀點的群島思想資源,也企圖在太平洋成為全球資訊戰新熱點的此刻,更具體介入科技、政治與抵抗等辯論。(國藝會提供)

印卡的「做土水——評論如何置身產業史與感官史」則示範他進行「現象書寫」的計畫模式,亦即嘗試將現象問題化,提出預設問題與藝術社群互動討論,另引入國外展覽現象觀察,綜合針對臺灣該年度相關藝術實踐與展覽進行評論書寫。這樣的步驟——如他分享主題所標示的——更旨在反身評論人的身分位置。在本次的分享中,他同樣先提出「為什麼當代藝術策展需要年表」的提問,以近年幾個大展的年表製作為例,問及「當策展團隊將冷戰史、產業變動與科技演化做為展覽的潛台詞時,他們在說什麼?」

欲回答該問題,印卡首先回探「臺灣藝術學科制度八〇年後跨域與媒介藝術興起的轉型」,重思藝術史在當代藝術的變動,如何從工業中分支而出,並於九〇年代的臺灣互動式藝術中,在藝術物與藝術過程提高藝術家主宰性。以此條件為基礎,他接續嘗試回答「策展中的年表意味什麼」,並藉由「從現代藝術到當代藝術的轉型」、「科技史對跨域思考的可能』、「歷史性制度的策展方法」等分析試圖指認。對他而言,時下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中常見將歷史視為一個過程(processus),「透過時間的作用發酵,產生真正的動力效果」,且「往往是被放在一個有目的指向的架構中看待」,而這個框架正是他認為臺灣現代藝術轉型至當代藝術的可能切分與解釋方式。

「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2020)展覽中展示的「臺灣—全球南方政經、藝文事件年表」。(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接著,印卡再問「評論人如何面對當代藝術策展背後的『歷史性制度』(regime of historicity)」,將其「轉換成為一種批判資源,成為策展人、藝術家的對話者,與勾勒出感官的邊界與限制」?他提出評論置身產業史與感官史的思考路徑,含括「展覽對於歷史性制度的描述」、「展覽中科技命題的藝術化」與「藝術始終科技畛域的重新組合意義」等方法。他強調之於產業史與感官史間的對話,其實亦為藝術創作者正在面對的問題。在當代藝術如此跨域,評論人常得面對藝術家提出的各式作品元件時,如何將其重新拉回當代藝術的場域,為新的問題尋覓新的解決方式,有賴於評論者作為陪伴者,與藝術家進行對話,見招拆招地協助藝術家在有限時間內,補足對技術物與科學史的關係的認識。

延伸閱讀|印卡,「藝術的感官複合──何謂亞洲的科技」,2018年「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印卡以「做土水──評論如何置身產業史與感官史」為題闡述新科技對社會集體感官刺激的影響。(國藝會提供)

與談人游崴認為,從陳定良與印卡的「現象書寫」計畫中,可以看到當代藝術評論的向外擴張與自我消解。尤其千禧年後新媒體藝術的崛起,科技史與「科技與社會」(Sic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簡稱「STS」)的知識生產,逐漸滲透至當代藝術領域。在當代藝術生產朝向其他領域擴張,且受技術科學與網際網路影響帶來語言轉變之際,藝術評論自然必須調度技術史乃至自身跨學科知識體系進行回應探討。游崴闡述,當科學或科技的詞彙進入當代藝術的整體描述時,重點並非在於科技本身,而更關乎科技的歷史向度研究。與此同時,也就不再若傳統藝術評論僅僅關注作品本身,而輻射囊括廣義的文化文本,導向近似比較文學式的評論書寫;誠然,評論人透過對話,協助或陪伴藝術家解決問題之餘,也在解決自身知識體系的梳理與統整。印卡補充自己過去所受的理工與STS背景訓練,在當代藝術場域中實有挪移轉換的可能,因科學與人文並非二元對立。他表示在西方的詩學傳統中,「詩」即意指「做」,有「making」之義,因此這般藝術評論的發展狀態對他而言,在所有術語之下,其實更旨在回頭理解任何藝術的創作過成。

藝評人游崴表示,陳定良與印卡兩人從技術史分析當代藝術的取徑,透露了千禧年以來新媒體藝術成為主流後帶來的藝評視域擴張。(國藝會提供)

評論主體與關係的再議

下半場發表的陳寬育接續此一討論,笑稱自己相對而言,可能是非常傳統的攝影研究者。他分享的「我從現象書寫延伸出來的寫作計畫」,主要關注攝影的評論而非攝影作品。此般「評論的評論」,其實亦不同於我們對傳統藝術評論的認識。陳寬育的研究與文本分析對象為國內外學術期刊與重要著作中以攝影為主題的評論文章,但並非借西方論述評析本地攝影生態,或單純進行文獻回顧,而是借鏡更多層次的分析視角,「來試圖引發自己看待在地的攝影發展的視角,並啟動自身面向在地的影像書寫機器,」同時「更深入思索攝影與其他藝術類型之關聯。」陳寬育自陳過去因任職雜誌社編輯,習慣的書寫方式為整理對象的訪談稿件。從報導者過渡至接受評論書寫的挑戰,他自己目前暫時傾向逃避對藝術評論的定義,更意在強化藝術評論中各面向的實踐,比如本次「現象書寫」計畫即旨於將文獻分析完成得更為透徹。

陳寬育以「我從現象書寫延伸出來的寫作計畫」說明其爬梳攝影評論寫作的個人經驗。(國藝會提供)

陳寬育雖如此謙稱,但我們可以看到他在本計畫中,提出含括戰爭攝影、街頭攝影、紀實攝影、動物攝影、廢墟攝影、Instagram網路影像文化等十餘個主題,實也嘗試包山包海地使用或延伸各學科之分析方法,比如媒介、博物、交通、冷戰、風景、全球南方、後人類、新媒體及數位檔案等等,展現藝術評論跳脫既有的作品或展覽評析後,之於單一創作媒介的潛在論述能量;與談人蔣伯欣亦觀察,陳寬育的各篇文章中,常留有開放式的結尾,宛若劃下一留待後續思考的逗點。這或許不是過去藝評書寫所認可的書寫方法,但當評論人不將自身局限於給出評價或論斷時,卻也顯見其看待藝術的自由度與開放性,猶如陳寬育其中一篇所指向的「一則自由式書寫」;陳寬育後續也即將進一步擴充與發展「現象書寫」的成果,集結自己閱讀寫作、近兩年藝評書寫以及與藝術家合作的創作陪伴書寫紀錄成文集出版。

延伸閱讀|陳寬育,「攝影影像評論的研究與書寫計畫」,2018年「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陳寬育說明:「我的開放式書寫不是想要逃避,而是要更逼近、更全面地描述。」(國藝會提供)

張紋瑄「當文字決定長腳逃亡」則示範了另一種「實踐者 vs 實踐者」的評論位置與對話關係。她以「書寫工廠 Writing FACTory」計畫為名,自2018至2019年間造訪中南美洲與東南亞共八個國家、14個城市,訪談約30位以書寫及出版作為形式的實踐者。張紋瑄表示自己通常會先在該城市待上兩週,深入考察後方展開訪談,與其作為一中性紀錄者,她更旨在透過本計畫思考「實踐評論」的可能,省思這些獨立圖書館、藝術家、教育者、革命者、歷史學家、NGO、理論家,如何以各自的實踐經驗作為出發點,透過最經濟的反抗手段——文字,試圖找到突破大國環伺、殖民遺緒、貧富差異、族群紛爭、教育不平等僵局的可能破口。

張紋瑄以 「當文字決定長腳逃亡」分享當藝評寫作成為一種文化行動的過程經歷。(國藝會提供)

在分享會上,張紋瑄以「獨立出版」、「宣言」、「檔案」三組關鍵字,各介紹兩組實踐案例。除了關注高科技環境對低科技物的生產方式的整體影響,以及相應的文字書寫、編輯與流通策略,張紋瑄最後以臺灣的「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作結,也證成該計畫將臺灣重新「錨定於另一種世界版圖」的企圖。值得一提的是,張紋瑄得以造訪中南美洲與東南亞,係首先獲得2018年國藝會「海外藝遊專案」補助,並在2019年「現象書寫」專案中持續完成書寫。而今年在國藝會「常態補助」的支持下,她也以即將出版近兩年的訪談文集,免費流通且開放授權。從中可見計畫乃至評論個體,於國藝會支持系統下成形的生命延續。

延伸閱讀|張紋瑄,「紙上極限運動:當下的出版作為藝術與政治實踐」,2019年「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張紋瑄獲2019「現象書寫」補助之計畫——「紙上極限運動:當下的出版作為藝術與政治實踐」訪談「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社創辦人」沙力郎(Salizan Takisvilainan)紀錄。(©張紋瑄)

文心之所藝

與談人蔣伯欣總結,藝術評論從九〇年代走進學院,回應當代藝術領域對於專業化訓練的期待以降,生產與社群網絡關係已有了長足的發展,而愈發可見不同的書寫視野與史觀。蔣伯欣說明,本次論壇名「文心之所藝」,除為感謝文新藝術基金會的贊助外,亦讓人聯想起又名為《文心》的《文心雕龍》。作為中國第一部系統文藝理論巨作、歷史上專注於理論批評的經典,《文心雕龍》的重要性即在於質文並重地開展了形式與內容的對話性。而蔣伯欣相信,這也正是「現象書寫」評論人透過對藝術跨域與自身跨學科知識系統的統整,以及評論主體與評論對象關係的再議,所發展出的新抵抗可能,即共同呈現了此一專案之於形式與內心上,對藝術評論定義與疆界的擴展。

藝評人蔣伯欣(右)對於現在新一代藝評書寫者有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視野和特殊的關懷感到高興。(國藝會提供)

「如果沒有獲得補助,這些書寫還要不要進行呢?」陳寬育在發表中的悠悠自問,實也點出了房間中的大象,藝術評論所終究得面對的實務面生產與維生問題。對此蔣伯欣也提醒,當藝術評論發展越來越多元化,乃至於成為某種斜槓之際,我們更必須關注評論人的複數身分與文字生產條件,方能更好地協助藝文生態的發展。誠然,國藝會自2009年關注藝術評論領域,陸續於執行經驗中,不斷摸索與再認識視覺藝術領域的評論生產與傳播的特有環境,方於2018年在國藝之友蘇美智女士與文心藝術基金會葉曉甄董事長的贊助支持下,推出「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經過三年多來的嘗試,業已愈發成為一兼具意義擾動與實質助益的專案,更待持續穩定累積後對藝術生態的反饋。國藝會強調,「文心之所藝」即是期許「在時代中扮演了深刻影響文學發展的『評論』角色,這個關鍵角色在陪伴各類藝術發展的過程中,也始終有著屬於它自身的創造性。」

前排左起:蔣伯欣、游崴、張紋瑄、印卡、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信源企業董事長楊麗芬、文心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曉甄、國藝會執行長李文珊、國藝會副執行長孫華翔;後排左起:陳定良、陳寬育。(國藝會提供)

註1 陳定良獲「現象書寫」補助計畫「格式戰爭:跨太平洋資訊學的誕生」仍在進行中,尚未於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建檔,相關書寫可參見:延伸閱讀:陳定良,〈越南船民與文學的跨太平洋視野——金翠(Kim Thúy)〉,《聯合文學》第430期,2020年8月,頁78-100。

2021年「表演藝術評論人×現象書寫—視覺藝評」補助專案

收件日期:2021.05.01 – 2021.05.17
申請方式:線上申請,需於收件截止日23:59前完成送件流程。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