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結果: "王雅慧"

關於王雅慧《筆記》的整理始末,與藝術家檔案的系統化整理術
藝術家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他們創作了作品,更因為他們傳遞了一種精神。雅慧的筆記、作品、影片,甚至她的生活方式,都是她藝術...
返照時間的人:當代藝術家王雅慧離世,藝術界眾人不捨緬懷
台灣當代藝術家王雅慧(1973-2023)於4/17日因病逝世,她的好人緣與保持生活的簡樸與低調,令許多藝術界友人得知這...
超以象外:論王雅慧「大象奏鳴曲」的瞬勢影像
時至今日,若論及錄像藝術在台灣的發展,近40年來分別於論題表述、美學技藝乃至媒介轉型等面向上的變革可謂變化多端,面貌多元...
時間作為事物的質地——關於王雅慧的「時間簡史」
王雅慧將時間視為事物的一種質地:將時間看成是事物本身的一種質地,而不是外部的測量,是我透過運動的影像去回應事物的一種方式...
多重時間中的「她」傳:「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
此次「飛地」展覽更加不那麼明確地祭出「女性」或「女性主義」的大旗,或許試圖更接近的是某種「女性藝術」的本質,其中的重要的...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九仞高牆的裡裡外外——一個圖騰與禁忌下的公共空間
進入這個「教與學」空間,都會面對九仞高牆可畏與不足以畏的處境挑戰。在這個共生與寄生的高塔暖房裡,教學雙方與公眾對於「碩博...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移動觀點下,2011年至2020年臺灣錄像藝術的兩個切面
如何接續並進一步思考2011年後迄今的移動時代,臺灣錄像作品的相應表現。我認為,這不僅不同於陳界仁、袁廣鳴、王俊傑等人於...
由一生二、接迎天地:誠品畫廊北京之為何與如何
2024年3月8日,「誠品畫廊北京」正式開幕,為適逢35週年之際的版圖擴展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在以「鑠」為題的35周年...
台北雙年展再開國際新局!北美館聯手紐約雕塑中心推出「小世界影院」
紐約雕塑中心表示對於本屆台北雙年展議題極為關注,認為「小世界」既傳達了我們對自己生活應有更大掌控的承諾,也帶有遠離更大社...
「關鍵時刻」的躍升,個體經驗與人際網路串連:專訪亞洲文化協會執行長張元茜
亞洲文化協會(以下簡稱ACC)在促進藝術家跨國交流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專訪ACC執行長張元茜,並且向觀眾展示取得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