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落山風成為藝術季的逆增上緣

當落山風成為藝術季的逆增上緣

「落山風藝術季:地理風流」由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主辦,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策劃,非典型的建築師劉國滄擔任策展人。這是一個先風土、後藝術的藝術季,更是一個重新思考「落山風」作為一種逆增上緣的文化行旅。
沿著台26線,一改過往直奔墾丁的旅程,落山風不再是讓人快速通過「荒涼」的推力,相反的,當落山風成為藝術季的主角,反而增添了逗留在車城的「藉口」;「落山風藝術季:地理風流」由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主辦,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策劃(簡稱打開聯合),非典型的建築師劉國滄擔任策展人,參與藝術家與團隊包含梁任宏、曾瑋、李維睦、游文富、陳伯義、陳宗寶、王瑞亨、梁賴昌、鄭乘騏、澎葉生(Yannick Dauby)、蔡宛璇、Stingrays、許志遠(point)、林強、許懷哲、BigMary、覓秘團隊、花癡裝置、朱志豪、陳怡妏、羅宗慶、高正浩、陳筠芳、曾郁涵、李芳瑜、游松燁、康家禎、+AKITIPE STUDIOS等,讓居民轉化並分享著本身就擁有的歷史「建材」與文化「材料」,甚至是「工法」般的生活形態,協同「外」來的藝術家,在車城鄉,共築出這棟非典型的「建築」。
車城海景。(攝影/劉星佑)
吳基正的《颺蔥》讓通風球不再以「通風」為功能的緩慢使力,而是在首度的自由奔馳與旋轉中,以形補形的誇下「海口」,直述西瓜與洋蔥與落山風的關係。(攝影/劉星佑)
風從哪裡來?
雲朵快速地變形與移動,藝術作品在海天一色間何其渺小,然而有心人的迂迴徘徊,才是落山風時節裡,最大的豐收者。此次主要展區為車城海口港的周圍的腹地,海口港位於車城鄉海口村,位置屬恆春半島最北端,海洋與陸地,平原與山地的交界處,讓小小的海口地貌,自山腳一邊彷彿沙漠,在這時節捲起滾滾風塵,在另一端則是珊瑚礁岩的海灘,在地質與地貌上極富變化。「抗風」是必要的觀展預備動作,而強大的落山風,亦是創作者設置作品時需要面臨的挑戰。吳基正的《颺蔥》讓通風球不再以「通風」為功能的緩慢使力,而是在自由奔馳與旋轉中,以形補形的誇下「海口」,直述西瓜與洋蔥與落山風的關係。紅白相間的色系,在海口右側海堤上,格外顯眼,哭臉與笑臉在兩側船槳造型的風動旋轉中,幽微地「變臉」,這是著名的動力裝置藝術家梁任宏的《順風耳的困境》,幽默中帶有關於人類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詰問,沿著堤防走去,《幸福長虹塔》一作佇立在堤防的末端,陳宗寶透過彩色的尼龍線,讓在堤防上行走的人們彷彿步行在若隱若現的彩色廊道上。王瑞亨的《記事本》在海口沙丘上,極富詩意,銲接的鐵件結構中,懸置的漂流木,在沙地上隨著風擺動著,如同在地上記錄每一刻的「風言風語」。李維睦的《走那鬼頭刀》直白而生動,結合海口港漁人與鬼頭刀魚的造型,風向儀的構造,則在風的吹撫旋轉中,有著更多的動態趣味性。羅宗慶與游文富各自在《記憶的沙丘》與《迎風竹浪》兩件作品上,展現了藝術與地景交融的可能,跟風和海洋對話的開闊悠然。《記憶的沙丘》作品中的布幔,隨著強烈陣風飄蕩,在天青、湛藍與白色間,形成另一種粼粼的姿態,形成沙陸上的海浪與波光。《迎風竹浪》則是由白到藍的色層,垂直且密集的竹條不同於布幔,搖曳中詮釋著不同的藍色,以及捕捉風的表情。
梁任宏《順風耳的困境》,幽默中帶有關於人類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詰問。(攝影/劉星佑)
王瑞亨的《記事本》在海口沙丘上,極富詩意,銲接的鐵件結構中,懸置的漂流木,在沙地上隨著風顫抖著,如同在地上記錄每一刻的「風言風語」。(攝影/劉星佑)
在沙灘的另一側,是船隻停泊的港灣,順著港灣到出海口,則是另一系列作品裝置的位置,地方物產意象,不忘與風力做出結合,讓意象在動態中,有更為鮮明的記憶。陳怡妏的《夢想奇魚》偌大的背鰭左右飄忽,呼應著當地的經濟魚種—雨傘旗魚,康家禎的《飄浪逐波》則轉化了鬼頭刀與飛魚之間的追逐動態,《做客我鄉》則在樹叢中冒出紅尾伯勞鳥、灰面鷲與黃頭鷺的身影,而《海上鏢魚》則將目光轉向漁民獵捕的討海姿態,在海浪上奔馳,鏢魚的動作亦呈現在風動的裝置中。
在海口港停泊的漁船一景。(攝影/劉星佑)
康家禎的《做客我鄉》在樹叢中冒出紅尾伯勞鳥、灰面鷲與黃頭鷺的身影,是曾郁涵與李芳瑜的共同創作。(攝影/劉星佑)
黃荊樹自清朝開始,在木炭產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俗稱「海口(楓港)炭」又叫「黃荊炭」,劉國滄與游松燁合作的《黃荊樹的等候》與劉國滄的《海口碳航線》,都試圖傳述這段過往的歷史,其中《海口碳航線》在戶外的現場以真實的船隻為主體,承載與出口的意象,遙想昔日海口碳由小型帆船載至台南換大船,再賣到日本的光景;船身尾部黑白相間的色彩,與漁網上的木炭相呼應,亦召喚著觀者,在漁業的思考之外,也莫忘懷曾經在歷史中輝煌的產業。另一個古今不變的景致,便是潮來潮去,手起「竿」落的岸上釣客,梁賴昌與鄭乘騏合作的《落山風:魚仔》,在向海延伸的堤岸上,不用魚線、沒有魚鉤,「風潮」中順著「風流」,遠遠望去,彷彿排排站的釣手,在此起彼落的拋竿。除了上述作品,打開聯合的「風環境」系列裝置,串聯了海口居民居住的地方,《風豐收》與《另一水面》營造藝術季的氛圍,並引導觀者動線,《望山》、《問山》與《望海》的安置,讓觀者在視線中,與斗笠山的山線交疊,在背山面海的同時,「看」到落山風的來向與去處。
游文富《迎風竹浪》。(攝影/劉星佑)
打開聯合《風環境:問山》。(攝影/劉星佑)
服水土. 樂交和
靠山不止吃山,靠海不止吃海,在海山交界的地方,除了交融山海物產,更交融海山的料理方式,「飲食」在追求溫飽與美味的兩個端點之間,揣想更多不同的在地紋理在其中;由覓祕餐飲團隊策劃「地方食材大風吹」發表會,以山、風、海、土等四個主題,如同藝術季的作品一般,交織著認識地方的意象,而鹽滷、炭烤與風乾等料理方式,是山、風、海、土等意象外實踐地方的方法。洋蔥是必備的基本款,搭配不同的海鮮,將是山與海的交匯;旗魚、石斑與櫻花蝦更是恆春富足的款待,除此之外,不同食材的選擇,亦是文化不同的再現,山薑、刺蔥、紅藜一直以來都是原住民悠久的風味,而奇拿富(cinavu)更是活動當天餐桌上的佳餚,奇拿富類似粽子,用月桃葉包裹捆綁在外,然而不同於粽子的地方,是月桃葉內,用假酸漿葉包裹的豬肉與芋粉,食用時連同假酸漿葉一同吃下,是減少脹氣幫助消化的「配方」。人們常用水土不服來形容身處異地時,因適應不良所產生的各種症狀,而食用當地的豆腐,一直是「服水土」的老祕訣,參與落山風藝術季不至於水土不服,然而享用鹽滷豆腐,或許是認識藝術季最道地的方式之一。海水製成鹽滷,凝結了豆腐,也濃縮了海口人家的記憶,鹽滷豆腐在策展單位的探尋下,與當地居民合作,並以工作坊的方式,讓更多參與者可以進一步的認識製程。在藝術季「地方食材大風吹」的活動中,「鹽滷豆腐」成為最佳的開場之一。
海口港沙灘,因落山風吹拂而形成的景色。(攝影/劉星佑)
倘若食材大風吹,是新舊食材相遇後的火花,晚宴過後的電音音樂會,將是另一個聽覺的饗宴,海口港後船室照耀藍色的燈光,變成表演的現場且充滿海洋的氛圍,由林強、知名音樂工作者許志遠(DJ Point)、知名新加坡DJ STINGRAYS帶來「古調慢波:聲音創作演出」。恆春隨著月琴起落,在〈思想起〉、〈平埔調〉 、〈楓港小調〉和、〈五孔小調〉等民謠中,為台灣的聲音歷史留下重要的寶庫,而「古調慢波」則是聲響的古今交融,表演當晚,老照片的投影讓人發思古之幽情,除了表演者的聲響,海口港的落山風依然呼嘯,兩種聲音的聆聽,才是當晚完整的「表演」。
羅宗慶《記憶的沙丘》。(攝影/劉星佑)
《海上鏢魚》則將目光轉向漁民獵捕的討海姿態,在海浪上奔馳,鏢魚的動作亦呈現在風動的裝置中。(攝影/劉星佑)
什麼是地方?
從海口港出發,往南行,穿越墾丁大街,行經帆船石,往鵝鑾鼻燈塔方向繞過巴士海峽,瀕臨太平洋,一望無際的草原即是龍磐草原,龍磐草原是這次落山風藝術季的第二展區,《起風了(風捲虹)》一作由劉國滄與羅宗慶合作,高9公尺,長5公尺,七彩的鋼管結構,蜿蜒伸展成橫向的梯狀螺旋,兩台白色的腳踏車,順著階梯彷彿奔馳在風中一般,裝設在作品上,在草原上特別醒目。很難想像偌大的裝置如何在草原上施工,強烈的落山風讓人幾乎無法站穩,迎風即逆風,作品在逆風中實踐的過程,不用太多的符號與故事,觀者與作品直接浸淫在當地居民的日常環境中,蒼茫的環境,讓人不禁遙想這個每天生活卻陌生的島嶼。
《起風了(風捲虹)》由劉國滄與羅宗慶合作。(攝影/劉星佑)
「地方」是一個怎樣的概念?一個地名?一段歷史?亦或只是一個日復一日的日常?在熟悉與陌生的認知之間,有著不自知的「地方」,以及被認識的「地方」,透過感官的交流,才有機會交換不同的認知,並再次認識一個「地方」與「自我」;如何讓地方生活的人、事、物成為自己的翻譯者,對劉國滄而言是個很大的考驗。無牆美術館是規劃藝術季時,重要的想像與實踐基調,而「風學院」是劉國滄因地制宜所組成的團隊,隨落山風聚集在此,因落山風激盪著創意。「落山風藝術季:地理風流」是一個先風土、後藝術的藝術季,更是一個重新思考「落山風」作為一種逆增上緣的文化行旅。
李維睦的作品《走那鬼頭刀》直白而生動的,結合海口港漁人與鬼頭刀魚的造形,風速風向儀的構造,則在風的吹撫旋轉中,有著更多的趣味性。(攝影/劉星佑)

落山風藝術季:地理風流

展期:2018.10.26-2019.03.03
地點:屏東車城鄉海口港、恆春鎮龍磐公園

 

劉星佑( 58篇 )

熱愛第一代神奇寶貝,熟悉庫洛牌使用方法。專長當代影像評論、書畫研究,關注農業環境與性別議題。現為獨立策展與藝術創作。文章發表於典藏、Art Plus、藝術家雜誌、等平台。曾策展於香港牛棚藝術村、臺灣國立美術館數位方舟、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國際藝術村、台南總爺藝文中心等。影像作品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台北國際攝影藝術獎」Grand Prix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