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3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創新!跨域!探索當代聲響的新實驗

2023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創新!跨域!探索當代聲響的新實驗

2023 C-LAB Sound Festival: Diversonics Innovative, Interdisciplinary, New Contemporary Sound Experimentation

黃意芝舉例今年「當代音樂/聲響」單元的最大亮點作品、也是與IRCAM合作的史詩級科幻默片《大都會》(Metropolis)電影音樂會。《大都會》原為德國導演佛列茲・朗(Fritz Lang)經典科幻電影,這次經由作曲家馬丁・馬塔隆(Martin Matalon)重新編制室內樂團、電子音樂,呈現沉浸式環繞聲場的版本,再由臺灣的國樂團隊與指揮演繹。黃意芝表示這樣的演出經驗過去在臺灣非常少見,對指揮張尹芳而言更是一大挑戰,除了要掌握樂團的演奏外,還要兼顧電子音樂、對接影像及呼應整個聲場的設計;對臺灣的演奏團隊來講,則是很好的新型態跨界演出訓練。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法國龐畢度中心之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IRCAM)於2018年合作成立「臺灣聲響實驗室」,旨為推動臺灣聲音藝術跨域發展並與國際連結和交流,合作至今已滿5年,在今(2023)年迎來第三屆「C-LAB聲響藝術節」,可視為經歷疫情後重新啟動交流的成果。本次節目共分為「當代音樂/聲響」、「VR新聲境」、「舞蹈聲響」、「展演跨域」、「詩與聲響」及「校際單元」等六大單元,匯聚了法國、德國、日本、澳洲、阿根廷等200多位創作者、表演者與技術專業,共同推出46個節目、80組作品,將呈現數位科技和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引入藝術創作,並探討「聲音」開發的可能性。

「2023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跨越不同城市場館多聲共鳴。 ©C-LAB

重啟疫後國際交流與人才培育

過去兩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交流只能轉往線上遠端合作,但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黃意芝主任表示他們不曾懈怠,而是積極透過雲端科技和遠端傳輸技術,突破距離的限制。2021年「C-LAB聲響藝術節」的第一件的共製作品《失眠寫生簿》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

該件作品媒合臺灣知名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與義大利作曲家安德里亞.塞拉(Andrea Cera),結合光球機械裝置與音樂設計。當時只能透過工程師與藝術家遠端測試、溝通,來回多次才順利克服聲場與文化思考的差異。今年三月作品也赴巴黎展出,嶄新展演形式和多層次聲音系統的設計,都為臺法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也接起雙方技術與藝術交流的橋樑。

度過疫情的考驗,黃意芝更加肯認人才培育的重要。今年的聲響藝術節「舞蹈聲響」單元中的《R》,即是再度和IRCAM共製的作品,這次結合肢體藝術家田孝慈、林祐如和音樂家林梅芳,透過視覺與聽覺共構運動肢體和各式律動線條,體現疫情期間介於「停滯」與「重啟」之間的能量轉化。

今年也持續舉辦「校際單元」,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音樂與科技系所合作,更首度邀請臺中市立清水高中音樂實驗班的學生自創作品演出,也延伸與香港演藝學院(HKAPA)作曲及電子音樂系的合作。同時,聲響實驗室也透過工作坊、課程、「CREATORS 聲鬥陣:創作新秀進駐計畫」來支持與培育國內青年藝術創作者。

除此之外,黃意芝也舉例今年「當代音樂/聲響」單元的最大亮點作品、也是與IRCAM合作的史詩級科幻默片《大都會》(Metropolis)電影音樂會。《大都會》原為德國導演佛列茲・朗(Fritz Lang)經典科幻電影,這次經由作曲家馬丁・馬塔隆(Martin Matalon)以室內樂團編制結合電子音樂,呈現沉浸式環繞聲場的版本,再由臺灣的室內樂團隊與指揮演繹。黃意芝表示這樣的演出經驗過去在臺灣非常少見,對指揮張尹芳而言更是一大挑戰,除了要掌握樂團的演奏外,還要兼顧電子音樂、對接影像及呼應整個聲場的設計;對臺灣的演奏團隊來講,則是很好的新型態跨界演出訓練。

延伸閱讀|跨界共製的泛音:專訪「2021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計畫統籌黃意芝及藝術家豪華朗機工

圖:IRCAM 《大都會》(Metropolis)電影音樂會,作曲家馬丁‧馬塔隆(Martin Matalon)重新編制室內樂團、電子音樂,呈現沉浸式環繞聲場的版本,由時間藝術工作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台北打擊樂團共同演出。© Fritz Lang Friedrich/Wilhelm Murnau Foundation

成為一個打破疆界與世代的合作平臺

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除人才培育外,也積極嘗試聲音的新型態創作形式,跟一般的藝術節很不一樣的是,聲響藝術節的作品幾乎八成都是全新製作及重製,且多數由實驗室提供軟硬體設備及技術人力給予支援,對於創作者、工作人員和工程師等,是共同成長與學習的機會,也是一個打開心胸跟視野的過程經驗。面對我們這技術升級速度飛快的時代,世代間的交流需破除過去的習慣,後喻文化時代的來臨,也需跨世代共學協作。

黃意芝認為過去臺灣教育體系太過於壁壘分明,不管是文、理科或者是不同藝術的領域其實都沒有太多交流機會,這已經不符合時代趨勢,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的宗旨跟責任就是要把聲音創作的「新可能性」帶給藝術家,並舉例「詩與聲響」單元特別邀請詩人暨導演鴻鴻策畫,以文字作為感知媒介,邀請音樂人王榆鈞、幽法樂團、黃苓瑄等人,期待在當代聲響和現代詩之間激盪出全新火花。

除了上述的橫向連結之外,今年也從縱向的角度切入,納入不同世代的藝術家作品,包含「展演跨域」單元中藝術家陳界仁的《風摧肉身》,除延續思考政治科技與文明的創作核心,這次特地設計了全新的多聲道展場,讓觀眾去體驗原本以影像為主的創作者,從聲音的角度切入會有什麼新的詮釋與感知。

圖:陳界仁最新錄像作品《風摧肉身》,延續過去思考政治科技與文明的創作核心,照片由C-LAB提供。

單元「VR新聲境」也有諸多關於聲音技術的精彩新嘗試,黃意芝表示VR雖然已經不算最新工具,可是仍有很多語言尚未開發,尤其VR的沉浸體驗不是只來自於視覺,也要去考慮聲音的感染力與包覆性,非常值得創作者們去嘗試、摸索、碰撞出新的可能。這次由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與臺中國家歌劇院(NTT)共製,新媒體藝術家謝文毅、肢體藝術家趙亭婷及作曲家黃祈諺合創的《出體》,即透過沉浸式多聲道系統,呈現靈魂離開肉體後的未知經驗。

橫向跨域連結的新挑戰

跨域的橫向連結看似充滿可能性,卻也具有一定的挑戰,《出體》之一的創作者謝文毅分享道,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對於語言的使用與理解有很大的落差,這很大程度阻礙了他們之間的溝通,三個生命經驗如此不同的創作者如何找到共同的一條脈絡,同時呈現三人想表達的語言,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起初最先被確定下來的是「節奏感」,這個定調是來自於他們某階段生命經驗的交集。疫情期間,謝文毅感覺自己像是脫離了原本的軌道,在一個沒有軌道的空間漂浮,恰巧其他團員也都覺得自己的生活狀態有可以對應的地方,藉由這樣的經驗共同點,才慢慢開始去發展各自的創作。而《出體》的表面意思是脫離原有系統,但作品中更深層的意思是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質性,我們也會被別人的質性所吸引或互斥,那我們之間會形成的一個旋轉的系統,出體即是從這樣的系統脫離出來。對他們來說,「出體」也是一種寓言,在三人系統中,必須要時刻警惕自己自我的部分在哪裡。

圖:新媒體藝術家謝文毅、肢體藝術家趙亭婷及作曲家黃祈諺合創的NTT × C-LAB《出體》,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現場演出現場照,照片C-LAB提供。

同樣也是與NTT共製作品的《逆斷口》,由聲音藝術家鄭道元、編舞者葉于瑄及工程材料背景蕭育禮三位不同背景的創作者合作。鄭道元表示他們這組的合作型態也都是平等的,不過他坦言沒有主導者一開始的確也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討論共識,他們是從分享各自喜歡的書籍、電影、音樂來尋找共同點,最後得到他們都喜歡一些粗糙質地的東西,有點像是經由暴力截斷的切面,這個切面同時也像是時空中的節點。

去(2022)年12月,他們三位已有一次合作的呈現,不過對他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碰撞,發生很多之前沒有預期的問題,比如說他比較習慣即興演出,但舞者會需要明顯的聲音記憶點,那就必須提出彼此的需要再慢慢調整。每次的呈現都是一個新的實驗,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也會逐步更有默契。

圖:葉于瑄、鄭道元及蕭育禮合作的NTT × C-LAB《逆斷口》,將肢體、聲響與裝置視為相互依附的載體,進行相互制衡、交疊與重組,照片C-LAB提供。

另一作品《an·other voice》由法籍藝術家Judith Deschamps和IRCAM研究人員(佛雷德里克˙布斯Frederik Bous和阿克塞爾˙侯貝爾Axel Roebel)共同合作開展的作品,他們用人工智能技術訓練龐大的聲音資料庫,重現一位被閹割的義大利男高音卡洛・布羅斯奇(Carlo Broschi)演唱《Quell’usignolo che innamorato》的聲音,同時結合雕塑及影片,把音樂重建為一個大型的裝置展示,Judith Deschamps認為跨域合作凸顯了單靠音樂本身無法傳達的層次與潛在敘事。

《an.other voice》由法籍藝術家朱迪特・德尚Judith Deschamps和IRCAM研究人員(佛雷德里克・布斯Frederik Bous和阿克塞爾・侯貝爾Axel Roebel)共同合作開展的作品在C-LAB展出,共製單位:盧森堡當代藝術中心Casino 。©C-LAB
《an.other voice》由法籍藝術家朱迪特・德尚Judith Deschamps和IRCAM研究人員(佛雷德里克・布斯Frederik Bous和阿克塞爾・侯貝爾Axel Roebel)共同合作開展的作品在C-LAB展出,共製單位:盧森堡當代藝術中心Casino 。©C-LAB

延伸閱讀|聆聽界限的超展開,2022聲徜音樂節重磅登場

創作者為優先:臺灣聲響實驗室的藝術之路

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肩負媒合人才、技術陪伴的角色,也舉辦「C-LAB聲響藝術節」讓藝術家們有實踐創作的舞台,與此同時,黃意芝表示藝術節雖籌備了眾多的單元,但並不規劃具有主題的策展,其原因是現階段很多展覽會以「議題」為導向尋找藝術作品,反而會反過來影響創作者的發揮。所以他們主張回歸「創作者優先」,畢竟新媒材、技術、工具及人才的撞擊,是很難預知結果的,如上述的藝術家鄭道元分享,其每次呈現都是一個新的實驗。

最後,黃意芝補充道,IRCAM對於聲響藝術的發展歷史雖比臺灣悠久,但我們的優勢是相對年輕,一切都還在嘗試的階段,有很多可能性等著去發掘,在學習對方經驗中也把握自己的優勢,方能走穩屬於自己的道路,並開創音樂聲響的無限可能。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報導。

陳思宇(Sih-Yu Chen)( 100篇 )

藝術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企畫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