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浮動中的定義 跨越與重構 「懸置的界線」

浮動中的定義 跨越與重構 「懸置的界線」

Shifting Definitions Crossing Over and Reconstructing “The Line, the Borderline, and the Floating Boundary”

嘉義市立美術館的主題特展「懸置的界線」,以嘉義城市紋理、產業變遷的地景意象為展呈的切入起點。策展人陳寬育以「線縷游」、「疆界注」與「懸置錄」三大子題,探討線條的意義以及由此延伸的邊界、疆域等概念實則為有機的性質。從地景的重塑、時空的回望,以及身體移動所歷經的空間與心理感知,再至近年興起的「邊界感」概念,係以自身為核心來劃設人際交流的底限,得以更加主觀地調整個體與公眾的認同意識,其中隱含的傾軋、張力以及復返狀態,牽動各種邊界不斷地變化與改寫。「懸置的界線」一展,透過展品的指涉、隱喻以及重新定義線條所表徵的多種面向,懸而未決的彈性亦擴延我們對生活的觀看維度與反思角度。

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的主題特展「懸置的界線」由陳寬育策展,以嘉義城市紋理、產業變遷的地景意象為展呈的切入起點。作為地理學特殊標記的北回歸線,其實會不斷產生位移,而以此延伸思考,這種可變動的狀態也讓分界功能產生鬆動。此外,界線本體的存在又該如何被看待與定義?

嘉義市立美術館舉辦的 「懸置的界線」展覽,入口展出方慶綿的攝影作品。(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另一方面,他也有意延續嘉美館在2021年舉辦「捕風景的人」展覽,由當代藝術家復返嘉義攝影家,人稱「新高伯」的方慶綿之登山路徑所觸及的跨越時空之共振。奠基自揉合物理與心理層面的兩大問題意識出發,探討線條的意義以及由此延伸的邊界、疆域等概念實則為有機的性質,試圖以三個子題進行爬梳與驗證。

陳建榮,《Landscape166》,壓克力顏料、綜合媒材、畫布,2023。(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展場起始自方慶綿的山岳寫真所攫取的各式線形意象,以及他攀登玉山逾3,000次所積累的路徑疊合與山林知識,鋪展出一樓子題「線縷游」的綿延線索,從影像過渡至繪畫的創作形式,皆在構圖上從基本的線條展開不同的身體勞動狀態。當代藝術家陳建榮、蘇旺伸以及蘇誼亭的作品,取材於生活當中的移動經驗並以線條重構對空間的觀察與感知;而蘇旺伸畫面中的犬隻,其具有地盤意識的天性也進一步隱射人類生存的角力關係。邱昭財的互動式作品則擴大對線的討論,發條裝置得以產生動力即在於線條持續地繃緊與放鬆,不同程度的張弛變化也猶如生活的各種情緒變化。

一樓「線縷游」子題展出邱昭財的「發條時間」系列作品。(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二樓的「疆界注」子題探索邊界的意義,劃分後的狀態仍具有崩解、融合與再圈畫的可能變動,凸顯權力的傾軋、認同的質疑等紛雜擾動因素之干預。劉芸怡的「歷史造景」與「一座邊界島嶼的防禦圖鑑」系列作品,聚焦於金門現已廢棄的軍事設施,攻守機能已然消散甚至被當地植物侵占包覆,使其存在意義趨於模糊。而關於主體性的探討界定,也體現於陳愷璜的《週.海徑—月亮是太陽》,此為1998年航行臺灣一圈的影像紀錄與隨行物件之展呈,時隔25年的回望也積累更多的地緣政治討論空間。

陳愷璜,《週.海徑——月亮是太陽》,數位影像、多媒體空間裝置,1998-2024。(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秦政德的《島穹蒼計畫》以舊圖像與老物件展開土地的歷史探尋,並透過山友合作串聯的立碑踩點,持續羅織出當代的島天際網絡。楊元太的「山韻」系列係以自身在1980年代居住在埔里所見的景致為發想,採用素樸的陶作凝鍊變幻的山石雲霧之各異物相,亦為其圓融心境之再現。魏柏任通過踏查阿里山鐵道路線的觀察,以枕木為主要媒材為本展限地創作的《凝固的空格》,將其經常作為平面的軌道意象翻轉為阻隔參觀動線的格柵,至於生存在枕木隙縫中的生物,與自成一個生態循環系統。而何采柔的《搖欄》也同樣以搖晃的柵欄所象徵的不穩定性,破除其阻隔空間的禁錮意象。

秦政德,《「島穹蒼」計畫》,局部檔案、空間裝置,2023。(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楊元太,《山韻系列(作品94’-4、作品94’-5、作品94’-14)》,陶、木底座,1994。(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崔廣宇的「當代生活習作」系列行動紀錄則延續其長年探討公私領域的人際互動界線,在場民眾也遊走在參與和旁觀其表演行動的模糊定義。張程鈞的《水庫取水記》亦對自然資源被政府統一管理與分配的機制進行提問,而水在循環過程中的不同樣態也能否被全然框限?

張程鈞,《水庫取水記》,雨傘、金屬、EVA、紙、試管,尺寸依場地調整,2020。(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設置於三樓展場的「懸置錄」子題探討「線與界」所懸置的時空狀態,並更進一步地重新編織身體與環境的關係。何采柔的錄像《Vera × Diary》演示人體如何在日常的無用隙縫達到適切的容身狀態。段沐的VR作品《蝴蝶夢:物化機器》則援引莊周夢蝶的典故,在虛擬空間當中將自身不斷切換為他者的感知跨越。張程鈞的《給紅蝦山》以漫畫手法記錄自發性的復返行動,揭示地方產業發展如何造成地景變異的深遠影響,以及身為當地居民的家族史回溯與再書寫之對照。

三樓的「懸置錄」子題,展出何采柔的錄像裝置《 Vera × Diary》。(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綜覽本展,飄移的北回歸線、復返的登山路徑、發展的產業進程以及今昔的場景對照,這些貫串展場中可見或不可見的線形意象,也牽引不同作品在同層空間當中形成的概念呼應或轉折,而讓彼此的界線被重新劃定。在本次展品所呈現的稜線、海圖、漫畫等概念式的線條繪測,再至軌道、纜線、碉堡等具體設施的建置所構築的功能式網絡,亦反映出以線作為分界,隱含著權力的協商、知識的劃分與領域的分配等結果,涉及關乎身分、政治、文化等認同,其標準或規範或因立場不同而產生迥異的認知。就猶如劃分熱帶與亞熱帶的北回歸線之位移,揭示出分界不全然是一刀兩斷的狀態,其中存在著定義模糊的區段。

段沐,《蝴蝶夢:物化機器》,虛擬實境、Unity遊戲引擎、3D電腦動畫,2021。(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從地景的重塑、時空的回望,以及身體移動所歷經的空間與心理感知,再至近年興起的「邊界感」概念,係以自身為核心來劃設人際交流的底限,得以更加主觀地調整個體與公眾的認同意識,其中隱含的傾軋、張力以及復返狀態,牽動各種邊界不斷地變化與改寫。「懸置的界線」一展,透過展品的指涉、隱喻以及重新定義線條所表徵的多種面向,懸而未決的彈性亦擴延我們對生活的觀看維度與反思角度。

二樓「疆界注」子題展出魏柏任的《凝固的空格》,枕木、黑鐵、紅銅絲、骨灰粉、檜木屑、鉛筆屑、日本瓷土、半瓷土、台灣黃陶土、美國黑土、釉料,2024。(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吳欣穎)

「懸置的界線」

展期:2024.01.27–05.12,週二至週日9:00-17:00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1-3樓
參展藝術家:方慶綿、邱昭財、何采柔、段沐、秦政德、陳愷璜、陳建榮、崔廣宇、張程鈞、楊元太、劉芸怡、魏柏任、蘇旺伸、蘇誼亭

(嘉義市立美術館廣告)

楊椀茹 (Yang, Wan-Ju)( 142篇 )

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