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林珮淳:書寫一部賽伯格演化寓言集

林珮淳:書寫一部賽伯格演化寓言集

Pey-Chwen Lin Writinga Collection of Evolution Ary Fables of Cyborg

近期臺南市美術館(南美館)「夏娃克隆啟示錄—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以及同期於台南B.B. ART舉辦的「數據×創造—新媒體藝術展」中林珮淳的展呈部分,在相當的程度上可謂是其「夏娃克隆」系列在媒材多樣性與意涵層次上一次集大成式的展示。

林珮淳的女性主義意識,早在其創作生涯初期的1990年代,便已透過一系列聚焦父權文化下女性處境、受壓制者位置等主題的作品而清晰展露。1999年的「921」大地震成為她的創作轉捩點,現代人與「造物主」之間的關係、及其映射至自然/人工的雙向辯證,是她自2000年以來所孜孜深入的關鍵課題。「回歸大自然」系列中以數位影像的不同介面呈現「人造自然」,蝴蝶的虛擬造像成為這一階段最為核心的視覺母題;而展現人蝶合體狀態的《夏娃克隆標本》(2006),以雛形之態開啟同名創作系列的綿延探索,則是林珮淳在「造物」課題上,從擬像隱喻逐步發展至複合語彙的承上啟下之作。

林珮淳創作「夏娃克隆」系列的手稿也於南美館的個展中展出。(林珮淳與臺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睿洋)

長期圍繞某個主題進行研究式創作的藝術家並不少見,而林珮淳創於2006年、不斷發展至今的「夏娃克隆」系列多媒體作品,卻並不僅僅關乎藝術家在議題上的鑽研脈絡,更是在一個主題與時間的交織軸線上,隨著不斷演進的當代性而發展的科技媒體創作集。近期臺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南美館)「夏娃克隆啟示錄—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以及同期於台南B.B. ART舉辦的「數據×創造—新媒體藝術展」中林珮淳的展呈部分,在相當的程度上可謂是其「夏娃克隆」系列在媒材多樣性與意涵層次上一次集大成式的展示。

臺南市美術館「夏娃克隆啟示錄—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影片。(林珮淳提供)
媒體藝術家林珮淳、胡縉祥、王聖傑與蔡秉樺於B.B.ART這棟老建築裡舉辦的「數據×創造—新媒體藝術展」。(©B.B.ART)

美與惡並存的末世身體
對林珮淳這樣虔誠的基督徒而言,基督教教義是其終身研習、深刻融入個人的生命價值體系,因而她的藝術創作也一路為這種價值觀所指引。基督教信仰在「夏娃克隆」系列中體現為不同層次的敘事性元素:或是富含指涉的符號直接嵌入作品的視覺意象,譬如《但以理書》與《啟示錄》的節錄,就以不同的視覺呈現方式直接被引用為作品中的文本符號;或是經典中的相關意象,透過視覺化的演繹而成為作品中隱喻的明證,譬如烙印於「夏娃克隆」前額上代表獸之數量、暗喻「夏娃克隆」不祥獸性的獸印「666」,又如其近年來發展出的「金頭、銀身、銅腹、鐵腿、半鐵半泥腳」之形象,則來自《但以理書》中所描繪的指涉無信仰的人類世俗社會的「大偶像」。

林珮淳在南美館展覽現場《夏娃克隆創造計畫》數位版畫前。(林珮淳與臺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陳聖華)


面對各式「造物」與人類社會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林珮淳的「夏娃克隆」也並非一步到位,前述《聖經》意象在不同年份創作的作品中各有採用。即便這些基督教典故的運用大都具備顯而易見的參照坐標,因藝術家對教義與社會現實的雙重深刻體認而顯得渾然一體,寓言式的宗教意味與當代科技諷喻緊密結合而形成了林珮淳這些作品所具備的一慣性與整體性。早在「夏娃克隆」系列之前,就曾創造這一形象之雛形的作品《溫室培育》(2004),透過數位媒介(如3D動畫)的建構和造形邏輯,來類比人類透過科技手段(如包括克隆技術在內的基因工程)製造非自然物(或人)的現實,顛覆了神造物的基督教原創觀。後續發展出的整個「夏娃克隆」系列中,林珮淳都不斷為這一現實製造出新的敘事變體。

以全像介面呈現的《夏娃克隆肖像》(2010-)於南美館展覽現場。(林珮淳與臺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睿洋)

在針對科技進行反諷的當代藝術創作中間,如「夏娃克隆」系列這樣圍繞一個高度集中的表現主體、並不斷增添其複雜性的手法並不多見。林珮淳刻意為「夏娃克隆」賦予身材勻稱的西方女性形象,使之落入當代科技父權體系下主流審美標準之窠臼,寓意其為一個美與惡並存的身體,在其多重隱喻之中,也包括了科技現實在人的生活中所具備的複雜兩面性。與此同時,這個形象既是人及其發明的科技的造物,也是人類自大慾望的化身。其外形上的女性身分,又不免令人聯想到機器人與女性人類之間長期以來在社會文化建構中逐步發展出的獨特「親族」關係。經典的表現主義科幻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1927)中賦予女主角及仿其樣貌而製造出的機器人之間的價值觀張力,與林珮淳的「夏娃克隆」形成有趣的對照:《大都會》中的機器人包含有科技進步對人產生誘惑、卻帶來毀滅性威脅的一體兩面之寓意;「夏娃克隆」同享這一共生的矛盾,並且有別於電影敘事,以高度符碼化、多層次交織著基督教典故與文本的形式表現出來。

2016年其持續發展至今的《夏娃克隆的創造計畫I》(前)與2020年新版《夏娃克隆大偶像》(後)於南美館展覽現場。(林珮淳與臺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睿洋)


《夏娃克隆的創造計畫III》(2020)在南美館的個展中以包含動畫影像、聲響、空間文字投影裝置在內的展呈方式,更為完整地承接了《夏娃克隆啟示錄IV》(2014),宣告了「夏娃克隆大偶像」化為齏粉而被摧毀的終極命運,與這一系列其他作品略有不同的是,藝術家在此非常直接地表達了整個創作系列的根本立場:象徵了「人之國」及其以慾望建構的科技文明的「夏娃克隆大偶像」,終將為代表「神之國」的錫安山大石牌所擊潰。林珮淳同樣以「啟示錄」般的結構擘劃出這一創作系列的終極走向;與此同時,也在其主體部分、即「夏娃克隆」不斷的賽伯格演化進程中,安置了更為開放的創作空間。

《夏娃克隆的創造計畫III》(2020)空間裝置於南美館展出現場。(林珮淳與臺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睿洋)

 

再造夏娃:「活著」的虛擬賽伯格身體
在「賽伯格」(cyborg)的定義中,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發表於1985年的〈賽伯格宣言〉(A Cyborg Manifesto)建構了某種圭臬,她稱之為「一個模控的有機體(cybernetic organism),機器與有機體的混種」,並進一步將賽伯格定位為社會現實以及虛構的造物。(註)然而與哈洛威將打破多重界線的賽伯格視為對抗二元論傳統與父權結構的一條出路截然不同,林珮淳並未為她的「夏娃克隆」賦予這樣的烏托邦使命,後者象徵的是科技與科技社會本身,其賽伯格特徵表現為一具活在虛擬世界、卻混合了人之慾望、形象與科技媒介的身體;與此同時,藝術家不斷尋找適切的科技手段創作媒材的每個時期,也成為「夏娃克隆」演化的不同階段。在每個階段,它都如同自己所仰賴的現代科技社會於內部進行自我增生的混種現實,不斷豐富自己的賽伯格身體,因而這一系列創作呈現某種「超結構」形態,為「夏娃克隆」營造出一個具有現實映射意義的多重虛擬生存空間。

科技媒介是這一系列中促成「夏娃克隆」不斷形變的「賽伯格義肢」,也勾勒出林珮淳作為科技媒體藝術家在媒材上的求索歷程。互動性作為其中的重要線索,從「夏娃克隆」前身時期、2006年《創造的虛擬》就開始成為作品在展呈時的重要部分,進而在「夏娃克隆」系列中得到更具當代性的多面延展。2010年林珮淳藉助全像術(holography)完成的一組「夏娃克隆肖像」,接續2013年的《夏娃克隆啟示錄III》、此次在南美館進一步完善的《夏娃克隆大偶像》(2020),以及透過臉部辨識系統讓「夏娃克隆」獲得與觀眾同步的面部表情的《夏娃克隆的創造計畫II》(2020),這些作品都凸顯了人的存在與觀看,成為「夏娃克隆」獲得生命(由靜止影像開始變得栩栩如生)的源頭。若考慮到「夏娃克隆」作為科技社會在慾望推動下違背自然法則與神性的象徵,這一系列創作的推進,也寓意著人所製造出的科技產物不斷進階與複製,乃至模擬人類、甚至有反制人類之虞的發展線索。值得一提的是,全像介面上的「夏娃克隆」也可在手機鏡頭等「機器眼」的凝視下展現對視的各種迷人姿態,全像媒材帶來的這一「意外」效果,似乎也暗喻著人類社會的科技產物在某些情境下已成功「擬人」,朝向成為人性的反制力量悄然前進。

《夏娃克隆的創造計畫II》(2020)於南美館展覽現場,邀請觀眾透過臉部辨識系統賦予熒幕上的「夏娃克隆」以不同表情。(林珮淳與臺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睿洋)
《夏娃克隆大偶像》(2020)於南美館展覽現場,觀眾可透過觀看、觸碰的互動形式來賦予投影中的「夏娃克隆」以生命,如同人創造的AI科技。(林珮淳與臺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睿洋)

近年來,林珮淳更從達文西名作《維特魯威人》中獲得共鳴式的靈感,發展出首件作品曾獲得2019年義大利佛羅倫斯雙年展新媒體藝術類全球首獎的「夏娃克隆的創造計劃」系列,刻意凸顯數位繪圖網格、紙本草圖、3D軟體介面這樣的創作痕跡或平台,在「夏娃克隆」與達文西勾勒出的經典比例及其隱喻的人與宇宙的關係之間,建立起跨越時代與媒材的對話關係,此次在B.B. ART展出的「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畫IAR/1-6」數位版畫,更以擴增實境(AR)技術搭建互動式連結。再一次地,林珮淳一方面藉助當代的科技手段,一方面從當代藝術甚少觸碰的文化經典中找尋可承接的源流,持續在「夏娃克隆」身上展現對「神之原創」的挑戰,將之推向那個無可避免的毀滅性終局,成為一部寓言集中的不同篇章。儘管以精細微妙的科技手段串接起整個創作線索,林珮淳透過大量訴諸感官的視覺與聽覺部署,傳遞出向死而生的憂鬱與悲憫之情。

藝術家林珮淳個人照。(林珮淳與臺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陳聖華)

數位藝術實驗室的創作模式
多年來,林珮淳的個展都同時強調了她與數位藝術實驗室的合力創作關係。這源自林珮淳早年於澳大利亞攻讀博士學位,以及其後於世界各地考察錄像藝術、電子藝術創作與機構生態時,發現位處這一領域前沿的藝術家時常以團隊協作方式進行創作,便於2001年創立了數位藝術實驗室,與團隊成員協作進行創作,倚重具備不同數位技術的成員之力,為「夏娃克隆」引入更多樣的賽伯格「義肢」,並也積極尋求跨域合作。團隊成員也不斷打磨技藝,朝向獨立的創作者方向發展,近期B.B. ART的展覽便也同時展示其中成員胡縉祥、王聖傑的互動多媒體作品。林珮淳的創作在這樣的團隊與跨域工作模式中不斷獲得新的能量,技術也不再僅僅是實現創作觀念的工具,而成為一個愈來愈豐富的賽伯格身體內部,裹挾著人類慾望、促使其持續增生與演化的行動者。


林珮淳與實驗室藝術家胡縉祥(右)、王聖傑(左)工作一景。(林珮淳提供)

參見唐娜.哈洛威,張君玫譯《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國立編譯館與群學出版,2010,頁244。

夏娃克隆啟示錄一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 Revelation of Eve Clone : Lin Pey-Chwen Digital Art Lab Exhibition
時間:2020.09.10-12.13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2館3樓展覽室K、2館3樓展覽室L
藝術家個人網站:https://linpeychwen.com/

夏娃克隆啟示錄-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展展覽專題座談會
主題:從林珮淳「夏娃克隆」談數位時代跨時空物種的藝術想像
報名連結:https://bit.ly/39C9cGr
時間與地點:12/6(日)14:00-15:30 2館1樓大導覽室
與談人:
黃海鳴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兼任教授
陳蕉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
林珮淳 本展藝術家
主持人:顏宏珊

主題:林珮淳「夏娃克隆」創作中的性別與科技議題
時間與地點:11/7(六)14:00-15:302館1樓大導覽室
與談人:
蕭瓊瑞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陳明惠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林珮淳 本展藝術家
主持人:顏宏珊

嚴瀟瀟(Yan Xiao-Xiao)( 207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