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創作者小野,到文化部長李遠:「非典型」部長的養成與挑戰

從創作者小野,到文化部長李遠:「非典型」部長的養成與挑戰

Interview with Culture Minister, Li Yuan

面對視覺藝術界的期待,這位非政治人物的「非典型」文化部長一方面不諱言自己對這一產業尚有許多待了解之處;而另一方面,他也從自身創作魂出發,經年累月在文化界不同領域的摸索,點滴體認從個體創作者到生態中不同角色、共生共融所需的環境。

著作等身的作家、滿腹故事的說書人、編劇,也是繪本和童話創作者;臺灣新電影重要推手、電影與電視業資深管理者;同時也在教育改革、社會運動、生態保育等領域身體力行。這就是生物學專業出身、卻成為臺灣多棲文化人的小野。如今,73歲的他有了另一個重要身分:文化部李遠部長。

李遠出任文化部長後,6月13日在文化內容策進院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三個行政法人共同舉辦的「音樂無限 臺灣無界」記者會上。(文策院提供)

一轉眼上任已近三月,這位被社會各界普遍寄予高度期待的文化部長,憑藉對影視產業、文學乃至教育領域的高度熟稔,很快在相關面向上有所推進,包括與國家發展委員會達成共識、解凍資金挹注影視產業,持續為好作品鋪路;鼓勵企業投資文化,以及爭取文化幣領取資格下修至13歲、兒少專屬平台「小公視」也開台在即,擴大針對青少年族群的文化推廣力度;等等。與此同時,因其專業資歷側重,坊間也出現不少對新任部長「厚此薄彼」表示疑慮的聲音,「新官上任」後兩、三個月的幾把火,尚未見明確針對視覺藝術領域的政策表述。

面對視覺藝術界的期待,這位非政治人物的「非典型」文化部長一方面不諱言自己對這一產業尚有許多待了解之處;而另一方面,他也從自身創作魂出發,經年累月在文化界不同領域的摸索,點滴體認從個體創作者到生態中不同角色、共生共融所需的環境。

延伸閱讀 | 新任內閣名單出爐:作家小野接任文化部長

從未遠離的藝術

細數自身生命經驗與視覺藝術的交會,李遠部長變回愛講故事的「小野」,回憶家管甚嚴的童年時期,家境貧困卻充滿創意的成長經歷。擔任公職、盼子成龍的父親李堯裕,也是諳熟雕刻工筆、詩畫攝影的多才多藝之人,與同樣戰後來臺的藝術家陳庭詩、朱鳴岡為莫逆之交。從小家住植物園附近,與國立歷史博物館近水樓臺,李遠國小時就常在父親指示下去看展,1963年史博館舉辦羅浮宮致贈名家複製畫之「蒙娜麗莎畫像」特展,為了達成父親交辦的「去看看那些作品、回來報告它們哪裡偉大」之任務,這位少年長時間駐足細看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獲得關於藝術之頓悟:「無論走到哪裡,畫中人物的眼睛都看著我。」

父親與陳庭詩的密切往來,讓李遠自小便有機會親炙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他們家的公務宿舍後院一度成為這位藝術家作品和素材的暫放地。目睹陳庭詩蒐集各種現成物為多元媒材的前衛方法,少年李遠獲得有關藝術的另一層頓悟:「原來藝術唾手可得。」

李遠在工作室中與陳庭詩早年致贈的「日與夜」系列版畫之一合影,這件作品也是李遠小說出版處女作《蛹之生》1975年的初版封面主視覺。(李遠提供)

後來這位少年大學未畢業便筆耕不輟,陳庭詩的系列版畫「日與夜」成為其早年小說《蛹之生》、《試管蜘蛛》的封面主視覺。1975年《蛹之生》初版封面的印刷套色失誤讓作品色彩失真、竟也讓父親與陳庭詩友誼破碎,但李遠始終認為陳庭詩的藝術對自己的創作生命有深遠影響,不僅藉《蛹之生》30週年紀念版封面、以正確的色彩致敬陳庭詩作品,後來終於有了個人工作室時,他也將繼承自父親的陳庭詩版畫,提供給設計師作為空間設計的創意源頭。

如是,視覺藝術的耳濡目染,其實在李遠的生命中未曾缺席,反而如潛流般滋養其天馬行空的創作想像,當他與家人共同創作繪本時,畫畫,更成為故事的直接支撐。幾十年來在職場與創作之間的往返、交織,李遠在專業管理者與單純的創作者角色之間,踏出獨特的一條路。

如何幫助創作者?補助扶植體系的「同心圓」

願意在古稀之年出任文化部長,李遠首先想到的便是文化創作者:「若是當文化部長,我馬上就會想如果有資金,要從哪個點下手去幫助創作者、以及創作者所處的產業。」他認為文化內容的源頭在於藝術創作,創作的內涵蘊藏著文化的主體性,除了協助創作者持續自己的創作生命,也需要「替他們想到下一步」。

李遠自認相當幸運,當年離開中央電影公司後可以專心從事創作十年。如今從創作者轉而擔任行政管理要角,再回頭面對創作者,他希望能夠為打造出足以支撐創作的生態而貢獻力量。為此,其思考方式令人被歸納為某種「同心圓」結構,圍繞創作者而延伸出三個扶植面向:首先是鼓勵原創性的創作,豐沛個人創作能量;二者,為創作者打造多元的交流空間;再者,是輔助職涯發展及健全產業,讓創作者可以憑創造力維生。這三個帶動整體發展的向度,在過去幾任文化部長任內已逐步推動並有所累積,例如參照當今青年藝術創作者職涯初期發展所需而規劃的「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扶植青年藝術發展陪伴及輔導計畫」、與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合作的「MIT新人推薦特區」等;又如已推動十年的「藝術銀行」計畫、促進對外交流的「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交流計畫」;針對產業面,除藝術品交易分離課稅、藝術品進口免繳納稅款保證金等活絡市場的舉措外,近期則以「文化黑潮計畫」為面向國際的重點推廣補助方法。

李遠部長就任後馬不停蹄地匯整盤點文化部各項既定計畫和策略:「我覺得最聰明的方式,就是延續過去的好方法;如果獲得更多資源,就往更多好方向去思考。」他認為過往幾位部長都在任內推動了不同面向上的重點計畫,如今他上手起來比較輕鬆,重要的則是思考資源的佈局,「將資金用在對的地方」。他認為「補助」的觀念,重點當在於為推動生態、產業而補助。為此他坦言自己仍在持續了解視覺藝術產業中的運作模式,也認為公部門當更主動的去了解目前的產業經營方式和需求,才能真正有效地運用經費資源。

文化部長李遠(右)在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中)介紹下,欣賞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展出的顏水龍作品《旭日東昇》。(文化部提供)

此前文化部於「黑潮計畫」中提出「視覺藝術能量提升暨品牌開展計畫」,跳脫過往挹注已具相對豐沛資源公立館舍的思維,改採鼓勵民間專業藝術組織建立品牌及國內外合作網絡,如支持40至70歲臺灣中壯世代藝術家至海外展出,亦支持包括畫廊業者、策展團隊等國內視覺藝術產業角色拓展海外。施行半年多來,申請案件共146案,獲補助案件共74案,其中包括5案國內自辦、69案國外參展,參展國家包含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共12個國家,推介共189位臺灣藝術家出國參展。

針對視覺藝術界的迴響,李遠部長表示挹注資金到文化內容產業還只是文化部的第一步,而文化部目前正盤點黑潮計畫,努力讓下一階段的補助能更對產業有「實質影響」,包括重新評估年齡區段設置的必要性,以及加強跨單位、跨部會合作並整合各界量,為走到海外的臺灣團隊提供在地支持等,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 | 文化部公布23組「文化黑潮之中壯世代藝術家國際展覽」補助名單,第二次補助收件至6/24日
延伸閱讀 | 首波「文化黑潮計畫」之後,臺灣藝術產業的下一步需要什麼?

李遠部長認為視覺藝術是人類文化的共通語言,甚至是其他諸多創作領域的基礎。他也同時透露,「黑潮計畫」中原本所囊括的「影視音產業、文化外交、藝術文化、原創出版文本、文化創意產業、科技文化等六大面向」,預計將重新匯整成12大項,其中,視覺藝術將成為獨立的一項。對於不易直接與規模經濟連結在一起的視覺藝術產業而言,集中性的關注與研究可望帶來更為精準的扶植力度。

文化部長李遠(左2)參觀國立臺灣美術館「致未來的美術史」展覽,欣賞前輩藝術家陳敬輝作品《穿制服的少女》。(文化部提供)

來自館所組織的持續挑戰

李遠就任文化部長後馬上面對的,也包括文化部下屬館舍的人事與組織變動。史博館前館長王長華於8月1日退休後,目前暫由副館長王逸群代理。新任館長人選懸而未決,受限於現行人事任用規定,李遠部長表示仍在積極尋覓中。

針對近期「拋出重磅彈」的臺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南美館)二館無償移撥給文化部並升格為國家美術館一事,李遠部長則表示這一變更的提出和討論由來已久。尤其因臺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多由後代保存或流落在外,一些學術界及前輩藝術家後代對於第二間國家級美術館的倡議由來已久,希望以此作為前輩藝術家遺產作品捐贈之處。文化部幾任部長都曾為此努力、諮詢前輩藝術家家屬及三十餘位藝術史專家學者意見,以及與臺南市府、南美館密切溝通後,確認共同朝向借力南美館二館來成立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的方向而努力。在這樣的規畫中,未來臺南國家美術館將與國立臺灣美術館並行,為文化部下屬的國家級美術館。文化部強調,這一過程經過多年的研議及討論,「並非突然成為國家機構」,且原行政法人臺南市美術館也仍然存在。

延伸閱讀 | 臺南市美術館將一分為二:1館營運持續,2館升格為「臺南國家美術館」

文化部表示,將持續與臺南市政府共同合作,承襲臺灣藝術史2.0計畫,系統性梳理、建構臺灣藝術史脈絡,完整且系統性的典藏及展出臺灣藝術家作品。而李遠部長也接續這一脈絡的主導,眼下最迫切的工作,則是持續進行在地溝通,推動這一國家美術館的順利籌備。

無論是史博館、籌備中的臺南國家美術館,還是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的未來,定位、整建、組織人事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還將持續,再再考驗李遠在文化部長位置上的智慧與魄力。

身為「內閣新鮮人」,李遠不以資深文化人自居,廣泛向各界諮詢、討教,文化部內部團隊、乃至幾位前任部長,他都感念他們幫助他盡快適應文化部長這一並不容易勝任的角色。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文化與社會各領域所滋養出的創造性、所經歷的冷暖百態,以及在各類組織的管理與行政經驗,加上並不為追求政治前途而接下文化部長重擔的初心,都讓他以更平和、更務實、也更謙卑的心態,面對自己與撲面而來的世界之間的關係:

「以前的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不美好,想要改變世界,想當英雄,所以我做什麼事都很激烈。後來到了這個有了孫子的年齡,慢慢覺得,不要有什麼改變世界的念頭,其實,只要能夠因為自己的存在、而讓四周環境好一點,就不錯了。」

延伸閱讀|文化部公布明年預算首破300億,將推12項「沃土計畫」及打造「100個文化基地」

嚴瀟瀟(Yan Xiao-Xiao)( 192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