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美術館自媒體之力:移動的廣波如何透過聲音「二創」嘉美館?

美術館自媒體之力:移動的廣波如何透過聲音「二創」嘉美館?

The Power of Art Museum as Self-Media: How to “Recreate” Chiayi Art Museum Through the Sounds of C.A.B (Chiayi, Art, Broadcast)

作為國內最早啟動podcast計畫的美術館,嘉美館自2020年開館以來,便持續以「藝術廣播計畫」Podcast作為機構自媒體的延伸內容。然而,在該計畫2021年開始的「移動的廣波」,卻選擇讓節目性質兵分二路。除了張允菡主持的一條既有訪談路線之外,另一條由倪祥主持的企劃,以「延伸廣播劇」與近似二創的形式,讓美術館展演內容,透過聲音移動到他處,也讓他處的聲音移動到美術館。

耳邊響起兩組緩步踩踏雜草地的腳步聲。

遠處的蟬聲使耳朵裡也感受到天氣的燥熱,主持人倪祥以粗曠的嗓音有一搭沒一搭地問話,深居於三芝的畫家華建强則回答地言簡意賅,背景音是對話在欲言又止之間的飛白。

「你…真的不記得我是誰了嗎?」

「你是誰?」

「我蠻確定我應該是你畫出來的,但我也很難確定自己是誰…」

嘉義市立美術館(簡稱「嘉美館」)「移動的廣波」裡,倪祥的聲音化身成華建强年輕時的畫作,趁著畫家在嘉美館舉辦個展時,回來見見他。

「移動的廣波」裡,倪祥的聲音化身成華建强年輕時的畫作,趁著畫家在嘉美館」舉辦個展時,回來見見他。圖為「移動的廣波」錄音現場。(複耳工作室提供)

「嘉義的文化路大概住了幾千隻白鶺鴒,你知道嗎?!」

「嘉義火車站海拔30公尺!你知道嗎?!」

駐村的兩位藝術家,在公園裡向對方喊著自己知道的嘉義冷知識,每問一題就遠離收音麥克風幾步,聲音越來越遠,連本來的對話也融入在環境之中。這是主持人與駐村藝術家邱雍晉與蔡咅璟三人之間的「駐村交流斬」。

駐村的兩位藝術家,在公園裡向對方喊著自己知道的嘉義冷知識,每問一題就遠離收音麥克風幾步,聲音越來越遠,連本來的對話也融入在環境之中。圖為「移動的廣波」錄音現場。(複耳工作室提供)

podcast掀起的另一波自媒體浪潮之後,各式各樣的談話性節目、廣播劇、音樂節目與導讀節目,逐漸讓自媒體成為一片紅海市場。各藝文機構也紛紛開啟自己的聲音節目,邀請講者與談知識性的內容、又或者是使聲音成為表演的空間。

當美術館成為自媒體時,內容如何與館舍當前營運的方向有所呼應、共鳴或延伸,便可看出一間美術館看待自身藝術內容時的整合能力。而嘉美館的藝術廣播計畫「移動的廣波」,便是近年來地方美術館經營展覽延伸企劃時,較顯著的例子。儘管沒有龐大的執行預算,但它讓館內展覽內容「移動」的里程數卻不容小覷。

延伸廣播劇

作為國內最早啟動podcast計畫的美術館,嘉美館自2020年開館以來,便持續以「藝術廣播計畫」Podcast作為機構自媒體的延伸內容。第一季「藝術廣播計畫」從籌備期間討論一座美術館在地方的未來想像,到開館後開幕展「辶反風景」的深度介紹與導讀;而第二季開始的「移動的廣波」,則是由複耳工作室持續進行的Podcast項目。

正如前段對於聲音內容的片段描述那般,這個以聲音情境形塑不同認識空間的延伸企劃,除了針對嘉美館主展覽、申請展、藝術進駐的三個館內展演項目進行與談,以及針對特定時事與內容的特別企劃(例如疫情期間邀請各美術館館長與談的「寂寞美術館」)之外,「移動的廣波」也透過延伸廣播劇的形式,邀請藝術家在主持人倪祥創造的情境之下進行互動。它嘗試打開了一條使人們不在嘉義,也能感受藝術在嘉義如何發生的另類頻道。

「移動的廣波」嘗試打開了一條使人們不在嘉義,也能感受藝術在嘉義如何發生的另類頻道。圖為「移動的廣波」錄音現場。(複耳工作室提供)

廣播劇作為「移動的廣波」的參照意象,是因應嘉美館每次的展覽藝術家與策展內容都各有不同屬性,因此美術館會更需要靈活的聲音企劃,藉此呼應展覽內容。複耳工作室創辦人馮志銘表示,在組織這些聲音內容時,除了事前和與談人或來賓溝通,依照環境與人的互動狀態來隨機應變,是「移動的廣波」在製作延伸廣播劇、為展覽內容「再創作」的精髓。

「倪祥與張允菡都是創作者,在『移動的廣波』至今的兩季節目裡,他們所發展出的兩條支線,受眾也不盡相同。」相較於其他直轄市裡的美術館所面對的藝術環境,嘉美館面對的現當代藝術受眾有更多待開發的空間,而在嘉美館至今與不同領域的館舍合作跨域展演的經驗中可觀察到,地方美術館更有結合跨領域受眾的彈性。

延伸閱讀│養殖「聲音」的畜牧業:「複耳工作室」馮志銘,與台灣錄像器材史並進的養成

在嘉美館至今與不同領域的館舍合作跨域展演的經驗中可觀察到,地方美術館更有結合跨領域受眾的彈性。圖為「移動的廣波」不同集數節目之主視覺。(複耳工作室提供)

在「移動的廣波」中,延伸廣播劇的方法除了具有從展覽內容「延伸二創」的面向之外,也像是嘉美館的斥侯一般,向外尋找不同領域與機構之間的交集,而非塑造白盒子教堂式的高冷姿態。讓美術館對藝術內容與在地的關照,透過聲音移動到他處,是嘉美館在「移動的廣波」裡,藉由來賓訪談與情境扮演的聲音與對談中塑造的形象。

在疫情期間,邀請國內各大美術館館長,分享館舍如何思考疫情時代;在台灣設計展期間,呼應館內與設計展聯合推出的內容、或者是針對「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的展覽內容,延伸邀請民間攝影空間「Lightbox」發起人曹良賓與談攝影與檔案。基於「如何與嘉義這個地方產生連結與對話」的核心概念之下,藉著podcast,一座地方美術館能將影響力跨地域與領域地擴延到他處。

讓美術館對藝術內容與在地的關照,透過聲音移動到他處,是嘉美館在「移動的廣波」裡,藉由來賓訪談與情境扮演的聲音與對談中塑造的形象。圖為「移動的廣波」線上錄音現場。(複耳工作室提供)

聲音作為關照和行動的方法

聲音依循電波頻率貫通你的身體,它帶著某個來自他方的錄音室訊息,接收到頻率的收音機,從音箱裡放送這些訊息,讓空間被它充滿、餘音繞樑、又或者是透過耳機親密地對你耳語,這是廣播媒介大眾化至今,帶給人們超越物理空間維度的浪漫。不管你是被迫在房間裡準備考試,又或者是不得不坐在辦公室工作,在極小的耳機裡,總有一個以音頻組構的聲響世界等著你發現。

那或許是廣播具有行動又富含親密感的特性。對放送訊息的人來說,基地台同樣也具有高機動性,使廣播在各地催生了不同的地下電台文化。在嘉義,它更成為地方社會運動的重要媒介。

「嘉義的地下電台文化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是我們在發想聲音行動時的重要參照,」馮志銘說,在「移動的廣波」之前,嘉美館館長賴依欣便曾在其成立的草埕藝術工作室的計畫中,邀請在地藝術家與藝文工作者,以工作室與工作坊作為展演行動的平台,創造藝術家、地方社群與文史工作者多向對話與交流的空間,深化在地藝文與美學脈絡的連結。從嘉義的地下電台,到嘉美館的「移動的廣波」,美術館因此能藉著自媒體特性,在內容生產、延伸,與踏查的層面上,化被動為主動。

延伸閱讀│現代性的共振:臺灣第一個的廣播藝術講座是什麼?

嘉義的地下電台文化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是「移動的廣波」在發想聲音行動時的重要參照。圖為「移動的廣波」團隊製作的廣播車。(複耳工作室提供)
從嘉義的地下電台,到嘉美館的「移動的廣波」,美術館因此能藉著自媒體特性,在內容生產、延伸,與踏查的層面上,化被動為主動。圖為「移動的廣波」錄音現場。(複耳工作室提供)

捕捉藝術在此的聲音

廣播在數位雲端上轉生為Podcast,過往的它在調幅(AM)與調頻(FM)之間蓋台造音,而如今投身於演算法訊息之海,讓使用這個技術的人或機構,都成為自媒體的一份子。在數位工具大眾化的環境裡,疫情時代更催化了台灣各藝文機構開發數位自媒體,線上展廳、線上會議、線上聊天室、影音內容與podcast。然而,擁有工具不代表掌握技術、掌握技術也不意味著擁有說故事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移動的廣波」之於嘉美館內的展覽內容,就像是讓聽眾以展覽內容的「題外話」也收錄進日後展覽研究的檔案之中。如果說我們以一個同心圓來想像展覽內容的擴延的話,那麼或許我們可以這麼比喻:這個同心圓的最內層,會是藝術家的創作命題、第二層是作品在空間中形塑的展示,最外層則是在「移動的廣波」裡的對談與互動。

而在這個外層裡,有其他意見頻率的碰撞與共振,除此之外,也讓觀眾在聆聽對談時,慢慢靠向展覽與藝術家創作的命題。例如蔡咅璟在駐村過程中發現文化路上的白鶺鴒、又或者是華建强如何創造早期畫中的「老頭」角色、又如何放下它並探索下一階段的繪畫。「移動的廣波」再一次提點了嘉美館作為一座具有歷史意識與在地意識的美術館,其對於展示的思考不只是將藝術置於真空的環境,而是在伴行、挑戰的聊天與對話情境中,捕捉藝術在此的聲音。

嘉義市立美術館藝術廣播計畫|「移動的廣波」收聽連結

「移動的廣波」再一次提點了嘉美館作為一座具有歷史意識與在地意識的美術館,其對於展示的思考不只是將藝術置於真空的環境,而是在伴行、挑戰的聊天與對話情境中,捕捉藝術在此的聲音。圖為「移動的廣波」主視覺。(複耳工作室提供)

延伸閱讀│「聽聽史博──耳朵裡的《歷史文物》」podcast正式上線!

延伸閱讀│話鼓電台:創造回應時代當下的聲音

陳晞(Sid Chen)( 125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