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聚焦全球南方,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開展

聚焦全球南方,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開展

高美館夏季大展「泛.南.島藝術祭」,已於7月17日開展,呈現海洋島嶼、部落文化與當代社會的交融碰撞,精彩絕倫。

「泛.南.島藝術祭」開展,展現的是台灣與國際連結的企圖,也是爬梳南方文化價值的誠意,更是高雄市立美術館(簡稱高美館)勵精圖治後,團隊策展實力的總展現。這是海洋、島嶼、部落文化與當代社會的一場交融碰撞,期待尋找藝術與當代社會對話的更多可能性!

「泛.南.島藝術祭」展覽主視覺。(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館長李玉玲27日在「泛.南.島藝術祭」現場,語帶自信與驕傲。「為了這個大展,我們準備了好長的時間,辛苦程度,幾乎是人仰馬翻,但這是高美館轉型後的成績單,傳承梳理過去,更要航向未來,尋找藝術與當代社會對話的更多可能性。」

館長李玉玲導覽展場。(本刊資料室)

李玉玲館長自2016年就任高美館長以來,一直以「南方」為核心,擴延為更大尺幅的多元史觀概念「大南方(South Plus)」作為高美館在策展研究的新座標,嘗試鬆脫地理指涉的「南方」,迎向具當代性策展思維的「全球南方」,爬梳多元豐富的在地文化與藝術史,擾動美術館典藏的各樣可能,進而開啟國際性的對話思考。

高美館夏季大展「泛.南.島藝術祭」,已於7月17日開展,呈現海洋島嶼、部落文化與當代社會的交融碰撞,精彩絕倫。

「泛.南.島藝術祭」由館長李玉玲擔任總策展人,紐西蘭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館長札拉・斯坦霍普(Zara Stanhope)以及帕特迦藝術博物館館長Reuben Friend擔任國際策展顧問,共組策展團隊。

這個團隊,以島嶼作為關注基準點,擁抱海洋流動、去疆界的特質,歷時將近3年紮實的研究踏查,收攏了高美館過去15年來,展演原住民文化的累積,並融合現行大南方多元文化、平行史觀的脈絡,將南島當代藝術的內容,擴展延續,既包含國際藝術語彙、又融貫在地文化脈絡的跨域展演,希望構築出高雄這座海洋城市的全新文化品牌。

高美館大廳陳列拉黑子.達立夫《站立之舞》。(本刊資料室)

展覽中同時揉和「去邊界」、「多元性」及「海洋文化」3大內涵,匯聚出自7國、23組創作者的62件作品,豐富媒材,呈現兼具國際藝術視野、在地文化脈絡的跨域展演,更譜出獻給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重建關係的序曲。

過去,人類隨著湧動的洋流遠航,從南島語族的遷徙,到大航海時代的冒險,造就了無數文化的相遇與碰撞,如今新的浪潮,再度撲湧而來,特別是從去年延燒迄今的COVID-19疫情,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也可說是疫情時代,最深刻、對比的展覽之一,此時此刻推出,發人深省,倍見意義。

雷斌(Masiswagger Zingrur)《談古說今》。(本刊資料室)

展覽廣納來自台灣、澳洲、紐西蘭、韓國、日本、巴基斯坦、法國的23組藝術家,帶來的代表性新舊作品,也有現場實地創作的,總共展出的62件作品中,涵蓋繪畫、攝影、錄像、雕塑、裝置作品,把展覽的國際視角、藝術敘事,塑造得更為全面完整。

展覽的主視覺則由角白設計負責人莊濟寰操刀規劃,引申「海洋」和「島嶼」的概念,並將「泛.南.島」英文簡稱「P.A.N」字首形態導入視覺識別系統,展現兼具策展意涵與美感識別的設計。

李玉玲館長補充解釋,「泛」有如海洋般流動、開放、具包容性的特質,誘發人們深入探索的求知精神,而整場展覽就如同一座有機整體,觀眾如航行海面的小船,藝術家作品則是大洋中的島嶼,各自有其豐富故事,等待觀眾親身登島親身經歷。

「泛.南.島藝術祭」有一特別之處在於,展覽場域出走室外,擴展至高美館極具特色的生態園區,並邀請建築師盧建銘,帶領阿美族學生,以南島民族文化為指向,重新規劃此地。

「泛.南.島藝術祭」展覽場域擴延至戶外園區,透過重新規劃的文化植栽與竹編作品呈現自然生態的有機地景。作品為劉哲安(Varig Tinaway)《Tuturu ki Pusul》。(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盧建銘表示,該次並非以「工程」解決環境問題,而是以「文化」為工具,作為生態恢復的方式,透過長時間與土地互動,進而呈現乘載想像、記錄過程的「有機地景」,而在文化增強的過程中,其從家庭、部落、隱形導向,轉變為公共、都市、顯性取向,最終吸引多方族群在此融合,將此處轉化為一處嶄新藝術基地,日後對於館方舉辦戶外、與水相關的展覽皆有極大加乘效果。

配合高美館生態園區的開放,重塑了「有機地景」,為展覽製造許多驚喜,例如,西拉雅族藝術家劉哲安(Varig Tinaway)的竹編作品,注入在地特色,成為展場一大亮點。現地創作的竹編作品《Tuturu ki Pusul》,讓植物從部落文化,延伸至內惟埤塘畔,成為高雄富在地文化特色的地景藝術基地。

「泛.南.島藝術祭」大展,可以區分3大子題,分別是:

一、從已知到未知

約翰普爾(John Pule)《致所有初來乍到之人》。(本刊資料室)

海洋浩瀚而神秘,自古人類便對其滿懷征服與探索慾望,「泛.南.島藝術祭」便以「從已知到未知」為第一子題,探討人類如何面對海洋。由日本當代藝術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所拍攝的〈海景〉系列,揭開序幕,帶領觀眾航向充滿力量的南方海洋。接著透過毛利詩人藝術家John Pule,長達10公尺的壯觀油畫《致所有初來乍到之人》,穿梭在不同時空情境的歷史與虛構事件中。

張致中《海不平面》(中)與雷恩(Kulele Ruladen)《Emadi-4》(左)。

《海不平面》則是高雄獎藝術家張致中,首次發表的創作,他以投影片投影機(OHP)為媒介,討論暖化海面上升、大氣觀察、島嶼消失等社會議題。而張恩滿《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重達近60公斤的玻璃船隻,懸吊於天花,運用投影裝置追溯非洲大蝸牛的遷移路徑,開啟藝術家探討身份認同的旅程。

二、暗黑島嶼

「暗黑島嶼」子題,著墨於異質文化衝擊,初入展區映入眼簾的是緩緩旋轉、高達2公尺、鋪滿金箔的巨大地球儀,其為活躍於台灣、法國兩地的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為這個展覽創作的《雅加達事件簿》,以16世紀《東印度水陸誌》為基底,結合文獻檔案、太空遙測影像、地圖等元素,構成跨歷史與跨媒介的全球化人文地理圖誌。

邱杰森&莫珊嵐《雅加達事件簿》。(本刊資料室)

王虹凱作品《Fuengu》,則以鄒族音樂家高一生的生命故事,與歌謠為文本,探測歷史、社會、政治事件的異響。澳洲藝術家Jonathan Jones則透過樹木拓印,結合聲景,為這個展覧打造《無題(達拉馬林)》,回顧現代化過程中,被漠視的土地記憶與部族傳統。

三、生生流轉

「生生流轉」則是「泛.南.島藝術祭」展覽核心,展區呈現了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以豐富而溫柔的互動,展示藝術與當代社會對話的可能性。

Yuki Kihara《薩摩亞之歌》。(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將代表紐西蘭參加明(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的Yuki Kihara,帶來《薩摩亞之歌》,以海洋為主題,使用薩摩亞傳統樹皮布製作的5組華美日本振袖和服,回應藝術家自身的薩摩亞與日本血脈。此外,另一件呼應現下疫情時代的作品《隔離島》,也獨步全球首次展出。

強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無題(達拉馬林)》。(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紐西蘭毛利藝術家Ngahina Hohaia,高達5公尺的裝置作品《響徹天堂》,由160根傳統毛利打擊樂器「潑伊」(poi)組成,光線伴隨著鼓聲、咒語,呈現煙火般繽紛的同心圓。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的作品《站立之舞》,則立於美術館大廳,如同藝術家拾取著海邊漂流木的姿態,也是人與自然、與先祖、與他者共舞的姿態。

這次展覽,除了動用館內展間展示外,展覽場域更拓展至高美館最具特色的戶外園區,透過藝術實踐「水系植物生態復甦計畫」,於內惟埤塘週邊環境裡構築持續生長的有機地景藝術。參展藝術家包括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紐西蘭館代表Yuki Kihara、王虹凱、吳思嶔、吳燦政、杉本博司、宜德思.盧信、拉黑子.達立夫、東冬.侯溫、林介文、拉拉.魯克(Lala Rukh)、邱杰森&莫珊嵐、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約翰.普爾(John Pule)、娜辛娜.霍海亞(Ngahina Hohaia)、張致中、張恩滿、強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蒂摩爾古薪舞集、雷恩、雷斌、劉哲安、盧建銘、蘿拉.葛里諾(Lola Greeno)。

「泛.南.島藝術祭」展
時間:2021.07.17-2021.10.31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04展覽室、戶外園區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9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