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養殖「聲音」的畜牧業:「複耳工作室」馮志銘,與台灣錄像器材史並進的養成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養殖「聲音」的畜牧業:「複耳工作室」馮志銘,與台灣錄像器材史並進的養成

【Art is Important but Not Everything: The Professionals】Stock Farming “Sound”: Feng Ziming of Mothra Productions, Progressing Alongside the History of Recording Equipment in Taiwan

馮志銘一路雜食的學習歷程,讓他有能力一條龍的協助藝術家面對作品聲音的想像與創作,可以從最單純的錄音、混音,到設想作品整體音效與設計,在這項工作上累積了完備的防守能力。

和馮志銘約在頂溪站附近的工作室碰面,他才剛駕車從嘉義美術館載著器材回到台北。看起來比實際年齡稚齡的外表,外加過於暖男的照護行為,總是會誤導對他品味與實力的理解,半路上他買了幾包用牛皮紙包裝熱騰騰的雞蛋糕,泡上薑茶,餵食好身旁人的胃,才開始談起自己的事。我第一次遇到馮志銘,是採訪他當時在位於士林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個展—「曲速引擎」,也是我第一次收到藝術家提供一張壓制CD《Wormhole Device》作為展出作品,當時便意識到他專注的專業方向,和一般藝術學院學生的選擇非常不同。沒想到6年過後,他的名字已經是每次觀看台灣藝術家錄像作品時,影片最後那排工作人員名單經常出現的名字,顯然已成為台灣當代藝術領域許多藝術家御用合作的聲音工作者。

馮志銘於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個展「曲速引擎」的CD作品《Wormhole Device》。(藝術家提供)

與器材發展史並進的職涯

馮志銘提到自己的養成,和台灣當代藝術影音製作的器材發展史有很大的關連。當時Canon推出5D2型號相機,是恰好可以支援拍片的基礎規格,但其價格又是在學學生可以勉強負擔的範圍,約略10萬左右。剛畢業的藝術家,可以以合資或跟朋友借的方式,利用5D2來拍影像的作品,馮志銘當時遇到不少同輩的藝術家,因為新器材的推出,使影像拍攝的門檻降低而開始踏入影像內容的生產與實驗。但當可以生產影像作品了,卻也遇上聲音狀態搭配不上影片質地的困境,因此開始有藝術家好友希望他能支援他們作品的聲音支援。這樣的委託一開始的工作內容很單純,就是錄音,卻開啟他意外的聲音工作職涯。

馮志銘錄音工作照。(複耳工作室提供)

當然,一位剛出社會的窮困新鮮人,也只能使用陽春的錄音器材,但他也自修瞭解聲音的結構和訊號的邏輯。在與聲音相關的產業,很多人入門都是學徒制,像馮志銘這類半路出家的工作者,只能循線網路上較少的資訊,以及在現實中不同工作場合,詢問相關的工作者,逐步拼湊、累積關於聲音相關的知識。「我就是在工作場合看到別人用什麼,就是詢問、上網查詢,也因為其實是沒以一定系統的吸收,所以學習的時間也相對漫長。」

跟著藝術家打怪,越開越多的外掛

但隨著合作藝術家對於作品質地的需求越來越高,馮志銘的功能外掛也越開越多。藝術家從可能影像的配樂原本是使用網路免費的音樂素材,到希望馮志銘可以為影像製作專屬的聲音,他就開始從混音、調音,進階到影像作品的聲音設計,包括與藝術家討論希望觀賞者投入的情境,哪些聲音可以前後調整更順暢、不突兀等等,他都可以給出更細緻的建議。

馮志銘錄音工作照。(拍攝/吳峟賢,複耳工作室提供)

馮志銘從2012年開始投入聲音相關的工作,目前已累積九年的工作經驗。前面兩三年零星接案,聲音相關的工作只能當做一般打工,並且在加入當時剛成立的千鳥藝術協助佈展工作,以及教授準牙醫師考試的雕刻和素描,來支應生活所需的費用。

擔當那位藝術家可以信任的「中間值」選項

但到2015年開始,他逐漸開始可以全職只做聲音相關的工作內容,就是到生涯的某個時期,每個月都會有人問你下個月的時間表,甚至近年的工作量已經可以請其他朋友一起支援。他才有感好像真的將這項專業「做起來」了。

複耳工作室內部。(複耳工作室提供)

他提到因為一般電影、廣告的製作預算很高,器材是一個門檻,而光是聲音製作,就可能需要有一組團隊在劇組。影像的品質,對預算相對低的藝術創作者來說一直是個挑戰,因為製作成本很難有一個中間值,但馮志銘的專業養成,卻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協助藝術家達到作品要求的「中間值」。許多藝術家無法有預算聘請很完整的聲音團隊,但請馮志銘一位卻可以包辦相對多的工作內容。他可以一個人收音,也可以製作音效和聲音設計。

以「電影」規模的這類拍攝,通常會有專門的錄音師,獨立監聽聲音以及混音。而現場也會有人專門舉著麥克風,還會有人在旁協助看錄音器材有沒有勾到線等。但馮志銘就是有自己一套的「一人工作方案」,他會揹著背包裝在錄音器材,並在錄製前就把麥克風調好,雖然無法像電影製作般邊錄邊調的精準,但也可以達到一定的品質。

為藝術家量身設計的錄音解方

而因為藝術家也常有些千奇百怪的創作設定,他也會量身為他們設計不太一樣的錄音方式。例如很多藝術家會希望強調聲音的立體感,馮志銘就會先實驗分析到底是要聲音聽起來有立體感,還是只是一種比較概念式形容聲音的想法。後來馮志銘曾經的解決方式,會試著在錄製環境音時在不同角落都放置麥克風,將空間可能多點的聲音都錄製進去,創造聲音的立體感。

馮志銘Podcast錄製工作照。(複耳工作室提供)

馮志銘有自己和藝術家溝通聲音概念的頻率。他自己也大致會區分切換不同工作狀態,來和藝術家合作。第一種是單純的環境音錄音,幫藝術家找適合的器材和麥克風,給予器材上的建議。另外一種是直接給予馮志銘沒有聲音的影像作品,希望他能給予影像聲音的想像,通常這樣的合作案,藝術家僅會在一開始有個大方向的討論,後續都會尊重馮志銘的安排與決定,他也如切換般,會在專業與創造力間平衡每個案件自己該輸出的比例。

貼近藝術家需求的聲音工作者

目前馮志銘手上經手的案源,大約有1/2到2/3是藝術家提出的合作,其他包括美術館展覽宣傳的影片,協助配樂、混音,或是調整訪談的聲音狀態等。他提到自己最常合作的藝術家之一吳其育,其在展覽「液態之愛」展出的作品《發光半導體未來》就是藝術家和馮志銘一起上山錄音,最後再將這些環境音素材抽取出來,成為作品中的聲音,而吳其育也是給予他很大表現自由度。

馮志銘錄音工作照。(拍攝/陳怡如,複耳工作室提供)

馮志銘也透露自己在幫藝術家作品配置聲音時,知道藝術家即將去哪個展覽館展覽,他也會前往場館現場走走,甚至在空間待久一點的時間,確認場域的身體感,氣味的質地,再來製作作品的混音。「因為聲音還是要配合前面的作品影像,展場的氣味、空間感都是要納入一起思考的,因為觀看經驗是混合整個五官的感官,所以也要考量展覽現場的狀態,面對不同展場,我其實都會微調。」例如北美館建築以水泥牆為主,聲音反射嚴重,馮志銘反而會選擇讓聲音的表現單純,把許多效果移除掉。「假設是在一個環境音很多的展場,我就不會用更多的聲音效果去表現。」

他認為思考展覽的「環境音」,是協助藝術家製作影像作品聲音很關鍵的考量因素。主要因為藝術展覽空間不太可能如同電影院,能讓觀者非常專注在作品影像上。「所以展出作品地點反而會影響作品呈現最大,處理聲音就是把氛圍處理成適合那個空間,所以他通常會提供一個是可以用網路連結播放萬用的聲音檔案,另外就是再處理一個適合作品放置環境的聲音版本。」

行情的訂定對馮志銘來說也是個難題。因為按照電影產業的聲音報價對藝文產業來說會偏高,所以他目前會依照合作者的期待需求,時間成本所耗費多少來估算,擁有持續創作經驗的他,其實最期待是藝術家可以提出新的設定和經驗,或是奇特的聲音效果,因為他總是更能同理藝術家創作作品的思考邏輯。

專業與創作的切分線

馮志銘仍會切分自己藝術家的創作跟聲音工作者的狀態。而在合作狀態下,他會把自己退到比較後面,但自己創作的想法還是會藏在其中,當然都是以不明顯的方式來展現。

馮志銘協助錄製嘉美館Podcast工作照。(複耳工作室提供)

如目前馮志銘協助嘉義美術館製作podcast節目,和同樣是藝術家的倪祥、張允菡一起合作。podcast節目的製作一開始比較像是錄音委託,嘉美館會企畫好內容方向,但到第二季的錄製,嘉美館也讓他們有更大企劃參與度。而在第一季的合作,馮志銘除協助錄製,更為這些聲音內容製作一個小型的移動裝置來播放podcast節目。這個裝置的靈感來自過往年代,地下電台擔心會被警察查緝,所以有些地下電台會推著手推車,載著發射器來播放節目。因為會移動警察就沒辦法查緝,有些賣藥的電台會以這樣的方式來發送自己的商業內容,這可能是一般常民無意間會接收到的廣播內容,有一種傳播聲音內容的主動和游擊性。馮志銘最後將這樣的發射器放在嘉美館的廣場,讓民眾鄰近坐在廣場,就可以接收到嘉美館的聲音內容。

嘉美館Podcast廣播車。(藝術家提供)

而近期馮志銘也將聲音節目的概念,帶到實際的創作中。在去年數位藝術節「愛情數據」中有創作作品《愛情正弦波》的發表,探討聲音與心靈和人際的影響,一樣是利用聲音節目的結構,以電台廣播的概念作為作品發想,製作一系列關於愛情環繞面向的多向度企劃的廣播節目,內容涵蓋愛情聲波的調音、吃火鍋聲音吃播的聲音、無疾而終暗戀日誌的內心話,將人聲與內容製作成帶有些催眠效果愛情的噪音。

《愛情正弦波》幕後錄音工作照。(藝術家提供)
《愛情正弦波》裝置作品於藝術節現場。(藝術家提供)

觀照他人需求無形累積的「專業」

回顧馮志銘一路雜食的學習歷程,讓他有能力一條龍的協助藝術家面對作品聲音的想像與創作,可以從最單純的錄音、混音,到設想作品整體音效與設計,在這項工作上累積了完備的防守能力。他近期也計畫前往南藝大的民族音樂所音樂科技組進修,期許自己能更加完備、系統化聲音知識的應用,未來可以提供藝術家更充實的聲音支援。

馮志銘錄音工作照。(複耳工作室提供)

目前馮志銘也已經決定今年正式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複耳工作室」,這個一人工作室他抓著頭笑著自己的進度,「名稱想好了,但好像Logo還沒有想好。」馮志銘頂溪工作室的現址,其實房客來去過幾位藝術家,一樣的房間,因為入住藝術家的不同而遞嬗著,目前這間工作室擺滿著他聲音工作的器材與錄音設備,從藝術學院一路上關注、照護著同儕藝術家的創作需求,而這種溫柔、協助者的人格特質,卻也無形的替他累積出難以被取代的專業識別度。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