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緬甸反軍政府抗議藝術的「三指」:在地藝術傳統、網路社群與區域共同體

緬甸反軍政府抗議藝術的「三指」:在地藝術傳統、網路社群與區域共同體

The “Three Fingers” in Myanmar’s Anti-Junta Protest Art: Local Art Tradition,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Regional Community

緬甸軍政府自今年2月1日發動政變以來,衝突持續越演越烈,本月14日更爆發至今最慘烈的血腥鎮壓。藝術創作並未自悲劇頻傳的街頭抗爭中缺席,除在緬甸有著豐厚的在地藝術發展脈絡,本次更善用網路與社群平台 進行集體串聯,且與區域風起雲湧的 反政府運動 相互啟發與呼應。

緬甸軍政府自今年2月1日發動政變、拘留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與總統溫敏(Win Myint)以來,抗爭衝突持續越演越烈。上個月28日,軍警更是換上真槍實彈,朝抗議群眾掃射,導致18人喪生。緬甸更於本月14日爆發政變以來最慘烈的血腥鎮壓,民眾反中情緒延燒,於仰光萊達雅工業區上演「中資工廠包圍事件」,軍政府直接寄出戒嚴令,當日至少射殺22人,並在全國各處共造成至少39人死亡。根據《路透社》統計,自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奪權,並頒布國家緊急狀態的這一個多月以來,截至「血腥星期日」後的清晨(15)為止,緬甸已累積134逾人死於軍警槍彈,超過2,150人為政府拘留。「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後續更不斷刷新此一數字的新高。

而藝術創作並未自悲劇頻傳的街頭抗爭中缺席。在政變突如其來的初期,夜晚的仰光街頭自黑暗中閃耀出建築投影的光芒,受電影《飢餓遊戲》(Hunger Games)啟發、於泰國街頭抗爭中興起的「三指」手勢與翁山蘇姬的微笑圖像,皆在緬甸電影工作者的努力下,浮現於城市牆面上。《紐約時報》形容,緬甸各大城市的街頭宛若上演著文化嘉年華,以創作自我武裝,為大眾揮灑想像的活力與凝聚反抗的精神,在高壓對峙下尋覓繳械軍警武裝的途徑,號召更多人參與。

以「三指」手勢與和平白鴿構成的建築投影,出自匿名緬甸電影工作者之手。(© New York Times
緬甸仰光街頭於2月9日閃耀的一建築投影。(© Time

緬甸抗議藝術傳統

事實上,抗議藝術(protest art)、文學、詩歌、音樂與表演等在緬甸有著豐厚的在地傳統,藝術家們並非街頭的新手,持續於公民不服從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現年57歲、2008年於仰光創立「新零藝術空間」(New Zero Art Space)的知名畫家Aye Ko,即曾因參與1988年的「8888民主運動」、開創緬甸最早的當代藝術展演之一的「現代藝術90」(Modern Art 90)一展等作為,而遭監禁三年。該非營利組織本次也積極站上抗爭第一線,向國際藝術社群廣邀各種藝術形式的參與,以傳達對緬甸人民的支持。

Ayo Ko為本次抗爭繪製的作品。(© Ayo Ko)

新加坡「Chan + Hori Contemporary」畫廊總監、資深策展人Khai Hori自2011年起與緬甸藝術家頻繁合作,認為緬甸在思想與表達上的深度、厚度與精緻度,深深地在社會中運行著。他進一步分析緬甸民眾在精神上與共享生活經驗上,受詩歌、音樂、嘲諷、藝術灌輸,自1940年代起已歷經數個政權。著名藝術家如Aung Myint、Po Po、Nyein Chan Su、Aye Ko、Nge Lay、Suu Myint Thein等人多年來從未停止透過創作遷入政治符碼,現階段更不會罷手。

在緬甸的藝術場景中,表演、攝影與錄像仍居主導性地位。Khai Hori說明,前者係因於抗爭中的表現,後二者則得力於創作過程的輕便性。他提及緬甸最好的藝術創作常自藝術家內心深處短暫迸發後卻難以長存。畢竟,藝術的審查制度直至2015年後方稍加鬆綁。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平台雖顯現組織社會運動與展示藝術創作的有效性,但隨著緬甸軍政府開始加強網路監控,並祭出嚴罰,長年身先士卒對抗軍政府法規的創作者必須再次出面捍衛自身權利,這回亦有多人遭捕或在逃。

緬甸當代藝術協會於街頭組織的藝術創作活動現場。(© Association of Myanmar Contemporary Art)
仰光街頭的藝術拍賣募款。(© New York Times

抗議藝術的網路串聯與傳播

居住於仰光的藝術家Khin Zaw Latt闡述,藝術作為歷史的一部分,「不只是對抗政府的工具,也是反映當局的紀錄。」他組織了120位藝術家,各自為「三指」手勢進行繪製,並以心電圖示將全數串起,成一集體繪畫創作。其他藝術集體力量的匯聚,比如位於仰光的國立藝術與文化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 and Culture)同樣分享教職員工高舉三指的照片進行伸援;緬甸當代藝術協會(Association of Myanmar Contemporary Art)積極投身創作與募款;緬甸漫畫家協會(Myanmar Cartoonists Association)則為漫畫、卡通角色賦予新意,創作政治漫畫回應政府當局等等。塗鴉、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也皆在運動現場大鳴大放。

Khin Zaw Latt組織了120位藝術家,各自為「三指」手勢進行繪製,並以心電圖示將全數串起,成一集體繪畫創作。(© Khin Zaw Latt

除了既有的現場參與,「Myanm/art」總監娜塔莉.強森(Nathalie Johnston)更指出,「Z世代實際驅動了線上海報、標語、運動與迷因的產出,儘管緬甸軍方對網路進行封鎖,他們仍為抗爭賦予了聲音,將其散播至臉書與Instagram上。」誠然,網路已成為藝術介入的主戰場之一,尤其在軍方多次切斷網路、阻撓訊息傳播之際,藝術家仍想盡辦法,將各自的抗爭藝術創作上傳至臉書社團與「緬甸為自由的藝術」(Art for Freedom Myanmar)、「yangon.design」等網站,供民眾自由下載,印製成標語、貼紙或衣服。其中許多作品以紅色——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的代表色——為主,或呈現緬甸民眾敲打鍋碗瓢盆,以驅逐惡靈等形象。

「緬甸為自由的藝術」以「三指」作為標籤(#Threefingers),邀集全球響應創作,並依主題加以分類。網站中說明,「我們的資料庫呈現藝術以及召集而來的世界各地藝術家,對緬甸人民之聲的擴展。聲量越大,未來就越難為那些想竊取的人得逞。」並接續寫道,「藉由這些集體創作的力量,我們可以動員全球的受眾、培力覺醒意識、為親民主團體募款,以及持續遊說組織與政府團體盡速回應此一壓力以捍衛民主。」「yangon.design」則在官網首頁上以抖大的字樣呼告:「藝術是我們的武器。(Art is our weapon.)」該網站由緬甸一群平面設計師師發起,自2月上旬首先募集了30位上傳了一百多張的海報,且持續尋覓合適的作品,主動聯繫取得同意授權後上網。團隊相信當抗爭者可以輕易取得這些文宣圖示時,所省下的製作時間成本,可讓他們將精力更專注於抗爭之上。成員表示:「如同其他緬甸公民,藝術家也希望能為國家鬥爭貢獻一己之力。……我們可以藉創作協助其他抗爭者。他們可以將這些海報帶上街頭或懸掛牆上。」

「緬甸為自由的藝術」以「三指」作為標籤(#Threefingers),邀集全球藝術創作響應。(擷取自Art for Freedom Myanmar
「yangon.design」由緬甸一群平面設計師師發起,在官網首頁上以抖大的字樣呼告:「藝術是我們的武器。」(擷取自yangon.design

超越單一國家的東亞反極權抗爭

緬甸的視覺與表演藝術場景過去雖長期潛伏地下,卻隨民主化進程湧現,前述提及之「New Zero Art Space」與「Myanm/art」等空間,皆持續為新銳藝術家提供表述差異政治的平台。娜塔莉.強森指出,首都仰光現有超過40家畫廊,全國各地不同區域與類型的經營更是百花齊放;不過,Khai Hori提醒,外國當代藝術展覽常取其所需,將緬甸的藝術創作扣連至現實政治大環境中進行閱讀,藝術家雖確實身處反軍政府的浪尖,卻也早已甩開全民盟的執政,積極涉入穆斯林與羅興亞人的爭議中。強森列舉如Htein Lin、Thynn Lei Nwe、Khin Thet Htar Latt等藝術家即嘗試拓展此一領域,更深入的立場辯證與視覺語言皆有待挖掘。

在緬甸街頭與網路平台上,常聞許多緬甸抗爭的參與者,包括文化藝術創作者表示近年香港與泰國的抗爭運動所帶來的啟發。緬甸經此一抗爭而被納入臺、港、泰等地的「奶茶聯盟」(Milk Tea Alliance)後,此一符號也大量在運動中被使用。而常見的敲打鍋碗瓢盆的形象,近期也反過來啟發了仍處進行式的泰國街頭抗爭——上個月一泰國青年團體在曼谷街頭舉辦了一場遊行遙相呼應。

受香港與布拉格啟發,在緬甸街頭上出現的抗議牆。(© New York Times

回頭看近年東亞地區接二連三的大規模抗爭,香港「反送中運動」已展現其豐厚的藝術創作量,無論是黃雨傘力抵水砲車等之攻擊、「連儂牆」上的集體表述,或市民各以鐳射筆光束投射於太空館上所集結而生的光雕等,皆成了極具代表性的抗爭視覺意象,深植人心;泰國則於去年接力開展了長期的反政府抗爭,抵抗水砲車的充氣黃色小鴨與「三指手勢」等標誌應運而生。如同緬甸抗爭中畫家Aye Ko所言之,區域中風起雲湧的抗爭實已超越單一國家框架,攜手對抗政治強權的壓迫。

2019年8月7日香港市民集體至太空館「觀星」。(攝影/Thomas Peter,©路透社
2020年11月7日,泰國曼谷抗議群眾以黃色小鴨抵擋軍警水砲車攻擊。(攝影/Athit Perawongmetha,©路透社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