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返照時間的人:當代藝術家王雅慧離世,藝術界眾人不捨緬懷

返照時間的人:當代藝術家王雅慧離世,藝術界眾人不捨緬懷

台灣當代藝術家王雅慧(1973-2023)於4/17日因病逝世,她的好人緣與保持生活的簡樸與低調,令許多藝術界友人得知這個突然的噩耗時都難過不已。這兩日內,社群平台上出現許多藝術家同儕與前輩悼念雅慧的短文。而她創作中保有的自我步調,以及藉由輕而緩卻不簡單的創作方法,對藝術純粹性的探詢,一直都是許多探討影像、空間與時基藝術的台灣年輕當代藝術家們推崇的對象。


一幅奇妙的景象出現了,
時間在這裡彎成一道迴圈,
我也忽然了解這位詩人的另外一首詩,
沒錯,鑽石就是雨滴。
——截取自王雅慧,「鑽石就是雨滴」個展自述。

台灣當代藝術家王雅慧(1973-2023)於4/17日因病逝世,她的好人緣與保持生活的簡樸與低調,令許多藝術界友人得知這個突然的噩耗時都難過不已。這兩日內,社群平台上出現許多藝術家同儕與前輩悼念雅慧的短文。而她創作中保有的自我步調,以及藉由輕而緩卻不簡單的創作方法,對藝術純粹性的探詢,一直都是許多探討影像、空間與時基藝術的台灣年輕當代藝術家們推崇的對象。

台灣當代藝術家王雅慧於4/17日因病逝世,她的好人緣與保持生活的簡樸與低調,令許多藝術界友人得知這個突然的噩耗時都難過不已。圖為藝術家王雅慧。(誠品畫廊提供)

王雅慧簡史

王雅慧1973年出生於台北,1998年自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曾旅法一年,期間接觸到不同於學院學習過程中的當代藝術,返台後於台東縣關山國中任教與生活的經驗,養成了藝術家日後的創作基調。進入北藝大與南藝大就讀後,王雅慧開始專研影像媒材,並從對日常生活環境細微變化的關注出發,讓影像創作的視野跨越多種範疇,為低限性美學與時基藝術在台灣,開拓了獨特於20世紀的路徑。「我在不同的空間裡面尋找事物之間交錯的秩序。」王雅慧曾如此自陳。

在王雅慧超過20年的當代影像創作中,大致反映了創作在生命中的幾個階段:學院時期,駐村時期,以及成家之後的創作,她自2002年開始的第一件錄像創作《墜》,以及其後的《日光下的靜物》、《訪客》、《熱帶計畫:雪人》與《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確立了王雅慧標誌性的創作美學。而其在TKG+的「返影入深林」(2016)、誠品畫廊的「時間簡史」(2019),以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於國內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大象奏鳴曲」,皆是另藝術界人士認為是具標誌性的個展。

王雅慧作品曾多次參與國際的展覽及放映,包括2002年與2010年的台北雙年展、2008年上海雙年展,2008年鹿特丹國際電影節,2008年龐畢度電影節等。曾獲西班牙巴塞隆那「Loop Award」最佳藝廊作品與呈現獎(2007);國巨科技藝術獎(2005);臺北美術獎(2002),北藝大更於2012年頒發給這位藝術家傑出校友的榮譽。

王雅慧《二十億光年的孤獨》,錄像裝置,木作裝置:木板、鐵件、投影背膜、透明壓克力、微型投影機,裝置:155(h) x 80 x 200 cm,影像:2分3秒循環播放,2009。(誠品畫廊提供)

「不是在追求孤獨,但作品總有這樣的狀態。」

誠品畫廊總監趙琍回想起幾年前一次與王雅慧的聊天,藝術家對她說,她正在與小女兒一起學竹弓。「我以為雅慧在訓練手臂的力量,但她說,她其實是在學定性。」到後來近幾年的創作裡更能清晰感受到哲學性的表現,以及藝術家在創作中放鬆自如的狀態。

「她是一位真誠、也認真生活的人 。」趙琍聽到訊息之後難過不已,經營畫廊多年,難免遇到合作藝術家不幸離世的時候,但王雅慧的離開,依然令她難以置信。「她一直確保著簡樸的生活,」趙琍總監回憶道,王雅慧的性情讓她聯想到植物,像百合花。「不是在追求孤獨,但作品總有這樣的狀態。」

不論做人或是做藝術,王雅慧的展覽在台灣當代藝術圈屢獲專業人士肯定,但她並非暢銷型的藝術家,儘管如此,直到她生前於台東美術館舉辦最後一次個展「大象奏鳴曲」,以及去年於香港六廠的聯展,畫廊依舊大力協助。「雅慧的作品有一種四兩撥千斤的詩意, 從影像、日常空間,乃至時間和宇宙,你都能感覺到他想表達的東西,越來越廣闊。」

趙琍總監回憶道,王雅慧的性情讓她聯想到植物,像百合花。「不是在追求孤獨,但作品總有這樣的狀態。」圖為王雅慧個展「時間簡史」展場。(誠品畫廊提供)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影像創作實踐

當典藏團隊致電王雅慧學院時期的老師時,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王雅慧創作裡的純粹性,從事創作超過二十年,王雅慧幾乎不曾改變過在創作中關心的事情。

袁廣鳴受訪時表示,王雅慧是他到北藝任教的第一屆學生,因為個子小,沒有注意到原來她比同屆學生年長,但其實,那時候的王雅慧已是藝術團體「新樂園藝術空間」的成員。

「相對於政治與社會的議題,雅慧更傾向關注日常與個人生命經驗中的感知,」袁廣鳴說,自研究所時期、畢業之後、在國外駐村與成家之後的不同階段以來,王雅慧的作品,每一件他都看過,卻不曾見過她的創作路線有任何搖擺,卻能用影像創作觸及許多範疇,甚至也探討影像中的素描與繪畫性觀念。

顧世勇在王雅慧的研究所與博士班時期皆有指導經驗,他對王雅慧的印象特別深刻。「有一天,雅慧打過來跟我說,她覺得自己不需要博士學位。」顧世勇的回憶呼應了她同學的回憶。「王雅慧總能堅守藝術純粹性的質…但那不是『為藝術而藝術』。相較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裡常見的議題導向,她總是有自己的看法。」

顧世勇認為,王雅慧堅守影像先於語言的特質,並且迴避語言對影像的編碼。「所以他會關注時間,且會把時間詩意化。但這種詩性的特質,背後又有極具智慧的精準度,並不是讓詩意氾濫。」

除此之外,顧世勇也指出,這樣的創作特質,對許多仍舊相信某種藝術性之純粹度的年輕藝術家來說,有王雅慧這樣的藝術家走在前面,讓他們不寂寞,確信自己可以不必跟隨風向,改變創作路徑。「讓創作保有自己的生命節奏,使她成為禁得起時間淘洗的藝術家。」

王雅慧《日光下的靜物》,錄像裝置,彩色無聲,4分36秒循環,2005。圖片提供——王雅慧
顧世勇也指出,這樣的創作特質,對許多仍舊相信某種藝術性之純粹度的年輕藝術家來說,有王雅慧這樣的藝術家走在前面,讓他們不寂寞。圖為王雅慧作品《日光下的靜物》,錄像裝置,彩色無聲,4分36秒循環,2005。(誠品畫廊提供)

輕盈卻博學,返照時間的當代藝術家

王雅慧就讀南藝大博班時期的同學沈伯丞收到訊息之後難過不已,回憶起就讀博士班時的往事時,他說,當時就學期間經常一起從台南回到台北,過程中時常會聊到藝術創作博士班的想法。

「她其實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她不真的需要博士學位…但她想做的是具有博士級高度的創作…」沈伯丞說,儘管王雅慧當時已經是博士候選人,但她依然放棄了學位。他進一步認為,「返影入深林」與後來在「時間簡史」中出版的《五則對話》,揭示了王雅慧創作內裡博學的一面。王雅慧對塞尚到石濤的認識,以及對山水、水墨跟自然世界的理解,都內化到了看似單純的影像作品之中。特別是在「時間簡史」中,她的創作將石濤拉到一個全新的、拓墣學的高度。

「在時間簡史後,她創作中對石濤的理解,將石濤拉到一個全新的拓墣學高度。」沈伯丞說,王雅慧將傳統的氣論哲學跟美學思考,以非常當代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以更寬廣的知識系統調和跟組構,發展新的創作視野,是王雅慧在個人實踐上面非常大的一個特質。

「我們都深受中國傳統美學希望,本來還想把石濤的《苦瓜和尚畫語錄》重新翻譯一遍,但現在,這個願望已經無法實現了…」

沈伯丞難掩悲愴,他失眠了一夜,想著要怎麼形容這位朋友的人與思想。他想到了〈無俗念〉: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她的超脫,與我們的庸俗之間,有著距離二十億光年的遙遠。」他說。

王雅慧作品《光年》於絕對空間「鑽石就是雨滴」(2020)展場。藝術紙鋁板裱褙、實木層板、玻璃杯、水、時鐘機芯X2,93 X 64.04 X 20 cm,Ed.5+1AP,2020。(藝術家版權所有)

我的作品呈現的是一種彷如意識清晰的白日夢,
睜著眼,看到了不尋常的景象,轉身環顧四周,
世界卻仍如我所認知的一樣。影像中的時空是熟悉又奇異的, 
它似乎從經驗而來卻又與現實時空脫臼,像是從這裡滑移到了它處。 
然而影像在這裡並非要引向一個已經消失或不存在的現實,
它本身就是一種經驗,一種現實。
——王雅慧

陳晞(Sid Chen)( 111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